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3篇
教育   59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独秀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独秀提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他主张要用“兽性主义”教育来改造国民性,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陈独秀的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狄马 《学习之友》2006,(12):23-23
称呼是一个极有深意的语言现象。陈独秀曾说:“凡是一个民主主义党的领袖或民主主义政府的领袖,对民众发表意见,照例都称我们,决不称我,这是表示非个人专政的意思。”但这话显然靠不住.因为民主是一种制度,一种精神,而称呼只是一些词组,一种口舌习惯而已。  相似文献   
3.
记者:我注意到,您非常具有时代感,非常强调从当时的时代环境、时代背景来对某一问题作出评判与说明。那么,您觉得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董仲舒的时代、与二程的时代、与陈独秀的时代、与毛泽东的时代,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4.
毛峥嵘 《湖北档案》2008,(12):38-39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明当选为中央委员.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何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委员呢?其实,在六大选举时并非没人提名陈独秀为中央委员候选人,只是这项提名没被通过罢了。在六大提名陈独秀为中央委员候选人的,是长期被人认为存党的历史上犯了“袒护”陈独秀错误的王若飞。多年来,极少有人知晓王若飞曾为陈独秀说过不少公道话,并险些因此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5.
杨茜  马嘶 《湖北档案》2004,(5):37-39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是以五四新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共早期领袖(后又成了党内反对派的代表人物)称于世的,却少有人知道他又是一位对中国字音韵之学有着很深造诣并有多种述传世的国学学。他殚精竭虑述《小学识字教本》未竞而终,且一生乐此不疲,即便是在极紧张的革命活动中和身陷囹圄之时,仍不忘以此为副业。  相似文献   
6.
张家康 《出版参考》2005,(12):34-36
陈独秀和苏曼殊堪称民国初年的狂士,他们意趣相投,以文相识,其文皆如鲁迅所云:“激昂慷慨,顿挫抑扬。”苏曼殊其生也短,交友遍于国中,然知己者屈指可数,而陈独秀乃当之无愧。苏曼殊的颓废、浪漫、好学,以及诗人气质、率真性情,给陈独秀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以至晚年念及,都有动情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战前期,中国知识界对德国的关注度颇高。论者承认德国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并预测战争未来的走向,大部分论者认为,德国将不能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持"德国必胜"论者则是凤毛麟角。知识界对德国的军国主义总体上持赞扬态度,认为其乃德国强盛之根源,值得中国仿效学习。但也有少数论者看到了军国主义的弊端,认为其会给德国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8.
1920年7月,袁振英来到上海,与老师陈独秀相遇,并接受陈独秀邀请出任《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主编.他由此步入中共创始人行列,由“五四运动急先锋”转变为“共产主义马前卒”.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社于1920年11月出版的“新青年丛书”是中共红色出版事业的第一批图书,其第六种《欧洲和议后之经济》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成名作的中译本,由陈独秀亲自编辑校对.尽管凯恩斯本人并非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该书的编译出版对于帮助当时的中国人理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提供了新资料、新见解,发挥了启蒙作用,在客观上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蜕变为托派之前,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一些探索,曾论述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和必须优先发展经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