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居于图书馆与读者间关系的核心地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良好的读者关系,是实现图书馆利用率最大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和读者存在于相融的利益共同体中,相互之间是互动的战略联盟关系.因此,图书馆有必要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去研究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追求读者满意、甚至是超过读者预期的服务价值的高度满意与图书馆组织获利的正合博弈均衡,构建稳固的图书馆的心理契约关系.实现图书馆与读者双赢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景周 《编辑学报》2019,31(1):26-29
融洽的编者和作者关系促进双方的心理平衡、尊重、理解和认同,彼此间起激励作用;心理契约遭到破坏,编者和作者间产生失望、挫折和欺凌感,影响编者工作积极性和作者信任,甚至产生懈怠、报复或不端行为。本文基于心理契约,从微观视角,探讨编者和作者信任关系的构建与承诺履行机制,分析彼此间心理期望的内容、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违背的危害及基于心理契约的编者和作者关系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契约观念是契约关系的内在价值在人的思想观念形态上的体现。由于它蕴涵着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因而成为构筑现代社会关系最重要的精神理念与思想资源。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亦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图书馆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应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培育和强化图书馆契约观念,明确图书馆与馆员、读者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从"从身份到契约"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230家图书馆联盟成员馆的调查,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图书馆联盟中不同类型控制机制的组合模式及其对冲突和图书馆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不同控制机制组合模式的因素。结论显示:契约和关系规范的共同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联盟中的冲突,改善联盟绩效,相互依赖、信任、忠诚性承诺以及私人关系是影响联盟使用不同契约和关系规范组合模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契约视角看知识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心理契约概念的引入,从心理契约和人力资源的关系,分析了知识型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契约现状,并提出了心理契约在知识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知识型员工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心理契约是图书馆与知识型员工关系和谐的心理纽带,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心理契约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对实现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对图书馆知识型员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和建议,使图书馆发展目标与知识型员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协同。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图书馆联合体。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过程中信任至关重要。信任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契约",只有联盟成员在合作中注重信任的建立和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增进相互信任才能取得预期的绩效,实现联盟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联盟成员馆间信任关系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任是图书馆合作的基础,也是图书馆联盟成功运行和稳定发展的基石与关键因素,在图书馆联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信任具有脆弱性、感染性、易破坏性、影响因素复杂性等特点,对图书馆联盟中的信任关系应给予灵活、动态的关注。为了培育成员馆之间的信任关系,不仅要构建图书馆联盟信任的产生机制,而且要采取一些有效的保障措施,以促使联盟成员馆间的初始信任向持续信任的转化,从而建立成员馆间长期持久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图书馆与学生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契约关系,高等学校图书馆提供文献服务是图书馆的法律义务,高等学校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是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而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精神契约的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离不开精神契约的支撑。激励、信任、文化、沟通、学习等要素的融合共同搭建起精神契约的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维度平台,从而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将读者对出版企业及其品牌的信任纳入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的研究范畴,期望通过读者信任管理优化数字化转型模式。论文阐述读者信任管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意义,分析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导致信任危机的若干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读者信任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公共关系工作对于图书馆满足用户需要,保证图书馆信息中心位置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了转型期图书馆公共关系工作的几项着重点。  相似文献   

14.
贺培燕 《津图学刊》2004,(6):23-25,34
心理契约是知识员工与组织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组织与知识员工的心理纽带。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对图书馆知识员工管理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员工管理中构建心理契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内在力量。在界定图书馆知识型馆员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契约在图书馆知识型馆员管理中的作用和图书馆知识型馆员心理契约构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关系质量是用来衡量用户与图书馆关系强度的指标。本研究试图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图书馆关系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图书馆关系质量的管理建议。[方法/过程]针对高校图书馆用户进行问卷调研,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总结图书馆关系质量的构成维度;并对用户感知的关系质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象限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图书馆关系质量是由满意、信任和承诺3个维度组成的,用户对其评价总体上偏向于正面。其中,承诺维度评价最高,信任维度评价最低。对图书馆熟悉和非常熟悉的用户对图书馆关系质量的评价显著高于一般熟悉和不熟悉的用户。为了提高用户对关系质量的感知,图书馆应该建立推行图书馆服务的规范准则,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能力,推动资源导向服务向用户导向服务的转变,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图书馆重要的无形资产。阐明了建立馆员与读者良好关系的意义,提出了构建馆员与读者良好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法律依据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图书馆不具备行政处罚权,无权进行经济处罚。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合同法来调整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图书馆有权在读者违约时向其收取违约金。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的确立还应有读者的参与,取得多方一致后才有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