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认知结构及其三个变量特征,分析了认知结构变量理论视角下读者产生信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信息差弥合条件,探讨了基于认知结构变量的材料驱动+概念驱动的读者认知结构激活、创设信息差弥合条件、缩小馆员与读者认知差距等信息差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个文明而自由的社会存在合理范围内的舆论场域的对峙是正常现象,但是热点事件背后官方和民间舆论场域的常态性撕裂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整合。本文以"东莞扫黄"事件为切入点,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以场域理论作为支撑,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着重比较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探讨两个舆论场域之间的弥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古诗教学常在寡淡的应试分析中致使审美性缺失。运用互文阅读,打通关键“词语”到“文本空间”的路径,诗歌背景、形象、意脉、情志方面都可以超越解释,突破遮蔽,实现诗歌阅读中审美意义弥合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老有所养""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为老年人提供各类特色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工作。但老年群体在获取网络信息、使用信息科技能力上相对落后,在利用数字资源参与公共生活方面明显存在差距。如何弥合"银色数字鸿沟"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界对银色数字鸿沟现象的实证研究和适用理论,得出微观与宏观、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理论视角,从技术、个体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理解银色数字鸿沟形成的主要因素。基于银色数字鸿沟的形成因素,本文分别从打造新媒体个性化服务、发挥老年群体主体作用、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三个方面提出弥合银色数字鸿沟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微博的兴起使公民在网络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网络中的舆论也因此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网络民间舆论场”,这个舆论场和官方媒体塑造的“官方舆论场”有诸多不同。官方媒体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地进行沟通。截止2013年10月,《人民日报》微博的粉丝量已突破千万,位列官方媒体微博之首。《人民日报》微博结合了两种舆论场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为以往两种不同的舆论场之间提供了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7.
"圣人"作为<庄子>内篇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关注.由于庄子<齐物论>中突出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很大程度上否认了现实生活中真理的存在,所以庄子哲学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痕--不可言说与已经言说的矛盾.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圣人"形象实际上成为了弥合庄子哲学悖论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内容形态发展态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欣洁 《新闻传播》2010,(7):122-124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移动通信设备.并高速媒体化.成为新媒体时代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影响着媒介生态、更影响着用户的媒介选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对这一新兴媒体力量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我们尝试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新媒体时代的语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新兴技术语境与社会传播语境与手机媒体有一定的契合点。“弥合缝隙”的手机媒体在技术与社会传播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内容形态呈现出较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国特殊的诗教传统,中国的古典诗歌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诗歌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从语言形式上对传统诗歌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由于启蒙的需要,诗歌的功利性传统并未改变.新月派上承南北朝诗风追求艺术独立性之余绪,外接康德美学审美无功利性之成果,对古典诗歌的功利性进行解构.但由于意识形态的渗入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新月派的解构遇到了困惑.为了走出困境,新月派采取了妥协的策略,从而达到了解构与重构的艰难弥合.  相似文献   
10.
对戴震思想的“分期”研究由来已久,这一研究模式致力于戴震的早期与晚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但其结果却形成了“考据学家戴震”与“义理学者戴震”两个难以兼容的形象,为我们理解其学问主旨造成了困难。“分期说”的主要缺陷是立论前提与论据使用的不当。唯有摆脱“分期说”,依照“通经以明道”这一贯穿戴震一生的学问路径,我们才能对戴震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