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chaihu shugan powder,CSGS)乙醇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法(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与慢性束缚应激法(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相结合复制小鼠抑郁模型,以柴胡疏肝散水体物为阳性对照,采用体质量增长趋势、蔗糖饮水实验、敞箱实验、情绪性行为评分、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来评价柴胡疏肝散醇提物抗抑郁作用。结果:CUMS与CRS相结合可以导致小鼠抑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趋势明显减慢(P〈0.01);在蔗糖饮水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蔗糖水偏嗜度下降;在敞箱实验中,模型组小鼠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性下降(P〈0.01,P〈0.05);在情绪性行为评分实验中,模型组小鼠情绪评分显著性降低(P〈0.05);在悬尾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显著性升高(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游泳不动时间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散水提组和醇提物16.4、8.2、4.1 g·kg-1剂量组均可改善小鼠的抑郁症状(P〈0.05,P〈0.01)且具有剂量相关性。同是8.2 g·kg-1的生药量,与水提物组比较,醇提物组小鼠实验d 28体质量明显高于水提物组(P〈0.05),敞箱实验中水平运动次数明显高于水提物组(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游泳不动时间明显低于水提物组(P〈0.05)。结论:本实验通过CUMS与CRS相结合方法成功复制了小鼠抑郁模型。柴胡疏肝散醇提物对此抑郁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
楤木皂苷对应激状态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激状态下,楤木皂苷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缺氧、ISO+缺氧、强迫游泳应激3种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人参皂苷和格木皂苷3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楤木皂苷对提高小鼠应激能力的有明显作用(p<0.05),与人参皂苷相似.结论:楤木皂苷具有明显提高小鼠应激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行为绝望小鼠及慢性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两种经典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丁基苯酞的抗抑郁作用。同时观察5-HT合成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对丁基苯酞抗抑郁作用的影响,研究丁基苯肽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结果:急性或长期给予丁基苯酞均可显著降低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p<0.01或p<0.05),且对小鼠的自主活性无明显影响。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模型的大鼠中,模型组大鼠的直立次数、水平穿越格数和糖水消耗值均下降(p<0.05或p<0.01),而高剂量的丁基苯酞能够增加大鼠自主活动性及糖水消耗值(p<0.05或p<0.01),同时减少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p<0.05)。5-HT合成抑制剂对丁基苯酞的抗抑郁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丁基苯酞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并不依赖于5-HT系统。  相似文献   

4.
原花青素联用胡椒碱减轻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OPC)不同剂量联用胡椒碱(piperine,PIP)的抗抑郁样行为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模型,连续造模联合给药21d后,d 22测定小鼠悬尾、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中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全脑单胺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测试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同时其海马、前额叶皮层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含量显著下降,但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与5-HT比值(5-HIAA/5-HT)显著上升.OPC (50、25、12.5 mg·kg-1)剂量组联用PIP(5 mg·kg-1)能够逆转这种现象.此外,OPC (50、25、12.5 mg·kg-1)剂量组联用胡椒碱(5 mg·kg-1)组还能降低由于应激引起的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A型活性升高,但不影响单胺氧化酶B型活性.结论:原花青素联用胡椒碱可以改善由于慢性应激对小鼠造成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单胺氧化酶活性,增加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高血糖所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创新点:使用糖尿病大鼠为实验对象,探讨三种浓度的人参皂苷Rg1对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检测其是否具有浓度依赖性。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其中空白对照组10只,另50只给予高脂高糖饲养,4周后腹腔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成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再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大鼠+低剂量人参皂苷Rg1(10 mg/(kg·d)),糖尿病大鼠+中剂量人参皂苷Rg1(15 mg/(kg·d)),糖尿病大鼠+高剂量人参皂苷Rg1(20 mg/(kg·d))。12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心肌酶及氧化应激水平,留取心肌组织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和Bcl-x L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g1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人参皂苷Rg1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肌钙蛋白(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水平,降低凋亡蛋白CASP3的表达,同时提高Bcl-x L蛋白表达。总之,人参皂苷Rg1能显著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骨愈灵片中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骨愈灵片中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131/1。结果:人参皂苷Rg1的回归方程为Y=2.829X+4.167(r=0.9999,n=5),线性范围为3.0~22.5ug;三七皂苷R1的回归方程为Y=7.580X-3.971(r=0.9996,n=5),线性范围为1.0~7.5u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5%、99.27%。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骨愈灵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三七冠心宁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b1分析方法.采用Watres SunfireC18(4.6mm&#215;1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在0.0125~0.8mg/mL(r=0.99996),人参皂苷Rg1在0.025~1.6mg/mL(r=0.99990),人参皂苷Rb1在0.025~1.6mg/mL(r=0.99984)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参皂苷Rgl对β淀粉样肽诱导原代培养胎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试剂盒检测胎鼠皮质神经元培养液中LDH活力,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观察人参皂苷Rg1对β淀粉样肽诱导原代培养胎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终浓度为5μmol/L、10μmol/L、15μmol/L的β淀粉样肽作用于皮质神经元48h后,培养液中LDH活力增高,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与不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比较,15μmol/L的β淀粉样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人参皂苷Rg1(20βLmol/L)预处理24h再加入15μmol/Lβ淀粉样肽作用48h,LDH活力下降,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升高,与仅加入15μLmol/Lβ淀粉样肽的损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分析表明:人参皂苷Rg1能拮抗β淀粉样肽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对β淀粉样肽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瓜子金皂苷己(polygalasaponin F,PS-F)对鱼藤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损伤的PC-12细胞为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 3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CREB表达的变化。结果:PC-12细胞在4μmol·L-1鱼藤酮损伤后,细胞出现萎缩变圆,折光率降低,caspase 3活性显著升高,呈现凋亡的现象。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1)瓜子金皂苷己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减轻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降低caspase 3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标记显示,瓜子金皂苷己能够增加报告基因CREB的表达。结论:瓜子金皂苷己能够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RE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32只成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应激组,采用强迫冷水游泳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Morris水迷宫行为实验观察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海马NO含量及NOS活性。结果表明,慢性冷水游泳应激可提高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早期干预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野生型小鼠和APP/PS1转基因小鼠分别灌胃给予溶剂或药物8周后,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跳台实验评价复方丹参片对小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应用ELISA检测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β40、Aβ42的含量;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胰岛素分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增加APP/PS1转基因小鼠对新物体的识别指数。跳台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360 mg·kg-1显著性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次数,此外,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明显增加小鼠在平台的停留时间。ELISA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360 mg·kg-1显著性降低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β40、Aβ42水平。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上调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IDE和NEP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增加小鼠海马IDE蛋白表达。结论:复方丹参片可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减少海马Aβ水平和增加IDE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CDK6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组(270、90、30 mg·kg-1)。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患侧海马Cyclin D1、CDK6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yclin D1及CDK6表达显著增加;给予莫诺苷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270、90 mg·kg-1)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Cyclin D1及CDK6的表达。结论:莫诺苷能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Cyclin D1及CDK6的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探索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进的Himori法暂时性阻断两侧颈总动脉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探索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腹腔注射大黄素10.0、1.0、0.1 mg·kg-1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探索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对各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和血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力、脑组织中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进行测定,并测定脑指数。结果:大黄素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探索认知功能障碍;减少NO和H2O2含量,降低NOS活力,提高CAT活力和增加脑指数。结论: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探索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NOS活力和增强CAT活力,提高脑组织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4.
研究评价6周游泳运动对载脂蛋白E(apoE-/-)敲除的6周龄大鼠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大鼠分为对照组(n=7)和运动组(n=7)。运动组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每周均按照第一天10分钟,每周5天(每天增加10分钟,直到连续运动1小时)。评价运动前和运动后血浆总胆固醇。处死大鼠后评价胸、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面积。体重、脂代谢两组结果相似。运动组的相关统计指数降低,表明apoE-/-大鼠游泳运动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少。但这种改变与脂肪代谢无关。  相似文献   

15.
以袋鼠爪花基部侧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BA 1.0 mg.L-1+NAA 0.05 mg.L-1+Ad 1‰+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0.5 mg.L-1 BA+0.05 mg.L-1 NAA+Ad 1‰+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1NAA+Ad 5‰+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炼苗后,移入泥炭和沙比例为2: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Thewidespreaddevelopmentofchloroquineresis tant (CR)strainofmalariahasresultedinsearchingforneweffectiveanti malariadrugs[1~ 4 ] .Ananti asthmaandanti malariadrugketotifen (K)hasbeenprovedtoshowstronganti malariaactionbyPanetal[5~ 7] .FurthermoreKh…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稳定而特异性强的小鼠社交恐惧行为模型。方法:采用针对社交接触行为给予条件性足底电击(O.7mA,1S,1~5次)的方式建立小鼠社交恐惧模型。分别于电击后d2和d15检测小鼠的社交探究行为,以探究时间百分比(investigationtime%,1T%)为社交恐惧行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小鼠高架十宁迷宫实验、明暗穿箱实验和强迫性游泳实验评价小鼠的广泛性焦虑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结果:在条件性电击后d2和d15的社交探究实验中,与非丰十交刺激(non.socialstimulus,NSS)组比较,条件性社交刺激(conditionedsocialstimulus,CSS)组小鼠IT%均显著减少。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明暗穿箱实验和强迫性游泳实验上,CSS组与NSS组各行为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采用条件性足底电击方式可成功建立小鼠社交恐惧行为模型,模型症状可持续至少2周,且不伴随广泛性焦虑行为或抑郁样行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