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刊报》1987年10月28日一版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时统宇同志的新闻特写《商恺伊犁行》,笔者读过此文,颇有感触。商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以60岁高龄赴西北调查研宄,一不坐飞机,二不住宾馆,三不出席宴会。在商恺去《伊犁日报》拿出名片时,报社同志大吃一惊!这样一位新闻界名人,竟是坐了一天半长途汽车,翻越七百多公里的天山,从乌鲁木齐一路颠簸来到伊犁。坐汽车走这条道,就是年轻人,下车后浑身都象散了架似的,何况是年逾花甲的人哩。到伊犁后,他执意不住高级宾馆,而是住在建设兵团农  相似文献   

3.
近二年来,我先后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小言论100多篇,有些通讯员同志见了我说:“你的小言论写得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的回答是:“欲写小言论,应做多事人。”怎样做多事人?我的体会是:做多事人要多找争,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我们迈开双脚,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题目。一天早晨,我闲逛集贸市场,发现一个光着脊梁,耳朵上别着烟卷的中年汉子,沿着一个个青菜摊收什么“地皮费”。我很奇怪,就问耶些卖青菜的人,他们说:“谁管他?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这集还怎幺赶?”可巧,我碰到工商  相似文献   

4.
李普从1946年11月去刘邓部队采访,到1985年12月在《暸望》周刊开始发表《记刘帅》,时光过去了将近40年。当年只有20多岁的李普,如今早已年过花甲了。但老而弥坚,雄风不减当年。他正在同其夫人沈容同志一起做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纵笔《记刘帅》,字里行间,不仅凝聚着李普夫妇对刘帅敬重的深情,而目体现出两个老记者深厚的采写功力。为什么要写《记刘帅》?怎样写《记刘帅》?沈容:我们对刘帅很尊重,很佩服。李普在刘邓部队呆的时间长些,我短些。这段经历对我们、特别是对李普,是难忘的。原二野宣传部长陈斐琴70多岁了,专门整理二…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记者赵红、通讯员滕四波写的通讯《应该发生的故事》,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此文五月二日在《北京日报》发表后,很快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配发了评论.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很高兴.他说,这篇通讯内容和文字都很好,希望报纸今后多抓一些这类报道. 这篇两千七百字左右的通讯,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它有哪些特点呢?我以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平凡中见深  相似文献   

6.
(一) 《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同志的这篇短文,发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新闻界的同志还在不断发出多写短文的呼吁。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怎样做到短些再短些,任务依然艰巨,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提倡多写短文章,但又不要短而空。毛泽东同志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他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反对党八股》)“短些”,“精粹些”,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短而精。 新闻作品怎样做到短而精?古代优秀短篇传记文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下面刊登的这一建议,是李普等几位同志于1987年12月3日联名向首都新闻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提出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倡议,特予发表,但愿能引起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和响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开头难     
小周同志: 你来信说经常为写好一篇通讯的开头而发愁,要我出点主意。你一发愁,我倒很高兴。这说明你在写文章的开头时,不走“人云亦云”的老路,不写千篇一律的套话,而是苦苦思索,力求创新。只要有这种愿望,就有希望。老实说,何止是走上新闻岗位不久的青年记者,就是“吃新闻饭”几十年的老记者,又何尝不为自己作品的好开头而发愁呢?!  相似文献   

9.
案头摆着上海《文汇报》唐海同志于1982年4月1日的一封来信。信上说的是复制一条36年前《文汇报》“加急专电”的事。 36年前登出的一条新闻,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从北京到上海复制呢?原因是新闻研究所报刊史研究室的同志,向我谈起这条新闻时,感慨地说,徐铸成同志到现在还念念不忘《文汇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3月12日的《北京晚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条我写的一百多字的消息——《著名作家刘绍棠今晨逝世》。这条消息虽短,但它却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当天下午到晚上十点多,找我的电话几乎不断,朋友们纷纷向我询问关于绍棠同志去世的一些情况。这说明了文艺界的朋友和广大读者对刘绍棠同志的深厚感情。我的这篇为刘绍棠送行的短文是怎么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我到石家庄市召开一个座谈会,征求对报纸宣传的意见。一位在企业搞宣传工作的年轻同志,很幽默地讲了一段话。他说,报纸上理论文章我们很想看,有的题目也很吸引人,可就是有的文章太深奥,弄不懂的新名词一串一串,看起来云遮雾罩,有的似懂非懂,有的干脆就看不懂,实在难煞人。我们常在一起议论: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报纸上的文章发表出来就是让众多的人看的,为什么不能写得通俗易懂一点呢?有人说这主要怪作者、编者缺乏群众  相似文献   

12.
刊林漫步     
李普——一丝不苟写刘帅刘伯承元帅24岁时在讨袁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传说医治眼伤作手术时,刘帅为了保护脑子,拒用麻药,手术过程中动了70多刀,刘帅坐在手术椅上一动不动.为核实这段史实,李普同志(原新华社副社长)费了不少周折.先是看到一篇当年刘帅作手术时一位目击者的回忆,其中描述说,手术的确没有用麻药,刘帅坐在椅子上,双手扶把,嘴里强数着下刀子的次数,一动不动,汗水从双腿流地。但李普同志对此说不敢轻信.于是又来到刘帅家中向刘帅夫人汪荣华询问.汪大姐证实说:“确有其事,刘帅曾多次跟我说起过.”至此事情已无可置疑了.可是,李普心中还有二个疑窦没有解开,还是不放心.他想.人的眼睛组织是十分细微的,受术者能一点都不颤动吗?目击者说当时刘帅知道动了七十多刀,这从医学上又怎样解释呢?他又去请教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教授.吴教授作了详细分析,认为“此事是可能的”!这样他才放心。李普说:“我之所以再三核实,目的是把我所提供的事实核准确,并且必须使读者能信服.”一位曾经沧海的老  相似文献   

13.
稿酬的麻烦     
石湾 《传媒》2003,(5):17-17
对于一个从事写作的人来说,作品一经发表就能得到一笔稿酬,这本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何来麻烦呢? 先从我最近碰到的一件事说起—— 有天下班回家,家人转告我,某杂志的一位编辑打来电话,说我的一篇稿子将在下一期刊物上发表,删了一点文字,请我谅解,云云。我听了之后,很为这位编辑的认真负责精神而感动。这位编辑本身也是作家,对我稿子所作的删节,肯定不会伤筋动骨,还或许会更出彩呢!没过多久,我就如期收到了样刊。翻开一看,却不禁大吃一惊:我的这篇稿子竟被拦腰砍了一刀,将前半部分的四  相似文献   

14.
《新疆新闻界》创刊号的大部分文章我都看了,很受启发。《新疆新闻界》的出版是值得庆贺的,它不但是新疆新闻界的大事,也是全国新闻界值得高兴的事。它的出现,使我们新闻百花园里又多了一株绚丽的鲜花,新闻工作者又多一个知心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坚持办列宗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者》编辑部:贵刊的前身《新闻业务》1986年第10期刊登了我写的一篇采访札记:《旅途奇遇》。文章刊出后有的同志来问我,“你所写的事儿是真的吗?”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白的。更有不客气的,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好家伙,编得挺圆。这算小说还算新闻?”开始,我对这些都一笑置之。我有什么必要编一个故事当新闻作品发表呢?其实,这番奇遇本来并没有准备写出来发表,与一个外国人萍水相逢,当时实在没有想到问问他的尊姓大名,与他的交往只不过是尽尽义务,想帮这个异国大孩子一把(作为一名记者,这也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教训)。后来又有一位同志来问我,既然是亲身经历,为什么偏偏不知道那位日本青年的姓名?作品发在新闻  相似文献   

16.
因为有了他     
几年来,在周口市新闻界有两件事比较惹人注意.一是在全市性的新闻报道工作表彰会上,每年都少不了那位中等身材、两鬓染霜的老同志走上领奖台.市领导有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有时还可能将他请到台上作个发言.他叫吕培生,现任周口市水利局党组书记,是个众所周知的新闻迷。另一件事是:1985年以前,市水利局的新闻报道工作没人抓。常常受批评.1986年以后,这个局一跃成了获奖单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都是因为有了他——吕培生同志. 吕培生同志写新闻报道开始于1953年参军以后.那时候他只有二十多岁,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叫《一个小铁桶》,刊登在广州军区办的《战士报》上。之后,不管是当连指导员,还是在地方当公司  相似文献   

17.
勤学老师: 你好。我是忻州日报一名普通采编人员,近日来,正在拜读您的新闻作品集《潮》,越读越上火,现在大部分篇目已经看完了。 读着您的作品,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有话想和您拉拉。您半年的时间,就能发表作品近50篇,平均每周2篇,不知道您哪来那么多的新闻素材。就拿我来说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也抓不到一篇,我感到有力无处使。爱人也天天对我说,你不要只看书不写稿,你要好好地写啊!我说:“我写什么呢?我实在没有写的呀!”您说您每天在太原的大街小巷骑着车子跑。冯老师,恕我直言,您是不是每天不管三七二十一,推开许多单位的门,来碰新闻线索呢?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的一位老前辈对我说:“你去采访一下黄薇同志吧!她的历史挺生动的,可是知道的人却不多。”然后他如数家珍似地把黄薇的历史给我“兜了”出来。我动心了,决意写她。可是一见面黄薇同志却阻挠我:“不要写,千万不要写,我没什么好写的。”说话时语调的轻柔,使我难以想象,她,就是那个在日本宪兵鼻子底下办地下抗日报纸的著名华侨女记者。黄薇同志生性恬淡,温雅,乐观,豁达。她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前几年已经离休,但她整天在家忙个不歇。她说,离休是离休了,可比上班还忙呢。她的案头上,整齐地叠放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一沓沓的稿纸堆放在那,显然是主人常用得着它。小小的客厅里,布置得相当典雅,书橱里随便置放了几件工艺品,一壁墙上还悬挂着一幅以浓重的墨绿色为背景的油画——“乡村”,那清逸的水色山岗,使人顿生一种超然,澹泊、宁静之感,似乎透露着主人的情愫。“您说您很忙,都忙些什么呢?”我问。“喏。”她递过来一叠稿纸。这是她离休后写的《回到抗战中的祖国》一书的前言和目录。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业务编辑部:我是一个只有两年记者龄的记者。前不久,我翻看了自己所写的新闻稿,大多是一些使人看过就了的短小的“易碎品”,看后使我感到有些茫然,写这样的短新闻究竟能否成才?新华社的李普同志是国内新闻界里少有的以写短新闻成名的记者。他的《开国前后的信息》一书所选辑的新闻作品也多是些短新闻。这些作品篇幅虽短,但题材分量很重。从写作手法上看,言简意赅,寥寥几笔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