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建锋 《教育文汇》2014,(22):24-25
读懂教材文本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读懂教材文本的方法很多,我的做法是先“走进去”,再“跳出来”。“走进去”,即反复地读文本,读懂它写什么;“跳出来”,即再三揣摩,读懂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前者旨在把握内容,后者重在习得写法。  相似文献   

2.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会读、善究、巧思、活用。一、重视文本研读的指导,实现“会读”指导学生学会研读数学文本,实现与文本之间智慧的“对话”,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在具体指导研读时,除了“眼到”,还应要求学生做到“手到、口到、心到”:(1)手到———边读边记:边读边把重点句划出来,把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或做上记号,带着问题认真听课;(2)口到———边读边说:边读边复述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而且要使学生学会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前者是“读懂”,理解课文;后者是“会读”,掌握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文法”,确定“学法”,设计“教法”并且以好的“教法”去影响学生的“学法”,更好地掌握“文法”,从而“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说:“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所以在教授李密的《陈情表》之前。笔者就确定了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力争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读出文章中的真情、真心、真意。  相似文献   

5.
孔凡艳 《小学语文》2009,(12):14-16
“读懂文本”即是学生向“文本”靠拢,理解“文本”——能够准确把握文本表达的主要内容、体会文本蕴涵的思想情感、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包括读出自己、读懂(相关的)生活。如何从读懂每一篇文本出发,向着学会语文的最终目标更快、更好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毫无办法。”于永正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读懂教材的重要性。读懂。读不懂,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以“非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倘若教师仅仅只能以“线性思维”与文本对话.“对话”的不到位、不全面、不深刻,甚至不能从本质上真正读懂文本,便会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7.
笔者教阅读课多采用“阅读·练习·板演·讲评”的教法,收效较好,现敬呈如次。“阅读”就是让学生读课文。时间开始时可用10-15分钟,以后熟练了可用5-1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要注意阅读速度的培养,要做好“三读”——①读懂“自读提示;②读懂课文;③读懂文后练习题。“练习”,当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教者就在黑板上针对课文,针对学生前面精讲课中所学过的知识,出好该阅读课的练习题,学生阅读结束后,紧接着就叫学生做黑板上的练习题,时间安排在15-20分钟左右,题量以6-10道为宜。练习题设置得好不好是能否培养学生能力,巩固知识的关键。作为教者,课前应备好课,应  相似文献   

8.
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读懂”文本是首要一环。许多备考的同学都为“读不懂”文本感到困惑,往往缺乏自信。其实这里有个“读懂”的尺度问题。有的同学把这个尺度定得太高了,以为非完全读懂不足以作答。我们大可不必作茧自缚,文言文的阕读文本只要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9.
本课以逐步深入的“三读”为主线,有层次地推进学生的文本赏鉴过程;用“代入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阅读、思考诗词的内容;借重基于本课特定师生结构的特点,首尾照应,探寻怀古诗阅读的思维方法.执教者认为,文化的继承是以文本为内容、以思想为核心、以情感为共鸣点的.对文本“所以兴怀,其志一也”的感受体悟,应是传承传统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一夜的工作》后,着实令人感动。学生之所以把课文读得入情入境,感人肺腑,泪涕涟涟,是因为王老师会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用“一只眼睛”阅读文本,知道文章字面要表达的内容,用“另一只眼睛”读文本,就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用心真切地感受文本,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进行对话,读懂文本“背后”的意思。涵养深厚的王崧舟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典范。姑且择其部分简析。例如…  相似文献   

11.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一夜的工作》后,着实令人感动。学生之所以把课文读得人情入境,感人肺腑,泪涕涟涟,是因为王老师会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用“一只眼睛”阅读文本,知道文章字面要表达的内容,用“另一只眼睛”读文本,就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用心真切地感受文本,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进行对话,读懂文本“背后”的意思。涵养深厚的王崧舟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典范。姑且择其部分简析。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是基于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读懂”文本,是进行感悟式教学的一般要求。学生自读和教师导读,都离不开“悟”。读悟是感悟式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只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解读文本,而没有强调让学生走进教材、读懂文本,特别是数学课本,学生更是很少去读。 “读”数学不是一种形式,应该通过“读”数学逐步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文本,体味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严谨性、语言的简洁美、应用的广泛性……,进而促成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这种读应是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那种浅尝辄止的“挖井式”阅读模式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说:“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所以在教授李密的《陈情表》之前,笔者就确定了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力争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读出文章中的真情、真心、真意。初读,感其真情。《陈情表》文下注释比较详细,学生理解文章并不困难,因此,在学生结  相似文献   

16.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当然读要有法,读要有味。理读、批读、美读,这三者都是品读文本的形式。理读是从整体初步体验文本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引导以读学文,鼓励参与评说,培养动口学习的习惯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去读。少讲多读,精讲细读,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原则。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体会,使“读”与“说…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讲读课,重在理解课文内容,它主要通过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和激发学生思维来理解课文内容.其中熟读是基础,激思是关键.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表演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我认为,“熟读——激思——导演”是低年级讲读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一、熟读.读,是理解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大纲对一年级学生要求“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具体步骤:首先要从读懂开始,即让学生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准,重点要放在读准和正确理解生字词,然后一句一句读.这一步最好让学生在个体预习中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再根据课文标点、段落,读出恰当的停顿.这一步以学生试读为主,教师纠正和范读为辅.最后根据课文具体内容、人称对象和语气有感情地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低年级小学生记忆力强,但分析能力较差,要强调学生反复读,在读中领悟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9.
把握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读透文本字面意思,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阅读得到增值;要读透文本背后的故事,读透文本的情感意蕴,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体会文本的情思,调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下面以《背影》教学设计为例,阐述读透文本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理解教育所提倡的“创读”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实渎”而言的。所谓“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直到读懂了“知识文本”的原意为止.真正的做到领会文本的精神毫不走样。创读就是自觉地创造性地读,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地创造性地动脑筋思考探究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站在更高的知识层次上去发现文本的原义。而且掌握到文本原义之外的更丰富的与现实社会密切关系的更实用、更新的“意”。要读出新意的创读法是以实读为基础而又超越实读的重要步骤。创读的创造性在于提出了文本没有原意的假设,其目的是为了激励人们大胆地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地创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