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术”“道”“学”是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形态的重要维度。“术”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与方法论之维,它经历了从“感性之术”到“理性之术”再到“作为方法论之术”的演进与发展过程。“道”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依循与方向性之维,它具有“道理”“道路”“道德”三个方面的内涵。“学”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与科学化之维,它具有“学术”“学科”“科学”三重含义。从“术”经由“道”再到“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从经验形态到理论形态再到学科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式从工具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到科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交叉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所以必须从“时、度、效”三个角度出发,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透彻了解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必须正确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的角度看“整体”,全面分析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发展动态,从而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网络“圈层化”现象在学生中引发热潮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响。关注学生思想状态,对流行的网络“圈层化”进行理性剖析,正视主流价值传播受阻、价值引领功能削弱、主客体认知差异、学生思想动态难以把握等挑战,探寻网络“圈层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途径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顶岗实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分析微博、微信的价值功能人手,进而探讨“微媒体”在顶岗实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从价值论角度看“,经学情结”事关原则,意义重大深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极其重要的伦理学价值,又是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需要,具有双重的教育学价值;从方法论角度看“,子学精神”是非常宝贵的必需品质,思想政治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术上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在“子学精神”和“经学情结”的对立统一中实现教学和科研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也是我们追寻的永恒目标.一般来说,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围绕此进行的学术探讨成果也颇多.然而,随着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价值选择取向的多样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应对挑战、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的和首要的问题了.我们认为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都必然要通过使学生经历“从信任到信心”、“从心动到行动”、“从行动到习惯”的三步曲,才能实现人格的真正成长,素质的真正提升.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价值活动与个体的成才过程相结合动态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及具体形态,对于深化个体价值的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重大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有个体的潜在价值、发展价值、转化价值,三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是驱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人工智能通过嵌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议题设置、内容生产以及信息传播的整体性话语实践过程,能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理”的有效性以及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化”渗透。然而在具体运行中,“智能依赖”、“资本僭越”以及“技术过载”又致使这一赋能过程面临诸多潜在风险。为此,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视角出发,从确立价值前提、创新协作模式、打造数字平台以及推进制度供给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当前高校教学的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走生活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确保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基于我国实践需求,当前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化”建设是主要趋势所在,展开“三化”实践活动更是要求高校能够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智能媒体虚拟结合现实技术的应用,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场景转换,形成显性教育中的无意识隐性感知;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对受教育者言行进行全天候持续性刻画,建立显性疏导前的隐性透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全过程追踪;基于历史搜索条件的隐性推送,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在智能媒体应用中,既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对虚拟场景的过度依赖,防止隐性追踪过程中的信息泄露,又要拓展受教育者的认知广度,突破隐性推送中的“个人日报”式禁锢。  相似文献   

11.
“灌输论”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检验,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诟病很多,引起广泛的争论.因此,正确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反思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灌输论”的误区和难点,探索“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对当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同时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具体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存在的内在依据与发展的主要动因。抓住它就找到了开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入门钥匙。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概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现在人们已经分别从哲学、经济学、现代化理论、人文关怀、关系、系统论等不同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没有对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概念进行界定。根据“事物发展”与“发展事物”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借鉴与反思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有研究成果,从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本质出发,以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视域来定义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它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自身即向势自身,以日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状态及其沿着这一状态运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工具性、功利化目的造成教育中人的工具化和人性的虚无,也使孩子们的上学观迷失了教育的价值方向。分析当前教育价值迷失的状态及其原因,重新建构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从“为学”到“为道”,实现教育的终极关怀,即由掌握知识技能为重心的形而下价值追求升华到人的精神心灵思想的形而上价值追求,在教育中实现人格的升华,成为自由的人,活出生命的价值来。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样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目标,是消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张力、推动过程优化和深化价值意蕴等机理条件下的理想样态。同时,教育内容离散、教育过程异化以及教育主体被僭越等可能性症候需要被研判,在此基础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推动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创塑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将潜在风险转化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实效的现实动力,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6.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协同视角,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运行机制难以适应主客体变化、实施过程未能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显隐性教育结合不够影响教育效果,引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念与育人目标不契合”“队伍建设与育人需求不匹配”“教育内容与学习主体不适应”等现实困境。在新形势下,坚持系统开放、发挥“序参量”作用,从“机制协同、队伍协同、内容协同”等三个方面实现“同向着力、同向发力、同向加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仪式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要深入挖掘“仪式感教育”彰显的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在创新型的仪式教育中彰显榜样力量,实现仪式教育的行为规范、价值规范、团队凝聚和情感共鸣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情感提升、行为规范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最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精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为面向教育对象的精准需求把握、精准内容供给以及精准思想引领,以期实现从“普遍漫灌”到“精准滴灌”的理念革新和从“大而泛之”到“精而准之”的效度跨越。精准思想政治教育是技术发展和育人实践需要的综合结果,既具有现实价值性,也具有发展必然性。但基于哲学思辨的高度,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还存在“关注显性需求”与“把握全面需求”的标准之争、“扩大数据支撑”与“远离心理防线”的边界之争、“全面数据揭示”与“隐性信息遮蔽”的真伪之争、“借力数据赋能”与“强调数据权威”的取向之争等可能诱发价值冲突的争端,需要积极思考和应对。深刻透视这些复杂争端,既是深化精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同时也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状态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角度出发,“和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追求。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也出“产品”,它生产的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精神产品。它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载体促进客体主观世界的转变,进而作用于客观世界,来实现其思想价值。这种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书刊、音像等学习资料,也包括活动、教育等服务过程,大到开展一场教育活动、选树一个典型,小到一次谈心、一篇论文等等,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产品”,都值得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加以认真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