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真、假声脱节是在我们学习歌唱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真、假声脱节使歌唱声音变得“虚实不匀,明暗不和”,音色极不统一,歌声缺乏表现力。真、假声脱节现象成为声乐学习的一大障碍,也是歌者进行演唱的大忌。下面就如何纠正真、假声脱节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同行交流。真、假声脱节现象在男女声中都容易出现,但是女声比男声的表现更为明显,也更普遍。常常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真声比率过多。只能在自然声区用真声唱歌,到小字二组或者开始就唱不上去了,要不就只会用全假声唱歌。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出现“一实一虚,一粗一细,一真一假”的断…  相似文献   

2.
所谓大本嗓,一般是指中声区用真声唱,没有假声,高音用纯假声唱者。 他们的声音特点往往是音色明亮、自然,但一唱到较高的音如(d2、e2)就唱不上去了,或突然音量变小、音色暗淡无光泽,形成上下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这时,我们首先让学生懂得大本嗓的唱法有很多局限性: 1.音域窄。一般只有一个八度左右。 2.难持久,声音不集中,位置不高。这种唱法从低到高都是真声带振动,所以,比较疲劳,并易出现声带病变。  相似文献   

3.
女中音的中声区是其声音活动的主要区域,接近日常说话的状态,容易在自然的话声基础上歌唱,但是如果一直保持这种以胸声为主的真声状态唱高音,会导致明显的真假声音色分离的现象。因此建立良好的中声区对女中音的声区统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彭筱屏 《湖南教育》2002,(12):32-32
我校的幼师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较差,年龄大都在十五、六岁,声带发育不十分成熟,大多用真声歌唱,到了中声区偏高后就出现一些喊叫现象,不仅不悦耳,也很容易损坏嗓子。让她们运用假声歌唱时,音量很小,声音虚弱,一下子很难把声音唱出来,并有些不习惯,思想上还有些疑惑。为了让学生尽快地把假声放出来,得到圆润、明亮、结实的声音,笔者作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心。要让学生明白,用纯真声或纯假声歌唱都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声音是真假声的有机混合。并告知学生,刚开始,假声音量小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混合声是真声和假声两种声音的混合整体,它既含有明亮、结实的真声色彩,又具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真声是人的自然音域,不用什么力量就可以唱出来的声音,声音虽然结实,但音域狭窄;假声虽然能唱的很高,但声音虚弱,没有力度和质感。真假声脱节,就会出现音色不统一,音量不均衡。沈湘教授说:“不管是真声还是假声,任何一种机能在唱的时候都不能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6.
例题 设f(x)=ax^2+b且-3≤f(1)≤-1,-1≤f(2)≤6,求f(3)的取值范围。 错解 依题意可得:f(1)=a+b,f(2)=4a+b,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 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f(x+1)=-f(x),且在[-1,0]上单调递增,设a—f(3),6=f(√2),c=f(2),则a、b、c大小关系是( ).  相似文献   

8.
结论1 设a、b为常数。则函数Y=f(z)的图象与函数Y=g(T)的图象关于直线x=a+b/2笋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实数z。都有f(a+x)=g(b—z).  相似文献   

9.
题目 写出数列{an):4,1,0,4,1,0,…的通项公式. 分析与解 因为在数列{an}中,有an=an+3,令f(n)=an(n∈N^*),则f(n)=f(n+3),也就是说函数厂(n)是一个周期为3的函数.这样我们容易想到利用正弦(或余弦)函数来构造f(n),故令f(n)=b0+b1cos2nπ/3+b2sin2nπ/3(其中f(1)=a1=4,f(2)=a2=1,f(3))=a3=0,b0,b1,b2为待定系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应祥 《考试》2011,(1):55-55
例1(1)试着举几个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a,b都有f(a·b)=f(a)+f(b)"的函数例子;(2)试着举几个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a,b都有f(a+b)=f(a)·f(b)"的函数例子。  相似文献   

11.
1 构造函数来研究方程、不等式 例1 设a,b,c为△ABC的三条边,求证:a^2+b^2+c^2〈2(ab+bc+ca). 解析:构造函数f(x)=x^2-2(b+c)x+(b—c)^2.  相似文献   

12.
已知函数F(x)=|lg x|,若0〈a〈b,且f(a)=f(b),则a+2b的取值范围是().A.(22~(1/2),+∞) B.[22~(1/2),+∞)C.(3,+∞) D.[3,+∞)错解:由f(a)=f(b),得|lg a|=|lg b|,则a=b(舍去)或b=1/a,故a+2b=a+2/a≥22~(1/2)...  相似文献   

13.
近期,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三综合测试中,选用了某兄弟学校的一道模拟试题:函数f(x)=1/2ax2-(1+1/a2)x+1/alnx,a∈R.(1)当a=-1时,求f(x)的单调区间;(2)当a>0时,讨论f(x)的单调性;(3)g(x)=b2x2-3x+1ln2,当a=2,1≤x≤3时,g(x)>f(x)恒有解,求b的取值范围.客观的讲,这道题本身的难度不算太大,关键是第(3)小题如何进行等价转化.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思路与水平的解法,其中的“对与错”、”真与假”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4.
2014年自主招生北约联考数学题第4题如下: 题目 设f(a+2b/3)=f(a)+2f(b)/3,且f(1)=1,f(4)=7,则f(2014)=( ).  相似文献   

15.
人声的音域一般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声区,c2、#c2以上为高声区;e1、f1以下为低声区。e1,f1到c2、#c2则为中声区。一般的女学生以女高音较常见。但在刚进校时,却以中声区较好,高低声区较差,有些甚至没有高音。但是,作为声乐专业的学习者,又必须做到三个声区的声音要自然顺畅地衔接,才能在演唱时形成统一自如的歌声。三个声区都有独特的音质和音色,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女中音、女低音声区统一的问题比较近似,女高音也同样存在声区统一的问题。无论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必须坚持科学的演唱方法,坚持三个声区的和谐统一。概…  相似文献   

16.
1.对于函数f(x)=x^2 bx c(b、c∈R),不论α、β为任何实数恒有f(sinx)≥0,f(2 cosβ)≤0。(1)求证:b c=-1;(2)求证:c≥3;(3)若f(sinx)的最大值为8,求b、c的值。  相似文献   

17.
题目 已知函数f(x)(x∈R)满足如下条件:对任意实数x1,x2都有λ(x1-x2)^2≤(x1-x2)[f(x1)-f(x2)]和|f(x1)-f(x2)|≤|x1-x2|,其中λ是大于0的常数.设实数a0,a,b满足f(a0)=0和b=a-λf(a).(Ⅰ)证明λ≤1,并且不存在b0≠a0,使得f(b0)=0;(Ⅱ)证明(b-a0)^2≤(1-λ^2)(a-a0)^2;(Ⅲ)证明[f(b)]^2≤(1-λ^2)[f(a)]^2.分析 这是2004江苏高考题,形式新颖,在函数与不等式的交汇点上命题,旨在揭示函数的性态,与高等数学衔接紧凑,难度大,区分选拔功能明显.  相似文献   

18.
题1已知函数f(x)=x/ax+b(a,b为常数,且a≠0),满足f(1)=1/2,f(x)=x有唯一解,求函数f(z)的解析式和f[f(-3)]的值.  相似文献   

19.
1.设函数f(x)=cos x/4(sin x/4+cos x/4)-1/2。(1)求函数y=f(x)取最值时x的取值集合;(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满足(2a-c)cosB=bcosC,求函数f(A)的取值范围。2.已知函数f(x)=ax+b(1+x21/2(x≥0)的图像经过(0,1),且f(31/2)=2-31/2。(1)求f(x)的值域;  相似文献   

20.
拆项求最值     
对于不能直接运用均值定理处理的"积定和最小"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拆项.结论对于函数f(x)=x+a2/x(x∈R+,a为正常数),设b为正常数.(1)若bmin =f(b);(2)若b≥a,则当x∈[b,+∞)时,[f(x)]min=f(b).证明f(x)=x+a2/x =(x+b2/x)+(a2-b2)/x.(1)若b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