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2011年至2016年西北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流通借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近6年来纸本图书的馆藏状况、不同类别图书的借阅情况以及不同类型读者的借阅现状,总结出西北大学图书馆纸本图书流通的一般规律,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图书流通率逐年下降及读者借阅取向偏娱乐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双准则规划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资金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基于模糊双准则规划建立高校图书采访资金分配模型,首先运用三角模糊数方法从历年图书流通数据确定图书年度流通率准则,再根据图书年度流通率和科研教学准则的模糊数量指标作出图书采购资金分配决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图书馆为例,并结合相关的馆藏数据,对其2012年10月~ 2013年9月的图书馆流通数据从图书分类借阅、读者借阅量、图书借阅排行榜和图书外借周期四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图书馆在藏书建设和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图书管理系统的流通日志数据存在大量更新异常情况,分析了流通日志数据更新异常存在的原因,通过分析系统中与书目数据相关的数据表的关联关系,利用表间关联实现流通日志数据的更新,提高书目数据中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图书采购的最佳复本量,对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的流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读者实际借阅的图书群中存在一些比较稳定的现象和规律,可为图书馆确定图书采购的最佳复本量提供参考,同时,对图书采购策略方面也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图书流通数据的学科借阅比例、预约图书、荐购图书等,了解用户对不同学科的需求,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时确定购买学科图书比例,学科图书内容,提高藏书质量提供参考,也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时图书合理布局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2007—2008年、2008—2009年、2009—2010年广州华软学院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这三个学年中文图书的总流通量及各学科图书的流通量、社会科学图书与自然科学图书的流通量比较、读者主要阅读倾向、读者借阅需求、各类读者借阅情况、流通品种与册次的比例等,以期为图书馆今后的导读及采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日花 《情报工程》2023,(1):118-127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图书馆的图书流通数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兴趣因子融合网络学习的图书推荐模型—TIF_N2V_CF。[方法/过程]评估用户借阅图书的时间间隔并定义兴趣因子权重,根据流通数据构建同质关系网络;网络表示学习将得到的特征矩阵输入融合推荐模型并得到推荐结果。[结果/结论]实验表明,TIF_N2V_CF模型的召回率在top z=10和z=20时分别为0.1302、0.2031,高于未引入时间兴趣因子的N2V_CF模型。TIF_N2V_CF模型将时间兴趣因子引入到网络表示学习,对融合用户和图书的特征矩阵进行相似度计算,解决图书借阅流通数据中同一时间包含多本图书借阅记录造成的难以序列化的问题,缓解数据稀疏和冷启动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提高了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9.
鞠兰萍 《图书馆》2012,(4):69-72
馆藏中文图书的优化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2011年读者外借中文图书的流通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全面研究,针对读者需求提出了馆藏中文图书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以淮海工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为研究对象,通过汇文系统,对所有馆藏中文图书进行了流通数据统计分析,从读者需求的角度指出藏书结构的不足,为图书采购工作提供定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