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CNKI数据库收录“体育学科建设”主题相关的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体育学科建设研究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5.6.R4软件为研究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我国体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发展状况,把握体育学科建设研究热点趋势。研究表明:体育学科建设领域中论文发表数量呈波动起伏,形成了鲁长芬、杨文轩、刘青为代表的高产作者;研究高产机构主要为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我国体育学科的自身建设研究、高等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研究、学科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三个方面;研究脉络随时间演变,从体育院校与学科体系的研究演变为具体的二级学科建设,最后演变为更加注重以重大教育政策为导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知识图谱CiteSpaceⅤ(版本号为:CiteSpace 5.0.R1.SE.64-bit)软件和Office Excel 2019办公软件作为基础工具,以基于知识图谱的新中国体育课程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为研究对象,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2019)收录的558篇文献数据作为数据源。围绕时间分布特征、发刊机构特征、研究主要作者特征、研究主题与变迁四个方面进行可视化的分析,旨在全面把握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研究的现状以及热点前沿,为我国体育课程的可持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课程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整体呈波浪发展趋势;发刊机构包括师范类院校、专业体育院校、综合型院校三类;体育课程的研究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作者合作网络,其中以季浏为核心的团队以及毛振明学者最具代表性,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体育课程核心关键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教育”以及对此领域的改革;“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体育课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知网2013—2023年收录以公共体育服务为主题研究的973篇核心期刊、CSSCI期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软件从机构合作网络、作者共现网络、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热点词、时间线方面多层次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以知识图谱方式呈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研究热点呈现阶段性、研究领域渐趋扩大、研究主题丰富多元。研究发展进程划分为政府主导期、寻求转变期、协同发展期,阶段性地展现了该研究领域发展逻辑,并将研究热点归纳为政府购买、均等化、理论体系和协同发展”4大主题。基于此,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应进一步在整体化、合作化、实践化、现代化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对1998~2007年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发表的有关女性体育研究论文作者及其地区分布、合著情况、性别、年龄结构及职称学历等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女性体育研究队伍的现状,为我国女性体育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0~2015年以来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323篇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计量分析等方法,并利用CiteSpace Ⅲ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呈波浪式增长,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较少,没有形成实力突出的研究团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体育思想、高校体育教育、体育教学效果、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等主题。结论今后研究方向主要为青少年的体育理念、教学改革、运动项目、教学管理模式和生态体育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收录的以“民俗体育”为篇名的214篇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Ⅴ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旨在从历史维度明晰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进展,全面把握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前沿主题、症结和演化趋势,立足现实维度和自我维度探索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未来走向。结果表明,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以民俗学和文化学为主导的人类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群体;研究热点围绕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民俗体育活态传承、个案民俗体育活动和民俗体育旅游展开。进一步研究建议,以时代感召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与时代的衔接;以文化惠民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以项目供给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项目的普适化;以强才育人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体育意识、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落实学校体育政策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数据库),以2008—019年“学校体育”为关键词检索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结合CSSC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对876篇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关学校体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经历了巨大波动、较快上升、缓慢下降和迅速下滑的四个阶段,研究数量整体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主题为“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是贯穿四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高校是学校体育研究的主阵地,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该领域的核心机构;主要来源期刊前三为《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有关学校体育研究的作者众多,核心作者是以王健和季浏为代表的9位研究者;作者合著网络较少,求学经历和工作单位是研究者进行合著的基础;主要基金来源为其他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省(市)级基金;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政策和校园足球等方面,研究前沿则集中在校园足球、核心素养和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文类核心期刊1992~2018年间刊载的有关农村体育的866篇学术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方法对中国农村体育科研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体育领域的高产机构主要分布在师范类院校和专业体育院校,但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不高。该领域的研究者数量较多,田雨普、胡庆山、王健等教授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主题跟随国家政策导向,主要在集中在农村学校体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农村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小城镇体育与村落体育研究、农村体育管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农村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十年发表的关于安全评价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数量分布和主题分布的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体育安全评价领域研究主题分布单一,研究层次较浅,在体育安全的很多领域还属于空白;体育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从业人员的专业度不够;具有条件的体育教育领域可以尝试开展安全评价方面的课程与培训,为体育领域安全评价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著名核心期刊《体育科学》2005年的各项统计结果显示(1)参与本次计量的五个栏目中,“研究报告”栏目发文量最大,其次是“争鸣与探索”;(2)各学科论文刊发量除了运动医学最多外,其它大部分学科论文趋于平均,但体育新闻、体育信息和体育计算机学科论文偏少;(3)论文作者地区分布以北京、上海占多数;(4)12期平均引文数为350篇,但不同栏目有所不同,综述与进展栏目平均引文最多,其次是博士论文;(5)所刊载论文的内容及引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当前我国各学科的研究状态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关育的意义及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姿态美教育、形体美教育、心灵美教育、创造美教育、智慧关教育,并从行为、品格、语言、示范等方面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若干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的体育远程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出现不仅是教育技术的改革,更是几千年传统学院式教学模式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为基于网络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教育的未来将是形成一个全球化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体育教育兼具体育与教育在新千年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寻求体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尽快实现现代远程体育教育,可能是一条必由之路。文章根据远程教育在世界与中国的发生、发展,对体育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交互融合、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尝试性探究。  相似文献   

13.
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由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成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当前,要围绕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突出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教学组织的多样性、教学氛围的愉悦性。同时,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需要广泛系统的政策支持和实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理论以及改革体育课结构和类型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在体育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命化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和做人。从生命化教育的视角构建了新型的体育教学理念、课堂文化、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6.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敏学 《体育学刊》2007,14(5):96-99
为了提高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以普通学校体育为参照系,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特殊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方面有缺陷和残疾的少年儿童,其身体和心理有别于正常儿童少年;身心缺陷的补偿与康复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追求体育课程的缺陷补偿和康复功能;个别指导是体育教学组织应遵循的重要原则、直观手段的补偿与综合运用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际技能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场地器材应符合残疾儿童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以此为起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太行  秦勇  温禹 《体育学刊》2002,9(5):79-80
在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信息社会时代,创新是教育思想的灵魂,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指导思想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身体的教育,所以有必要将体育与竞技区别开来,实现体育向教育的回归.人的身体需要教育,只有通过体育,人的身体才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体育通过增强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体育也应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品德教育的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心理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营造生动活波、和谐友善的氛围;克服运动中的障碍和战胜挫折;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群体交往及游戏、竞赛等手段进行心理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体育“在育体中育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