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苏轼簪花的大乐与小乐——《吉祥寺赏牡丹》的文化学阐释
引用本文:胡颖佳.论苏轼簪花的大乐与小乐——《吉祥寺赏牡丹》的文化学阐释[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57-60,109.
作者姓名:胡颖佳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苏轼在其诗中多次描写过男子簪花的习俗。其中,以诗歌《吉祥寺赏牡丹》最具特色。这首诗仅用了短短的二十八字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众人簪花的情景,展示了一位性格饱满的苏轼。他既享受着与万民同乐的人生大乐,又追求着观览山水、自适自足的小乐。他既保持了强烈的淑世情怀,是儒家仁政的坚守者,又吸收了释、老"万物齐一"的思想,是"为老不尊"的叛逆者。这种能入能出、舒卷自如的人生境界,既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又是对佛道思想的吸收,最终形成了他圆通自足的文化性格。

关 键 词:苏轼  簪花  淑世情怀  儒释道  万物一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