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二丽 《大观周刊》2012,(12):238-238
学前教育是儿童从家庭开始走向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几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对学前班儿童进行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习题,再也想像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7,(47):40-40
当城里的孩子谋划着如何逃离父母温情的“藩篱”时,当城里的父母热心于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吃苦训练”的时.我们可能不会想到.在中国偏远的山寨乡村还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为了他们的学费和未来,远离家人,进城打工。从此家不像家,孩子们长年处于亲情的沙漠,生活困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缺失。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问题严重……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3.
网易发来很有创意的2011十大儿童权利事件备选资料,我的遴选结果是: 1.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为解救被拐儿童建微博:“如果您走在路边,看到有乞讨的儿童,请您拿出手机拍张照片上传到微博,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许他们就是被拐儿童,或许他们的父母正在天涯海角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王亚娟 《大观周刊》2012,(17):291-291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我们在孩子儿童时期,给他们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乐启蒙教育,对稳定儿童情绪,开发儿童智力,使其健康和谐地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引言 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好奇心、求知欲最强的时期,稚嫩的童心里长满了无数个为什么.树叶的摇动,小鸟的飞鸣,日月的升落,河水的流淌……一切都在童年的心海里掀起波澜.书籍,会象一把金钥匙,开启他们的智慧,解答他们心中所有的为什么.当学前儿童带着无数个疑问走进图书馆后,如何让一本本精美的图书闯进孩子的视野,吸引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必须从培养学前儿童的读书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6.
现在恐怕是新闻照片产量空前高的时期,原因明摆着,报纸多了,版面多了,摄影记者多了,加上方便的、无须担心浪费胶片的数码相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照片被人遗忘了,只有少数照片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少数被人记住的照片中,有一幅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拍摄的《孩子上学“走钢丝”》。 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秀新闻照片,大多是用“心”拍摄的。 杨小兵说,他1994年去陕北采访,路过安塞县谭  相似文献   

7.
张姗姗 《大观周刊》2012,(50):107-107
流动儿童是一个应当给予足够关注的边缘群体.一方面.他们规模庞大并且有H益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但是流动儿童却面临着成长环境的改变.这体现在文化特质、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在这种环境下.流动儿童实现自身社会化,以适应城市生活,实现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还存在着不少的阻碍因素。可见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3.67亿少年儿童,是世界上最大最为固定的电视收视群体。当代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成员里,孩子缺乏同龄人的交流对象,于是,加重了他们对电视的沉迷和依恋,使电视充当了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所以也有人说现在的儿童是“电视儿童”。  相似文献   

9.
现在恐怕是新闻照片产量空前高的时期,原因明摆着,报纸多了,版面多了,摄影记者多了,加上方便的、无须担心浪费胶片的数码相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照片被人遗忘了,只有少数照片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少数被人记住的照片中,有一幅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拍摄的《孩子上学“走钢丝”》。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华北三十一日电] 当着国民党军队的将军们都像一些死狗,咬不动人民解放军一根毫毛,而被人民解放军赶打得走投无路的时候,白崇禧、傅作义就被美国帝国主义者所选中,成了国民党的宝贝了。蒋介石已经是一具僵尸,没有灵魂了,什么人也不再相信他,包括他的所谓“学生”和“干部”在内。在美国指令下,蒋介石提拔了白常禧、傅作义。白崇禧现在已是徐州,汉口两个“剿总”的统帅,傅作义则是北线的统帅,美国人和蒋介石现在就是依靠他们挡一挡人民解放军。但是究竟白崇禧、傅作义还有几个月的寿命,连他们的主人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  相似文献   

11.
为亿万农村娃做“精神套餐”──“农村少年丛书”策划漫谈何民胜一我出生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十多年,对农村孩子的生活是比较了解的,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上不了学,买不起书。但是,他们又都渴望读书。我到了少儿出版社后,就一心想为农村的孩子多编多出一些他们喜欢...  相似文献   

12.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4,(25):67-67
好消息维生素可抑制艾滋病毒看电视导致儿童早熟坏消息科学家研究发现儿童超长时间观看电视将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这种被称为“睡眠荷尔蒙”的激素的缺乏将使儿童的青春期提前来临。斯塔利及其同事长期观察和研究一组74名6~12岁的儿童,这些儿童每天晚上从20:00到午夜平均要看上3个小时的电视,在研究过程中,这些孩子被鼓励每天试图多一点时间看电视。在接下来7天的实验时间中,这些孩子将被禁止观看电视,并且让他们尽量远离人造光源,一星期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孩子体内的褪黑激素平均升高了30%。其他的研究则反映,用收音机(录音机)听流行音…  相似文献   

13.
汤雄 《出版参考》2009,(11):25-26
用英语为路易·艾黎写了一分“保证书” 1967年,刘少奇、王光美夫妇被监禁后,他们的孩子千方百计地打听其父母的下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写信给宋庆龄,求助于“宋妈妈”。信中说,他们现在被迫搬家,天各一方,一点也不知道父母的情况,希望“宋妈妈”能帮助他们找到父母,并能让他们看一眼。  相似文献   

14.
李海燕 《大观周刊》2013,(12):114-114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我们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上”,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学会社会交往。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常常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所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外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更不善于用身体语言表现自信、友好和平和,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因此,成人应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所以说动手和交往是幼儿的两个重要的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法国启蒙时代的文学大师蒙田说过:“万物皆有它们自己的季节。”人,也有季节。 童年是欢乐的。这并非由于他们被娇养,被宠爱,而是缘于对儿童来说,世界是真正敞开的。在人生中,谁也不可能像儿童那样怀着最深的热切来注视外部世界和别人的人生。可以说,童年诚是一个真实人生的邀请,在童年无须藏拙、矫情,更不懂伪饰、耍花活儿。他们的心灵是一个水晶般透明的世界。难怪塞林格在其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不无感慨地写道:“一个人只有不长大成人才能保存美好的品德。”而帕斯卡还深切期望着:“智慧把我们带回童年。” 当然,这里也就关涉到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卢梭写道:“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尔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作为父亲,他不仅“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而且“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而教师呢,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  相似文献   

16.
刘慧 《出版参考》2009,(23):30-30
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有着十多年的教师和少儿报刊编辑工作生涯,曾主持专为孩子排忧解难的“阳光姐姐”热线专栏。从被称为“阳光姐姐”开始,伍美珍似乎就化身为了温暖孩子们心灵的那一缕阳光。她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对孩子充满人性关怀,赢得了他们衷心的信任和喜爱。本着以儿童为本的创作原则,她的“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真实地反映出孩子中间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充满了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晓丹 《大观周刊》2013,(12):331-33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奈件得到改善,住房面积也在不断增大,现在很多儿童都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家长们对儿童房的装修关注度也一年比一年强。儿童房的装修也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充满爱,以孩子为中心的儿童房装修设计处处体现着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成长。对于孩子们来说,房间是他们休息、玩乐、学习、展示的综合空间,设计师要根据小孩的个性、喜好、梦想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尽量在安全舒适的条件下满足孩子们的天性。  相似文献   

18.
最好的姚明     
静默了半年多的姚明宣布:告别NBA。这让习惯了在周六或周日的清晨,早早起床,守候火箭队比赛的球迷们怅然若失。从现在开始,必须习惯没有姚明的NBA。多少人,看着他一步步从稚嫩的菜鸟到NBA球队的核心,从一个普通球员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名片,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俱乐部老板、孩子的父亲。9年间,伤痛、荣誉和责  相似文献   

19.
蒋志美 《大观周刊》2011,(18):143-14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当今这个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仅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仅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师应该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现代教育的呼唤.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20.
家住武昌的孙女士因为担心5岁的儿子受到不好的影响,这位“海归妈妈”对社会负面信息“严防死守”,连家里的有线电视也停了,至今已有一年。(3月13日《武汉晚报》)因为电视节目中有负面信息就停了家里的有线电视,不再让孩子看电视,避免受到电视负面信息影响,这份对孩子的爱非常让人感动。但是,毫无疑问,从教育角度说,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做法,是因噎废食。电视节目除了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负面信息之外,还有很多正面信息,特别是儿童频道有很多节目非常适合孩子观看,对开发孩子智力都很有帮助,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何况现在孩子接触负面信息的来源不只是电视,还有网络以及受到成人世界的耳濡目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