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李雷和韩梅梅”这一典型个案来解读“80后”青年亚文化风格。通过对此现象的文本分析发现,“80后”通过拼贴、颠覆和重建等风格来颠覆父辈的意识形态,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进行自我表达,获得群体认同感。“80后”进行自我文化创造的本意虽然值得理解,但娱乐至死的浪潮终将会淹没这种亚文化,这种文化创造并没有带来更多的价...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moral panics is dependent on the particular social context and the ability of certain issues to trigger concern within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have employed a cross‐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eavy metal music subculture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ssues that generate such panics based on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each country and its current concerns. Although the youth involved in both cases are marginalised male Malays, the framing of their alleged deviance and criminality permits, in the case of Singapore, only a limited possibility for moral panic creation given the conservative socio‐political governance that limits allegations such as ‘Satanism’. In the case of Malaysia, where a ‘large‐scale’ moral panic involving black metal emerged in 2001, the recent trend towards Islamisation gave fodder for the condemnation of black metal based on the allegations of the anti‐Islamic behaviour of Muslim youth involved in the black metal scene. In both cases, such groups were exploited by parties claiming to defend the social fabric of the moral majority, but in the latter case it took on grave implications due to the extent of the state and public response. This paper thus argues that the framing of these moral panic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the panic or its ability to capture public and state imaginings.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流行小说空前繁荣。流行小说在校园中更是广泛地流行,其中所表现的亚文化思潮必然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论文以《三重门》为例,分析其文本中的批判性亚文化在学校管理、当今的许多出书现象、以及藏书现象的主要表现,并阐述其中的亚文化思潮对青少年阅读习惯及写作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校亚文化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增强自身亚文化的免疫力,就必须强化民族文化的主体作用,尝试新的灌输方法,注重培养和谐亚文化的范导主体。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问题行为在当今社会中已屡见不鲜。从文化的角度看,问题行为是青少年以自己特有的温和的抵抗仪式对父辈文化、权力阶层的反抗,但最终并未能改变他们在社会中不平等权力关系中的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6.
在院校文化的培育过程中,高等院校亚文化占据极为的重要地位。现代高等院校文化建设应坚持"人本"、"包容"、"自由"等理念,积极传承中国传统儒家管理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大力推进领导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层文化等院校亚文化之培育,以推崇教师文化和营造学生文化为依托涵养院校主体文化,以"人本"、"包容"为理念和以"儒"、"道"为内核,革新院校领导层文化与管理层文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族在信息化浪潮的簇拥下逐渐壮大,最终演化为一种新颖且充满活力的文化现象.从亚文化的视角来考察,这一以"玩游戏"为共同属性的特殊群体,一方面通过解读和重构游戏文本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意义,从而颠覆传统主流文化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他们也无法摆脱被主流文化收编的命运.游戏族和其他亚文化族群一样,在完成其文化使命之后,最终会被吸纳到主流文化中.  相似文献   
8.
执政亚文化是与党的执政理念、方略、机制等不相适应甚至相背离的思想、观念、态度、“潜规则”、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分析和总结执政亚文化的特征,对于我们认清执政亚文化的本质和加强执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艳  彭絮 《情报科学》2007,25(10):1482-1485
对有关亚文化的概念、特点、形成过程、与主文化的区别等多方面基本知识加以介绍,阐述了亚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并挖掘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最后提出在信息社会推动亚文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亚文化是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逻辑与青年的生理、心理作用的必然产物。青年亚文化中既有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成分,也存在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不和谐音。所以应该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引导青年亚文化积极、健康地成长,消解青年亚文化的消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