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民生新闻引语看百姓的“发声”
引用本文:任志萍.从民生新闻引语看百姓的“发声”[J].青年记者,2016(24):33-34.
作者姓名:任志萍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中说:“语言不再表征现实,不再是用来强化主体的工具理性的中性工具,语言变成了,或者更确切地说,重构了现实.”①新闻引语在借用“他者”话语来表达、佐证、补充报道主题时,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对不同“他者”话语权的选择和分配.这种选择和分配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来看,体现着报道者对不同引语话语来源者社会身份和角色的建构. 本文以搜狐新闻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了引语的24则“民生新闻”②为例,讨论以“普通百姓”为语源的引语中所隐含的社会身份及社会角色认知,并针对现实认知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引语选择和引语视角的角度提出“引语重构”的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民生新闻更好地实现观察民情、洞悉民心、倾听民声的传播服务宗旨,使其更好地起到政府和百姓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

关 键 词:民生新闻  引语  批评话语  选择  第二媒介时代  重构  语言  信息沟通  相关建议  身份  角色认知  桥梁作用  普通百姓  工具理性  服务宗旨  分析角度  话语权  波斯特  报道者  主题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