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世俗化语境下文学精神话语解构的“镜像”——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为中心的考察
引用本文:戴海光.世俗化语境下文学精神话语解构的“镜像”——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为中心的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2015(1):98-102.
作者姓名:戴海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3XZW024)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作家受世俗利益诱惑融入到世俗化写作洪流中,放弃文学"求真"、"扬善"、"崇美"的原则,作品呈现出价值错位现象。它们将部分"真实"视为整体"真实",亵渎了文学之"真"。除"求真"之外,文学还应该扬"善",而它们却转向对"恶"的张扬。文学陷入"失‘真’、乏‘善’"的怪圈后,自然伤及文学之"美",以致文学表现出"恶美"现象。既然文学远离了真、善、美的价值诉求,那么传统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就被扭曲了。这样文学呈现出"失‘真’、乏‘善’、恶‘美’、变‘形’"的镜像,损害了文学的美学价值,危及了文学的生存,应引起学界、作家们的警惕。

关 键 词:世俗化  文学  精神话语  解构  镜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