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实际英语教学中发现,地方方言对英语学习,尤其是对英语语音的习得,有一定的影响。山西方言在我国北方方言里是比较复杂的。从山西的地理位置看: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而南部又隔着一条黄河,这种地形地貌的封闭性,对语言的演变发展造成了诸多影响,如喉塞入声尾的保留。单音节词和古语词的丰富都反映了山西方言封闭性的特色。同词汇和语法相比,山西方言对学习英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即音素的变读和换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多音节性语言,其词汇以多音节为主,词重音位置不固定。汉语则呈现出单音节性语言性质,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每一个字基本上都有重音。针对这种差异给中国学生英语词重音学习造成的影响,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音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然而,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会出现来自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所导致的一些发音错误,如果能克服这些母语负迁移影响,学生的语音水平将会大大提高.本文从音素、连贯语音和语调三个方面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学习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够指导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提高英语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考察儿童对无意义简单图形、汉语生字和英语生词的视觉辨别记忆能力,探讨视觉加工对儿童语音意识发展的可能作用,并通过方言-普通话双语儿童(简称方言被试)和普通话单语儿童(简称普通话被试)的对比,进一步探讨方言被试和普通话被试在语音意识维度上的差异是否会在视觉记忆能力中反映出来.结果显示,方言语音经验并不影响与汉字学习有关的视觉记忆能力;但不同刺激类型的视觉记忆能力和语音意识的相关性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变化.回归分析显示,在二年级时,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记忆能力能够预测儿童的语音意识水平,而到了四年级和六年级,英语生词的视觉记忆能力是语音意识的唯一预测变量.由于汉语拼音和英语在形态上的一致性,结合系列研究的其他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汉语拼音的学习和巩固,使语音的形式化成为可能,而语音的形式化易化了语音加工过程,这个易化过程反映为语音意识测量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音、语法、词汇是语言的三个要素.作为一种表音文字,语音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语音对成人英语学习者本身及英语各项技能学习的影响,提出了语音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声调跟汉语     
声调是汉语语音系统里的音高音位;声调使汉语的单音节数量成倍的增长,从而使古汉语有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了词的单音节形式;由于声调的影响,汉字采用了记音节的,而不表音素的形式;声调也是汉语语法选择非形态形式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7.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敲门砖.不同语言中语音的共性构成了语音正迁移的基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普通话习得之后,英语的学习必然受到母语影响.因此,了解普通话与英语发音之间的共性,矫正普通话语音中存在的问题,对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具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论证普通话语音矫正对英语语音习得正迁移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过有效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效应,提高学习者英语发音水平.  相似文献   

8.
重庆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存在的不利因素和促进作用相互影响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音系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本文就重庆方言和英语语音进行时比,试图使英语学习者了解这两个语音系统的一些特点,克服方言影响,学好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的差异性,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了负迁移的影响.本文对青海方言的主要语音特点与英语发音规律进行对比研究,阐述了青海方言对英语语音发音的负迁移现象,进而提出相应的英语语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语音是任何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又是一种拼音文字,语音更处于最关键的位置。习惯于方块汉字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  相似文献   

11.
英语没有量词,但是在英语的名词词类里,有一部分名词却是具有汉语量词性质的。一般认为,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的度量衡单位词和集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还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比如英语one sheet of paper一类形式里面的sheet等名词。本文认为,英语没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英语的sheet等名词,是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不同的词,它们是汉语集体量词性质的。本文从产生条件、用法、搭配规律等方面做了讨论,并且分析了英语sheet一类词被当成汉语个体量词性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时间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承载着浓重的文化信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不少的时间隐喻,其隐喻概念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文章以隐喻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视角对比分析英汉时间隐喻的异同点,探究形成这一现象的文化根源,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准确理解时间隐喻的真正涵义,从而有效地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s of Chinese visual-orthographic skills,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to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 reading among 326 Hong Kong Chinese second- and fifth-graders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ally, tasks of visual-orthographic skill,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mproved with age. However, the extent to which each of the constructs explained varianc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 reading was stable across age but differed by orthography. Across grades, visual-orthographic skills and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but not phonological awareness, were uniquely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with age and nonverbal IQ statistically controlled. In contrast, Chinese visual-orthographic skills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but not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ccounted for unique variance in English word reading even with the effects of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other reading-related cognitive tasks statistically controlled. Thus, only visual-orthographic skills appeared to be a consistent factor in explaining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 reading, perhaps in part because Hong Kong Chinese children are taught in school to read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using a “look and say” strategy that emphasizes visual analysis for word recognition. These findings extend previous research on Chinese visual-orthographic skills to English word reading and underscore commonality and uniqueness in bilingual reading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OpenGL的三维立体汉字显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何在OpenGL创建的3D场景中,实现汉字的绘制和显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在OpenGL下绘制和显示3D汉字的几种方法,给出了一种简便的、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三维汉字的生成和显示,并用实例说明了用汉字和英文标注句法分析树上的各个结点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其英语学习关系密切.内外向性格差异在英语学习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相对优势和弱势,此状况对指导英语教学实践意义重大.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分析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在英语专业学习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掌握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能充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与潜能.  相似文献   

16.
林雱 《培训与研究》2006,23(4):128-130
英语习语的“不定性”会产生出许多临时变体,这给国内学习者带来极大的学习困难;同时英语习语浓厚的文化色彩与其语义上的隐喻性又是造成学习难度的另一大因素。文章提出英汉词典对英语习语文化信息处理时应正确关注:对应词中的文化色彩、例证与例证翻译中的文化味及文化背景的注释。  相似文献   

17.
对西夏文字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传统汉字内码方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构造True Type西夏字库的有效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西夏、汉字、英文的同屏显示处理。  相似文献   

18.
体验主义认为,语言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语言中的词汇通过隐喻的映射作用,获得新的语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结合语义实证的研究证明,"手"一词的语义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很大程度上具有共性.同时该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获得的不同义项则表明, 隐喻还受到文化背景和语言个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加油"的译法,论述中英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很少有两种语言能够达到完全对等的译法.如同大量的英语词汇通过音译直接进入汉语一样,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也应该通过音译的方式直接进入英语.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以形制意。文章具体分析了意合形合在英汉语言中的种种现象,并剖析了其内在成因。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英汉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异质特点,阐述了这种差异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