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树平 《初中生》2008,(7):38-40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各种考试的常见题.这类题常以经营决策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解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题的难点是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求解.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学习不等式在数量关系中,总存在着不等和相等两种关系.不等表示事物的运动,相等表示事物的平衡,量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最基本的形式,又是学习其他不等式的基础,不少数学问题以及一些物理、化学问题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二、本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本章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意义和它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不等式的解集以及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应用,本章的关键是要搞清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点,及正确运用不等…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通讯》2010,(7):54-62
初中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重点考查用不等式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涉及已知不等式的解,确定不等式(组)中的字母取值(范围),同时探求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的关系,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前提.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目标篇 1.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上,掌握其他的一些简单不等武的解法.通过不等式解法的复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教科书中主要介绍了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等.中考时考查的知识点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和不等式型应用题。其中利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题越来越多,请同学们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等都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数学模型,它也是教学和考试的热点问题.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建立不等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应认真分析数量间内在的不等关系,构建不等式(组).现以青岛市中考题为例,分析一下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1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整式加减、等式及其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涉及的数量关系有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种.方程与方程组是研究等量关系的工具,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则是讨论不等关系的工具.教材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活动,了解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不等关系,是以后学习不等式(组)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春 《江苏教育》2013,(22):31-33
<正>一、教材分析与设计理念本节内容为苏教版《数学》必修五第三章第一节。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不等符号,会做一些简单的大小比较练习。教材给出了3种类型的不等关系问题,分别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不等关系"的广泛存在与应用,学会在生活中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来解决问题,即实施"实际问题—数量关系—不等式—解不等式—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方程模型可解决生活中的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等量关系.事实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等关系更为普遍,利润的优化、方案的设计等方面都蕴含着不等关系.研究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利器.在具体运用时,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方程等多种知识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要点1.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不等式解集的几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2.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组)的解法:要求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求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会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4.不等式与方程相类比,掌握它们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二、解题指导_.,‘、____2+X_以一1___例1(1)解不等式十多>===、并把它””—”一‘’””“—”…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直是各地中考的热点.近年来,围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出现了一些新题型,现以2008年中考题为例分析不等式(组)的考点.  相似文献   

12.
1教学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相似文献   

13.
吴华 《初中生》2008,(7):68-70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近年来,围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出现了一些新题型,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这类题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为背景.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为:审、设、列、解、答.  相似文献   

15.
陈爱群 《初中生》2007,(7):33-3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考试中的难度不大,但容易失分.常考的内容主要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下面就近几年来出现的相关题型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处处存在,掌握好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略,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在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很早就有高斯、柯西等数学家研究不等式(组)的理论.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不等式的基础知识以及一类最简单的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数理化》2010,(1):21-23,45
在中考试卷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分值一般占到5%~8%左右,其常见形式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考查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组)解集的数轴表示及整数解问题,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列不等式(组)解决方案设计问题和决策类问题,以解答题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基本的不等式.它是学习其他不等式的基础.本文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重点知识作以解读.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数理化》2010,(1):24-25,45
知识梳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