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教育》2007,(4X):42-44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苟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相似文献   

2.
闫学老师是《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她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读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对读书都有与众不同的感悟。且听听闫老师和您谈读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读书以养颜     
读书究竟有什么价值?这里的“读书”指博览群书、博览好书。有一种回答——读书可以养颜。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作文题为“青春是否不朽”,有一篇佳作《书中自有颜如玉》获得高分。  相似文献   

4.
薛瑄为官的经历,前后共做监察、司法官十六年,因此他在法制上有一些精辟的见解和丰富的实际经验。 一 法,在整个国家政治中的作用 薛瑄本儒家德治的主张认为: 帝王为治之本在德,其次莫先于用贤才,修治法。治法者,礼乐刑政是也。 (《读书续录》卷二·以下引《读书续录》简称《续》。) 法者,辅治之具,当以教化为先。(《读书录》卷九。以下引《读书录》简称  相似文献   

5.
朱熹读书法     
中国古代学者对如何读书有不少论述,其中最有影响的, 当推朱熹读书法。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教育家, 一生读书万卷,学识广博。死后, 他的弟子把他的读书方法概括  相似文献   

6.
“读”,乃是语文学科最基本,也是我国传统的教法与学法。古往今来,多少人对于“读”作过肯定与推崇。三国时董遇,曾有人要跟他学,他不肯教,还说“必当先读百遍”,并指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183;董遇传》)诗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千古名句几乎人所皆知,鲁迅先生更以切身经历肯定、推崇“读”。他在谈到写第一篇白话小  相似文献   

7.
《乘除通变本末》初探孙宏安《乘除通变本末》3卷是南宋杨辉的数学著作,成书于1271年,是传世的数学著作《杨辉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杨辉算法》则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科学著作之一。《乘除通变本末》3卷各有自己的名称,分别为“算法通变本末卷上”、“乘...  相似文献   

8.
读书应重在会意,不能为语句所局限,“言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魏晋人读书,大率以己之意会书中之意,对字不甚注重,而力求身心的参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谓“不求甚解”是指读书不可执着于字句的讲解,这同现代人次“不求甚解”为肤浅草率之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尹慧英 《辅导员》2012,(11):14-1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一点儿也不错,我们班的几个"读书大王"早在二年级的时候,他们的作文就已经发表了。如魏振鹏的《问星星、问月亮》,曹萌的《我讨厌夏天》,耿晓雨的《我真后悔》,张立伟的《爱心》,马赫的《上网》,盛航的《我发明的多面电视机》等等,当然还有我,同学们又羡慕又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在语学习中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读书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这一习惯。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读书的民族,古代一位诗人曾写道:蹉跎莫谴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成为知识分子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乐趣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讲清读书目的,提高阅读认识 要使学生能自觉阅读,必须让学生认清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一重要意义。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五年级第十册中,有一篇作文题目为《妈妈的手》,学生拿到题目非常兴奋,可兴奋后却又不知如何写?这时我告诉他们,无法用笔表达出心中的东西,是因为你们阅读量太少,脑中没有可供提取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1月31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继1999年为60.4%之后持续下降,现在仅为48.7%,首次低于50%。“没时间读书”成为这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没时间读书”的群体中主要为中青年。作为中青年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校中学生问题尤为突出。《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称,一个教师最近对任课的某重点高中两个班13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或伟人传记中较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老人与海》、《毛泽东传》、《鲁迅传记》等,全部读过的没有一个人,部分读过的不到20%,均没有读过的竟超过80%。为语文课本配编的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竟然也有超过80%的学生没认真读过。  相似文献   

14.
薛瑄是明代主要的理学家,其《读书录》在明清两代经过多次刊刻,主要有十一卷、十卷、二十四卷、二十卷、八卷几种形式。并且,《读书录》在明代嘉靖至隆庆间有一刊刻高潮。本文就几种主要版本逐一梳理,考其同异及流变。  相似文献   

15.
袁卫星 《师道》2004,(12):43-44
《师道》杂志约我为《朱永新教育集》写一篇书评,我应承下来,才发现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倒不是厚厚10大卷,总计300多万字的《集》需要我用时间,甚或用心去阅读——在《集》出版前我就有幸阅读了其中的大部分字——而是近来我越来越发现,所谓读书易而得道难,要由追随之心转为自见之地,借阅读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名家论阅读     
《中文自修》2008,(7):F000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有三剑,谓心到、口到,限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漏涌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二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相似文献   

17.
《大纲》对于中职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我认为如果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能够做到读书有法、读书有趣、读书有得,那么他的语文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有诗为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9.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点──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邸乘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三卷同第二卷一起,汇集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最有独创性的著作,因而是引导我们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20.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取跟广泛的阅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这些都强调了多读广集益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