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振宁先生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中国可以说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像许多科学大师一样,杨先生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情充沛,才华横溢,几十年中杨先生写下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但杨先生毕竟是科学家,他并没有把出版散文集看得很重,所  相似文献   
2.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48):14-14
杨振宁、翁帆:引人注目的婚姻//郑俊怀:伊利董事长被拘//高勇:原成都宣传部长涉嫌洗钱//郝海东:如愿转会英甲  相似文献   
3.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是国民党名将杜聿明的长女.当时,杜聿明作为国民党43名首要战犯正在北京功德林战犯改造所接受改造;他的岳母曹秀清和岳母家中其他成员则在台湾。1971年杨振宁要回国探亲了,是先往祖国大陆还是台湾探亲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莫宙先生在《数学教学》2013年6月刊上的“教育随笔”中,引用杨振宁、陈省身和华罗庚三位大师关于熟与巧的论述,指出中国古训“熟能生巧”关键在于一个“巧”字,若将该古训与机械训练或题海战术结合起来,则无巧可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烂熟”而非“巧熟”,同时,张先生也主张将练习与理解结合起来.方为中两数学新育可补乡道.  相似文献   
5.
1933年,我小学毕业,进了北平崇德中学.当时,有一件事情对我是很重要的.我父亲是教数学的,他发现我在数学方面有一些天赋.  相似文献   
6.
叶青 《班主任》2011,(7):43-44
我所带的初一(9)班是实验班,学生大多品学兼优。接手这样高起点的班级,班主任需要站位更加高远,为培养志向高远、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拥有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双重身份的我,注意发挥职业优势,有心为之,细心钻研,追求曲径通幽之效,感悟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沈彩霞 《小学生》2013,(9):49-4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提起作文,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有些甚至明显地表现出对写作没有信心,写文章常常无话可说或不知所云,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厌倦甚至是畏惧心理。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8.
说来却也巧合,就在甲申之年,中国当今的文化学术界著名人士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发起于二00四年(甲申)九月联名签署发表一个《甲申文化宣言》,参加签名者达七十余人。  相似文献   
9.
正书与闲书     
有幸听过杨振宁先生的一次演讲.但是他讲的不是他的专业物理.而是庄子的哲学思想。杨先生旁征博引、有声有色地讲述着庄子哲学与天体物理的关系,让我耳目一新,这让我想到了我们阅读中有关正书与闲书的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杨振宁先生是取诺贝尔桂冠的第一位美籍华人,他时刻关心着祖国的科技事业,深深思考着祖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问题。杨根宁认为物理学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的科学,大学要克服专业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据此,他推崇通才教育,倡导归纳法和渗透性学习法,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创造能力。杨根宁的物理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物理教育乃至整个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