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科技期刊的生态化生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科技期刊生态化生存的概念。指出了科技期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实施生态化生存策略,即顺应科技期刊出版生态规律,适应出版生态环境,炼就顽强的生命力;找准最适生态位,实现科技期刊出版的差异化;营造健康的出版生态链,实现出版服务的生态化;充分利用边缘效应,使科技期刊保持较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生态学理论,探讨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科技期刊竞争、科技期刊出版生态系统优化问题.认为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改革出版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遵循生态规律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生态系统,是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型科技期刊编辑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杨权斌 《编辑学报》2006,18(4):309-310
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创新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创新型的编辑队伍;科技期刊编辑部着力营造创新文化是创新型编辑人才成长的重要保证.要以"包容并蓄"的创新文化拓展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视野,以"崇尚实践"的创新文化拓展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能力,以"合作共生"的创新文化拓展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方法,以"生态发展"的创新文化拓展科技期刊编辑的持续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4.
史昱 《编辑学报》2021,33(1):19-22
科技期刊对于建立维护科研诚信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研诚信相关概念,分析了科研诚信与科技期刊的关系;其次梳理了国内外与科技期刊相关的科研诚信政策规范,重点阐述了科技期刊是维护和培育科研诚信的重要力量,指出科技期刊既是科研诚信的重要守门人,也是科研诚信的重要建设者,同时科技期刊自身的诚信建设也不容忽视;最后结合科研诚信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指出科技期刊的诚信建设任重而道远,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诚信生态.  相似文献   

5.
席志武  徐有军 《编辑学报》2021,33(3):297-300
互联网时代,虚假中文科技期刊网站大肆横行,不仅侵害作者权益、损害期刊声誉,对整个学术生态乃至网络信任、网络安全都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针对当前虚假中文科技期刊网站的现状,立足于平台信任视角,从政府部门—网络平台—学术期刊—投稿作者4个维度,探讨了虚假中文科技期刊网站的治理路径,以期推动良性的学术文化生态,建立健康的科技期刊网络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当今全球学界热词,并驱动科技期刊创新转型.在创新发展模式下,本文对科技期刊创新体系中的关键角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梳理.指出科技期刊在履行其核心功能的过程中,以决策者、研究者、科技期刊编辑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用户(读者)等参与者为代表的关键角色,在其创新体系中将发挥更加多元的作用:决策者通过政策奖励和科研评价引导和团结其他角色,以研究者为中心,科技期刊编辑部为纽带,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成果转化的主力,读者作为受益者及检验者应用和反馈创新成果.强调处于不同生态位的这些角色紧密相连、协同共生,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灵活多元化转换角色,共同推进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老虎和老鼠     
文字传媒包括图书、期刊和报纸.目前不少文字传媒的日子不好过.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选准自己特定的媒体定位.媒体定位的选择与生态位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要想选准媒体定位,很有必要解读和探讨生态位现象.生态位现象是俄罗斯生物学家格乌司首先发现的.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7日~28日,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科协副主席杨福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等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届论坛以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与数字化建设为主题,分设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创新,科技期刊的评估体系与科技期刊发展,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集团化发展,开放存取等新形式与科技期刊发展,大众期刊市场化、产业化与科技期刊发展等5个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420余位嘉宾和30余位国外嘉宾参与了本届论坛,共同讨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9.
朱本华  温优华 《编辑学报》2021,33(4):365-371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陈浩元的"科技期刊金字塔论"蕴含系统思维,有助于对科技期刊发展道路的整体把握.从系统思维来看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工程.办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要尊重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深化我国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一流科技期刊与非一流科技期刊两手都要抓;并且要处理好中英文科技期刊分工;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朱卫志 《传媒》2021,(1):27-28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建设,已经成为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本文从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科研学术共同体、数字期刊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对打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圈层提出实施策略,以期进一步拓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与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文科技期刊评价中统计源期刊多局限于中文期刊而未能很好地反映科技期刊的真实影响力的问题,以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为期刊统计源,从影响因子、引文频次及引文率入手统计并分析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随着学术交流的不断国际化,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外的影响力已不容忽视,国外影响力大小与国内影响排名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当前以中文期刊为统计源的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统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建议评价中文科技期刊的源期刊应该引入国外期刊。  相似文献   

12.
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过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学术性科技期刊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为出发点,分析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认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与一般商品相比有其自身的商品价值规律首先是活劳动投入比例大,产出有阶段性,具有明显的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特征,而且间接产出价值巨大、难以量化;其次是学术性科技期刊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13.
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学术性科技期刊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为出发点,分析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认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与一般商品相比有其自身的商品价值规律:首先是活劳动投入比例大,产出有阶段性,具有明显的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特征,而且间接产业价值巨大、难以量化、其次是学术性科技期刊有自身的使用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一些误区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1,13(1):55-57
指出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误区:部分人士对科技期刊的功能认识不足,未能正确评价期刊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价值,期刊为提高知名度所采取的方式欠妥,对国内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未能公正评价,论文关键词的标引不规范,电子版期刊的发展对印刷版期刊的要求太高;并提出了针对这些误区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中文核心库科技期刊及其发表的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进行实证研究。选取10个衡量期刊原创水平的指数(内核指数、黏性指数、贡献指数、特色指数、专业指数、全媒体指数、数字化指数、首发指数、国际作者指数、国际编纂指数),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原创因子(原创内容因子、品牌特质因子、媒体传播因子、国际化因子),构建具有3级指标的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体系。研究表明,中文科技期刊需以原创为本,培育品牌意识,治理学术乱象,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原创力的出版物,以此建立良好的原创生态圈。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宜发展协办单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朱拴成  张扬 《编辑学报》2012,24(1):89-91
针对《期刊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并未提及协办单位这一问题,在对煤炭和矿业行业的科技期刊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科技期刊协办单位的定义,总结了其组成和表现形式,归纳了其权利和义务,并探讨了科技期刊设置协办单位的利弊、科技期刊与协办单位的关系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期对行业科技期刊设置协办单位提供借鉴,并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转企改制可行路径探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刘泽林 《编辑学报》2010,22(2):159-160
国家已明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形势非常紧迫。通过分析推进科技期刊体制改革需要考虑的现状,探讨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可行路径,倡导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尽早认清改革形势,主动加快改革步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发展需求的改革路径,通过改革促进我国科技期刊业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技期刊在线投稿系统使用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线投稿系统是科技期刊向网络信息化发展的一种很好的平台.科技期刊使用在线投稿系统应量力而行、量身定做,要有很好的经费预算;可通过多期刊联合建立大系统平台,以降低成本,促进期刊资源的优化配置;应加强期刊内部管理,使系统功能和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论同类科技期刊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金铁成 《编辑学报》2006,18(4):289-290
开展同类科技期刊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汲取经验、共享资源、提升群体的竞争能力.同类科技期刊应通过交换刊物、召开联谊会、共建网络平台等形式加强在信息、发行、广告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朱乾坤 《编辑学报》2012,24(2):110-111
科技期刊具有商品属性及其特殊性。商品属性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交换性,要按市场法则经营;其特殊性表现为科技期刊是推动科技与社会进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要按公益性事业来经营。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形势下,要坚持科技期刊的公益性定位,同时充分运用市场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科技期刊品牌、质量、著作权、数字化与国际化方面的经营与管理,逐步解决体制不顺、低水平重复、活力不足等问题,形成面向市场、开放、有活力的科技期刊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