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洋务思潮与王船山政治思想在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脉相承。洋务思潮汲取了船山经世致用论、西学中源说、体用论、变法观、尊王攘夷论的思想精华,摈弃了船山政治思想的一些糟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近代资产阶级色彩的启蒙思潮。  相似文献   

2.
船山的社会批判思想以对意识形态化的宋明道学流派批判为基础,重点对君主"疑、私天下"的封建集权主义,腐化误国的"墨吏猾胥",逾"矩之道"的消费观念等展开了严肃的批判.船山社会批判思想坚守唯物主义立场,寓批判于典籍诠释之中,采取借古讽今的批判技巧,笼罩着浓郁的伦理道德倾向.可以说,船山的社会批判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作了一次全面的清算和总结,无疑重光了中国哲学的批判精神,为后来的中国民主启蒙思潮勃兴做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3.
《船山研究》是本刊长期设立的以研究船山思想为主、进而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的特色栏目,其宗旨在于全面、深入地研究船山思想,发掘船山思想的深层价值内核,以推动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船山学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自许,“坐集千古之智”并作新的超越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旧邦新命”和“继往开来”的文化品质,贡献给了中国与世界许多精湛而隽永的人文智慧,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它那深不可测的精神学术底蕴。船山学是湖湘学术和文化的集中代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令人“仰之弥高”的璀灿星座,是世界哲学文化史上一口如同尼采所说的源泉不断的“文化深井”。在新的由“拔根”走向文化“扎根”的世纪,如何深度地发掘船山学的精深富藏,开拓船山学的新的学术领域和精神空间,是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刊组织的这一组笔谈,纵论横议,点面结合,从“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角度和层面论述了船山学的开新问题。我们衷心地希望一切关心中华学术文化和致力于中华学术文化伟大复兴的人们,都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系统地研究船山思想学术,以期将船山学推向更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船山思想深刻影响了李达整个人生过程,是李达开辟中国文化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起点。船山爱国主义思想促使李达选择马克思主义,船山重行的唯物主义是李达提出实践唯物主义、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源泉,船山学术观对李达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也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船山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兴起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推进“两个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倡行船山学,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之后,船山学便走出湘学地域,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显学”。曾国藩力倡船山学,是出于“保卫中国传统文化”和树立湘军思想旗帜这样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一百多年来前人对船山思想的发掘与宣传,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前后几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船山思想的发掘与研究,船山哲学思想的宏富内容已越来越为学术界所了解:船山哲学无论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甚至世界的最高水平.以船山思想为主要标志的湖湘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先进的文化,为培育湖南几代风云人物、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比较视野在船山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了王船山的历史地位,揭示了船山思想的重要特点,促使了船山思想的现代转换;然而,比较,在船山学研究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研究空泛,无确实结论,满足于现象的罗列;尽管如此,未来船山学研究中,仍需要比较视野。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儒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熊十力,无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还是在思想路向的确定上都深受王船山其人其学的影响.船山思想既引导他参加革命,又促使他从革命转向“革心”,决志学术;而在学术上,则促使他最终由佛归儒,并以继承“船山之志”、发挥船山精神为终身职志.梳理王船山对熊十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熊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亦可显示船山学术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船山研究》是本刊长期设立的以研究船山思想为主、进而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的特色栏目, 其宗旨在于全面、深入地研究船山思想, 发掘船山思想的深层价值内核, 以推动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船山学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自许, “坐集千古之智”并作新的超越与发展, 体现了中华民族“旧邦新命”和“继往开来”的文化品质, 贡献给了中国与世界许多精湛而隽永的人文智慧, 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它那深不可测的精神学术底蕴。船山学是湖湘学术和文化的集中代表, 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令人“仰之弥高”的璀灿星座, 是世界哲学文化史上一口如同尼采所说的源泉不断的“文化深井”。在新的由“拔根”走向文化“扎根”的世纪, 如何深度地发掘船山学的精深富藏, 开拓船山学的新的学术领域和精神空间, 是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刊组织的这一组笔谈, 纵论横议, 点面结合, 从“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的角度和层面论述了船山学的开新问题。我们衷心地希望一切关心中华学术文化和致力于中华学术文化伟大复兴的人们, 都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深入系统地研究船山思想学术, 以期将船山学推向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评法批儒"将王船山作为法家代表来宣扬,是船山研究史上一场倒退活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的一个船山研究的小高潮,则是反倒退,拨乱反正,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倒退与反倒退的思想大解放活动,充分表现了船山学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在曾国藩的家训思想中,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居于重要的地位。孝悌乃家和之方,勤俭乃兴家之本,谦敬乃交接之要,知足乃自保之术这四个方面是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于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有其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祖于桐城,文风却与桐城迥异,究其因,在曾氏之审美观,桐城论文恶骈俪、以质实为美,曾氏法汉赋、尚声律藻饰.论者多拈出曾氏经济说以别桐城,然质曾氏经济之实,在重文章艺术--与桐城一脉,而非内圣外王、文章内容.唯美的而非唯实的文章观念与曾国藩作为政治家的身份似相悖,其实不然,经济文章,正在其艺术,以文道论,唯美正是唯实.  相似文献   

13.
郭嵩焘力促曾国藩左宗棠出山,并用“创业垂统”观构建不同经营制的湘军体系,又最早倡议建立水师,成为太平军的克星。郭奔忙于高级战将之间,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被湘军集团公认为“高参”。最初想出开厘筹饷之计并付诸实施,郭嵩焘实为始作俑之一,厘金成为湘军的主要饷源;他又因为度热征收盐锐和关税,再开两道财源。郭调兵遣将剿灭农民武装,将其残部镇压在血泊之中。心忧时局的郭嵩焘及时反省这种血的教训,企盼为延缓清王朝的土崩瓦解作“资治”的“通鉴”。  相似文献   

14.
尹耕云是咸丰朝谏垣名臣,"名宦治缋宣付国史馆,列循史传中",交游曾国藩、张之洞、鲁一同、朱琦、冯桂芬、潘祖荫、郭嵩焘、莫友芝、王闿运、邓辅纶、高心夔、龙汝霖等,俱为晚清名臣、硕彦,其《心白日斋集》"文笔健举、叙事有法",诗"健笔凌空,沉思透纸","当颉颃朱伯韩、孔宥函"。但迄今,其人惜无年谱问世,本文多方勾稽文献,作此简谱,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船山"人"论     
对人的关注,是船山学的主旨所在。船山学的人文精神立足的是人,关注的是人,提升的是人。船山对“人”的关注与论述,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与人的价值,突显了中国人文传统的主题,闪烁着人文启蒙之光。  相似文献   

16.
李秀成被俘后究竟是伪降还是变节?这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最大的一桩悬案。将李秀成设想成完美无缺的英雄或寡廉鲜耻的叛徒都不免过于简单化。对洪秀全和洪氏宗亲的怨艾心理,对太平天国的前景感到彻底绝望,以及曾国藩的诱骗,最终促使李秀成在被俘后流露出一些反常、复杂的心态,萌发一丝求生的念头。这就是有血有肉、真实的李秀成,而不是我们刻意美化或丑化的李秀成。李秀成对太平天国覆灭原因所作的分析,总体上仍比较中肯和深刻。尽管他在供词中写下了一些有辱气节的话,给他的晚节留下了污点,但他并没有一味地向曾国藩卑躬屈膝,并且最终慷慨赴死。就此而论,李秀成仍然不失为一个有污点的英雄。  相似文献   

17.
司各特的<艾凡赫>由林纾译介传入我国后,迅速成为推动作家创新和进步的有力杠杆.<艾凡赫>最早的中译本是林纾、魏易合译,1905年10月出版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而林纾较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看出<艾凡赫>和<史>、<汉>的共通之处,推动了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五四时期的文坛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接收西方小说,<艾凡赫>以其史诗般的厚重内涵和宏大气势,从根本上打破了中国旧小说流水帐式的格局,这在当时是极富新鲜感的.事实证明,<艾凡赫>对郭沫若、茅盾、鲁迅、曾朴、李劼人等作家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资政新篇》是洪仁Gan为太平天国制定的后期的革命纲领,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来改革中国社会。它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施,但其中的一些改革方案和主张却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所实施。这说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使中国走向富强,以御外侮,是中国各阶段中的先进代表人物共同的认识和奋斗目标。《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在向西方学习这一时代的主旋律上找到了一致。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与传统文化略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运动虽受到西方化的影响,但它仍承袭了中国古代历次农民战争的“奉天承运”、“改朝换代”、“太平救世”的变革思想模式。它固然对传统儒学和孔子进行了冲击,但实际上它又极力使“儒为己用”,援引孔孟儒家思想以及程朱理学思想,为自己的教义宣传、政策宣传和专制主义说教服务。在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出现了以湘军主帅曾国藩为精神领袖的反太平天国思想的联合阵线。随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传统化的外显的应时功能被作了调整。传统化的逆反作用是清朝战败太平天国的化动因。  相似文献   

20.
资源县地处湘桂交界地带,语言状况复杂。作为当地权威方言的资源话属湘语,同时又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舒声字基本保留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不送气,古全浊入声字部分清化;果摄一等基本读[o];遇摄主要读[y],少数读[u];咸山摄开口多读[i]或[an];深臻曾梗四摄开口三等多读[in]或[n];共四个调类,入声调类消失,上、去声不分阴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