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的欢笑     
一年四季,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韵味。绿意盈盈的春天,带给人们欢笑;热闹活泼的夏天,带给人们活力;硕果累累的秋天,带给人们宁静;冰天雪地的冬天,带给人们希望。  相似文献   

2.
老子在《知有》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最好的统治者,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人们亲近并称赞他;第三等的统治者,人们惧怕他;第四等的统治者,人们蔑视他。  相似文献   

3.
呼唤真诚     
真诚是一缕阳光,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真诚是一股清泉。能滋润人们干渴的心田;真诚是一束鲜花,装扮着人们美好的生活;真诚是一杯美酒,净化了人们善良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在生活。”在对自然的改造中,人们感觉到了自然美;在对社会事物的评价中,人们体验到了社会美;在对艺术的审美欣赏中,人们感觉到了艺术美;而在教学活动中,人们发现了教学美……  相似文献   

5.
——人们把写作说成是笔耕; ——人们称老师讲课叫做是站在三尺讲台; ——人们把讲得好的课叫艺术,叫享受; ——老师把学生叫做弟子;  相似文献   

6.
书法技巧蕴含着人的审美追求。指实掌虚的执笔要旨,蕴含着人们对充实与空灵的追求;中锋用笔蕴含着人们对力量感与立体感的追求;提按蕴含着人们对节奏与韵律的追求;多样统一的结构与章法总则,蕴含着人们对变化与和谐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因为有了血脉相连的亲情,人们变得真诚;因为有了肝胆相照的友情,人们变得纯善;因为有了相濡以沫的爱情,人们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背后     
《语文新圃》2007,(5):38-39
当人们看到河川的奔腾雄姿时,人们可曾想过当它还是溪流时的坎坷慢行;当人们看到流星的闪耀时,人们可曾想过它在进入大气时的燃烧与煎熬;当人们看到树木的伟岸与高大时,人们又可曾想过,当它还是弱小苗木时的奋斗与顽强.……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美术作为美育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觉得花儿美,是因为它娇艳欲滴,香气怡人;人们觉得歌曲美,是因为它声声入耳,愉悦人心;人们觉得丝绸美,是因为它手感细滑,造型别致;人们觉得菜肴美,是因为它色香味俱全——如果说美是一种被感知的存在,那么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才是真美,无与伦比的美。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能量     
肖华军 《山东教育》2012,(12):28-29
有时,人们听到"加油"二字,仿佛有了能量的源泉;有时,人们看到一段文字,内心一下陷入了低谷;有时,人们听到几行短字,纠结的内心变得明朗;有时,人们想起某句名言,颓废的思想有了斗志。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语言是有能量的。  相似文献   

12.
计量单位     
《家教世界》2011,(3):36-36
几千年来,人们年复一年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太阳升起时,人们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太阳升高时,人们开始吃饭;太阳落山后,人们上床睡觉。最早的计时器主要靠太阳阴影或者控制水或沙子的流动来测算时间,  相似文献   

13.
学会坚强     
洋洋 《下一代》2008,(10):28-28
坚强,是人们在脆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坚强,是人们在孤单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立;坚强,是人们在伤心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无所谓;坚强,是人们心中最可贵的一片圣地!学会坚强,就能让自己在不利的条件下生存;学会坚强,就能让自己在黑暗的世界中重见光明!  相似文献   

14.
勤奋小议     
古往今来,勤奋者何止以千万计,但成才者却不多,成大业者更是寥寥。是何缘故呢? 这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单凭勤奋就能成功的人,人们不是以一个人是否勤奋来判定他是否成才。人们不是因为巴尔扎克的废寝忘食,才承认他的《人间喜剧》;人们不是因为罗曼·罗兰的冥思苦想,才承认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事实恰恰相反,因为首先有《欧根·奥涅金》,人们才承认普希金的不朽;因为首先有比萨斜塔的坠落试验,人们才信服伽俐略的才智。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勤奋,人们承认勤奋仅仅是承认你的刻苦精神。当人们承认你成功的时候,同时也就承认了灵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铺排造势[精彩范例]1.人生的发展,一是因了爱好,一是因了惧怕。前者,比如音乐,它并没有更实际的用途,而只是使我们愉悦。那些更实用的发明创造,基本上缘于"怕"。因为害怕冷。人们发明了衣服、房屋、火炉;因为怕热,人们发明了扇子、草帽、空调器;因为害怕走路,人们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因为害怕病痛,人们发明了中西药、X光、B超;因为害怕地球的孤独,人们向茫茫的宇宙进行探索;因为害怕自身的衰退,人们不断高扬精神的旗帜……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美文。文章写的是海,是人们看到的浩瀚大海;文章写的是海,是人们看不到的海——心海。文章写出了大海的壮丽,乌云、涛声、激浪、蔚蓝、巨浪……凝结成壮丽的画面,这是人们看到的大海,绚丽无比的大海!大海,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宽广美丽的景象:目光无法穷尽的蓝;大风席卷的巨浪;叩击人们耳膜的涛声;阳光下散射出无边的色彩……作者描绘的大海的生动画面,令人何等心驰神往。这是作者笔下的可见的大海。然而,海的另一面却没有反射到天空,没有反射到人们的眼球里,而是珍藏在人们的心里,同样引起强烈的波澜,那是人们心中的大海,也是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比如电话的发明,解决了人们信息交流的问题;电灯的发明,解决了人们黑暗中照明的问题;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的发明,解决了人们的交通问题。本次习  相似文献   

18.
灾难赋予人们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半结构化开放式问卷了解灾难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结果:灾难改变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灾难改变了人们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灾难改变了人们对得与失关系的认识.可以说,灾难也赋予人们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们把写作说成是笔耕; --人们称教师讲课叫做是站在三尺讲台; --人们把讲得好的课叫艺术,叫享受; --教师把学生叫做弟子; --学生把老师叫做园丁; --年轻人不说崇拜者,而说"粉丝"; --老年人不说后来者,而说青出于蓝……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多桥的大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涌现出了众多关于桥的诗篇。桥显现着浓浓的诗意,诗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桥情。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桥,人们的精神寄托也离不开桥;桥既在人们周围,也在人们心灵的深处。没有桥,人们渴望桥;有了桥,人们在此又生出了种种悲欢;面对残破的桥,又有一种凄凉涌上心头。诗为心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将人们的这种复杂的情感生动简洁地表达出来,谱写下了动人的桥情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