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素质教育旗帜下,新课改旨在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要达到这些具体的新课改目标,就要建立现代学校教育中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与进步,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社会是创新的时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而要认真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生物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学会学习,让每个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课堂教学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也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给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指明了育人的方向。课堂教学必须应学生而动,才有可能教得顺手,教得精彩,从而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向往。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想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让学生尝试到锻炼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所带来的兴奋与快乐.体育教育也是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出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是国家“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基地和省课改重点实验学校。该校抢抓机遇,围绕课改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孩子终身的幸福与成功,把快乐作为课堂的主旋律,着力打造了三大快乐课堂:创新课堂,鼓励学生产生“金问号”,引导学生冒出“金点子”,提倡学生使用“金钥匙”。在老师的把握和引  相似文献   

7.
任永生 《学周刊C版》2011,(7):109-109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句话说明了,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课堂,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要服从且服务于学生的“学”,就是把“教”立足于向“学”的转化上,即变“教”为“学”,让学生的“学”逐渐摆脱教师的“教”,使他们不断地走向独立自主,走向创新。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个性,并使其得到逐步的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扣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获取学习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高职院校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完整协调地统一起来,重视开发性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整体性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实践性和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1.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六位一体”的学生社区运行机制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方针指导下,按照“素质化教育、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改革指导思想我校于2000年成立了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简称社区中心)。构建起了物业管理与学生思想教  相似文献   

11.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体现人本管理思想,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有情操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教育导刊》2010,(6):97-97
桂花岗小学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老师,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为了社会"的办学理念,以使学生能适应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为宗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该校形成以科技教育为龙头,艺术、德育为双翼,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模式。该校航(海)模队、无线电测向队,电脑机器人队还曾代表中国参加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电脑机器人运动会比赛获得亚军。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课改的指导思想摆在我们面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使学生学有所获,力争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张之亮 《江苏教育》2007,(23):F0004-F0004
泰州市高港中学创建于1999年,是高港区新建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有特色的公办学校。学校确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网络和创新、勤勉、生动、积极的教育教学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在学生中开展“爱我港中,努力学习;爱我祖国,立志成才”的教育,教育学生不仅会做事,更要会做人。  相似文献   

17.
强化五种意识 推进高教改革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创新教育,首先要实现思想的创新。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就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适应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人本意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本质所在。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大学是为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人大附中遵循"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办学思想,坚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在德育、课程建设、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文体活动等多方面构建了多样化、多层次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形成了具有人大附中特色的育人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我校参加  相似文献   

19.
教学工作是一份耐心细致的工作,它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师爱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来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成功的第一要素。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工作中善于思考,总结教育学得失,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教育模式,做言传身教、创造创新的榜样,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二、独创性教育思维方法创新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班主任要解放思想,用历史的、联系的、辩证的、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班主任工作。班主任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