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忧"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情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忧"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论语》中的"忧"分为"非仁者之忧"和"仁者之忧"。"非仁者之忧"是对自身财富性命等产生的忧虑;"仁者之忧"则是一种主动承担起的对"道"的责任感。非仁者终生困扰在个人的忧虑惊惧之中,而仁者则可以抵达一种"不忧"的境界,这种"不忧"是发而皆中节的七情之正,是以道义为乐的自足之心,是浑然与物同体的天地之境。  相似文献   

2.
<正>《吕氏春秋·慎势》:"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古都的择址一般在天下之中。传统意义上,"天下之中"就是指洛阳。《河道一·河南府》曰"《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加之洛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临嵩岳,西接周山,层峦叠嶂,群山环绕,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慎势》:“卉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古都的择址一般在天下之中。传统意义上,“天下之中”就是指洛阳。《河道一·河南府》曰“《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加之洛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临嵩岳,西接周山,层峦叠嶂,群山环绕,如天然屏障,中为伊洛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黄河、洛河串流而过。因此,  相似文献   

4.
善始之论     
《新作文》2006,(1)
伏闻上古之年,盘古奋威,混沌初开,已而清者上浮而为天,浊者下沉而为地,玉宇澄清,此天地之始也。天地既有,女娲圣眷,水土相融,塑为人形,此人之始也。火麟昂首,凤舞九天,司禽总兽,此鸟兽之始也。天地无涯,万物齐一,皆有其始。  相似文献   

5.
吴续银 《现代语文》2004,(11):10-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实际上在我国古代就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  相似文献   

6.
没有登过岳阳楼却写“登斯楼也”。这种“忧”和“乐”在别的地方也会有。《岳阳楼记》强调先忧后乐。忧是实在、根本、主题,其它的是衬托。乐是虚无不实。忧是本,乐是末,非存在。忧是楼记的核心词。忧是朝廷之忧,皇家之忧,不是个人忧思,社会之忧、平民之忧,与存在主义哲学殊异。当代人的忧患意识就是看到环境的危机。虽为迁客、谪守,却没有览物的不同感受。阴晴悲喜,情随景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忠于王室,天下之忧乐乃为忧乐天下。朝政腐败,遭遇打击,作为“迁客”,要求改革,这可能是忧患的内容。迁客骚人,怀才不遇,却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这与现代人文精神难以吻合。  相似文献   

7.
《说文》心部训为“忧也”之字辨姚炳祺忧愁之忧,含义蕴藉,内容复杂,《说文》心部训为“忧也”或“忧貌”之字有二十六个之多,统言之皆为“忧”,析言之则有别,或曰“微别”。从这些“微别”中可以领略到“忧”义内涵之丰富多采,及其表达方式之多样性和复杂性,亦可...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致史晓风先生函》中指出:“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论述,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领导人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为根本宗旨的思想风格与行为准则,也从正面反映了黄宗羲朴素民主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之友》2010,(7):38-39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相似文献   

10.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曾国藩先生的教育之道,对当今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如:(1)才根于器,良为知言。(2)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3)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教育成为一个问题领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徐九庆先生的教育随笔《中国教育怎么了》是反思和批判中国教育问题的又一力作。翻开书卷,满目忧患:就业之忧、能力之忧、品格之忧、师道之忧、价值之忧、公平之忧、礼仪之忧、留守之忧……忧心如焚,燃烧的是一个民办教育家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心。教育有问题,这是没问题的;然而,  相似文献   

12.
词义探源     
月老即月下老人,指媒人。传说唐代韦固在宋城遇一老人在月下捡天下婚姻之书,囊中并有赤绳,一系男女之足,则必成夫妇。后因称管婚姻之神为月下老人或月老,并代称媒人。泰山指岳父。唐玄宗到泰山祭祀天地,张说做封禅使,按唐朝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升迁一级,而唯独张说的女婿郑镒连升五级,  相似文献   

13.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相似文献   

14.
《孟子》中的起承组合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一书,在行文的组织结构方面有一个显著特点:善于运用起承组合的表达方式展开议论,即先列举几项有某种区别(或联系)的事物或道理——起句,再对起句所列举的内容以评论或解说——承句;通过这种前后呼应的配合,来阐明观点并加强表达效果。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相似文献   

15.
诸葛孔明先生 :先生近来无恙 ?先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匡扶汉室之志 ;明察自省 ,宽宏仁爱 ,忠贞不二之心 ,流芳百世 ,万民景仰。余乃先生驾鹤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学子 ,深仰先生大义 ,故不揣浅陋 ,欲向先生进言一二 ,还望先生明鉴。先生忠义 ,天地可证 ,日月可鉴。但为何终未能入主中原 ,了刘皇叔之遗愿 ?人皆以为后主之责 ,余却以为实乃先生之过也。想当年 ,皇叔托孤白帝 ,先生尽心辅佐 ,为的是砺就其帝王之气 ,以继承大业 ,一统天下。然后主不肖 ,亲小人 ,远贤臣 ,朝政混乱 ,民生凋蔽 ;更听信宦人黄皓谗言 ,心生疑忌 ,招致先生六出祁山 ,无…  相似文献   

16.
自然与人为     
姜红 《现代语文》2004,(12):13-13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咸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日:“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  相似文献   

17.
说“宅”     
<正>"宅"字,从字形上看就像一个人张开双臂,悠闲地躺在家中的摇椅上。那么我们不禁会想:这个人躺在摇椅上能做些什么呢?记得有一幅鲁迅先生的画像,画的就是鲁迅先生躺在椅子上陷入沉思的样子,他的神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忧国忧民之心表露无遗。鲁迅先生"宅"在家里,却心忧天下,为中国的先驱者摇旗呐喊,他以笔为武器,狠狠地刺向了敌人的心脏。  相似文献   

18.
吊孟尝君文 潘岳人无贵贱,士无真伪,廷入如归,望宾若企.出握秦机,入专齐政,右眄而嬴强,左顾而田竞.且以造化为水,天地为舟.乐则齐喜,哀则同忧.岂区区之国而大邦是谋,琐琐之身而名利是求,畏首畏尾,东奔西囚,志挠于木偶,命悬于狐裘.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李大钊身上有着天地元气,如同远古诗者的话,那么,王光祈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则让人想起范仲淹。历史以最神秘的深意,选择这两个最苦命的孩子,来充当20世纪中国最美好时刻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提出了"和"的理论架构、社会理想和境界追求.墨子所说之"和",既有"声不和调"、"五味之调、芬香之和"等在生活日用、自然事物意义上使用的;又有"父子、兄弟作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师不众,卒不和"、"万民和"等在社会人伦意义上使用的;也有"阴阳之和"、"天地和"等在宇宙天地意义上使用的;还有"天下和"、"一天下之和"等在国家社会理想意义上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