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松  王岗  张君贤 《体育科学》2012,32(5):87-9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美学和现代艺术学的理论对"武术意象"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1)"武术意象"所指向的是经由拳家们所创造出的各种武术技术、技法的形象,是建立在再现"物的模样"基础上的"物的形象"的表现,即是以现实中存在着的打斗、搏斗技能作为素材,对其进行特殊地加工和改造而得到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2)"武术意象"是被武术拳家们外化和物化了的意识客体,它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意象交融中,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意识客体。3)从审美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这一艺术化的形象是他们对武术这一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开端,是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本原,更是承载了武术拳家们内心世界中主观之"意"的艺术化了的"物象"。4)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以艺术本体的形式出现在武术之中,这使得武术最终在技术的表现形态上形成且具备了鲜明的艺术属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  相似文献   

2.
套路是演练者与观赏者之间的武术审美之旅,但长期以来武术技击本质论限制了对套路审美特征的认识与探索.研究认为:武术与舞蹈同源是武术套路艺术之根;武术套路不是便于记忆的技击术,也不是技击初学之门,而是运用技击元素的艺术创作;动作名称的想象以及“对手”的不在场,体现出武术套路已从技击走向审美;形似、不似、不似之似构成了武术套路审美的3个境界;武术套路超越技击的现实性、功利性、工具性,进而达到一种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3.
理由 《收藏》2010,(10):4-5
意境是中国艺术一种特有的追求.也是中国美学一个高层次的审美框架。魏晋六朝的美学杰作《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透露出“意境“是情与景交融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论竞技武术套路审美范式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同为  花家涛 《体育科学》2004,24(11):68-7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尝试将科学的“范式”结构分层方法引入竞技武术套路审美领域,对竞技武术套路审美的结构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套路审美的信念层次是战斗的意境理念,概括层次是审美主体对运动员创设的运动形象的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解释层次为审美直觉、审美领悟和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方法,从武打影视视域,从武术的技击、道德、艺术层面审视武术人文教育内涵.研究表明:武术技击蕴涵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阴阳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文精神;武术道德教育从伦理学出发,彰显了习武之人更注重“侠义”、遵守“信诺”、凸显“勇敢”、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武术艺术教育以中华审美文化为基调,体现了武术的审美意象、生命意境以及既彰显武力又解构暴力的和合生存策略.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号角下,对于传承中华武术、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培育高尚的人文素养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以来,武术套路审美呈现出鲜明的视觉化追求倾向。从哲学、美学等学科角度对这一特征展开了详细分析,对这一倾向背后所蕴含的生存隐忧进行了揭示与反思,并对武术套路审美的未来走向予以策略性分析和展望。研究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一种“看得见”的武术套路之美,而较少追求看不见的、或者说需要参与、体验与想象的深度之美。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潜藏深层的生存困境,且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传统武术的审美取向。面向未来,一方面提出武术套路审美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重要意义,主张激活人们对武术套路的身心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深度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为了持续抓住现代人的“眼球”,引起社会的关注,武术套路审美仍需继续向求新、求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摄了儒家、道家、哲学、医学、艺术学等文化内涵,而艺术与中国武术的融合造就了其独特的外在表现形象以及内在的精神内涵。中国武术从“技击术”到“技击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中独特的艺术审美内涵。研究表明:中国武术是艺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情感精神的共同体验;中国武术具有艺术的肢体形象表现性;中国武术是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技击艺术。  相似文献   

8.
武术技术审美是武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意象创构又是武术技术审美的内在生成。运用技术美学和中国古典意象思想探究武术技术审美,剖析其意象创构。研究认为,武术技术作为以身体为存在形态的身化技术,兼具技术美学和意象创构的审美价值。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结构包含“意”与“象”两个维度,“意”借武术技术外在形态之“象”赋形,“象”以武术技术内在之“意”塑魂,“意”与“象”结合,营造了主客体交融,充满武术技术生命活力的意象世界。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创构有“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味象体道”三个层面,其中,“观物取象”意指武术技术审美的“直观体悟”与“感物起兴”;“立象尽意”是指武术技术审美的“体物得神”与“感物动情”;“味象体道”则是武术技术审美的“象外之象”与“得意忘象”。同时,武术技术审美还有着“原型意象”和“超越性意象”两个层次,原型意象是一种本原性存在的意象,武术技术原型意象体现了集体无意识关联的武术技术文化品格;技术意境是意象的超越,武术技术审美只有深入到“境生象外”的技术意境方能真正感悟武术技术所追求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9.
“集体运动艺术化”是基于团体操具有广场体育艺术品质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新视角,秉承“表演”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编理论上的创新.“运动的集体”是团体操的表演主体,体现“艺术化的集体运动场面”是团体操的核心诉求,“集体运动艺术化”是指集体运动被“艺术”了的性质和被“艺术”了的过程.中国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为“编织集体运动的场面构图”、“演奏集体运动的板块织体”以及“营造集体运动的动态意象”,并从视觉、听觉、心理感知等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团体操实现“集体运动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以更加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态势存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充实中国团体操创编理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当下武术的艺术化现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在以"视觉文化"为主导型文化的时代,武术的艺术化应是武术发展的时代选择,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武术艺术属性的凸显。同时,武术的艺术化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并为其发展开拓了空间;武术艺术化也是当下人们"减压"的一种良好方式,更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发展的理性诉求。  相似文献   

11.
神韵:中国武术与中国艺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泛艺术化倾向。在这种倾向下,中国文化的许多技术门类,往往发展成为艺术门类,或者把艺术追求作为自己的追求。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特别是“神韵”,被武术完整吸收。  相似文献   

12.
试论武术运动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的形式美是审美客体在演练武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美,它以直观、感性的方式作用于审美主体,从而使主体产生直觉形象——美感。本通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推理归纳法,从武术运动形式的分类、特点着手,阐述武术运动的形式美,以期给审美主体(观众)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身体美学为核心对象,从个体内部的审美素养与外部的媒介传播出发,纳入审美偏爱的调节效应,对个体体育艺术审美体验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发现,审美观念、审美知识与审美能力是主体感受体育艺术审美活动的基本素养,其与外部传播媒介会共同促进个体在体育艺术审美过程的感知体验。研究认为,正视个体对体育艺术活动的客观表达可以弱化人们的主观认识与评价,有效促进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素养将有助于个体在体育艺术活动审美中产生更丰富的体验感,进而获得满足感、愉悦感。  相似文献   

14.
研究认为,在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武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契合时代需求。一方面要明确其形象定位,强调回归自然的生态人文关怀,凸显生存智慧的人类追求,彰显艺术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武术"天人合一"的理念化解"人高于自然"的矛盾,以智慧武术的"人生追求"消解人们"精神生存困境",用艺术武术的"审美体验"平和"功利精神心态",让后现代社会人们的"贵身"追求与武术"武以成人"价值理念相契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华武术文化的价值观及其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功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和研究。研究认为:中华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一个能够诠释中国“和平崛起”、展示中国形象的标识;是一个西方人体验中国与观察中国的视闽,也是一个打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利器与品牌。文章最后指出:中华武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理应承担起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让西方人看到神奇的武术技术,更要让西方人通过武术这个中国符号尽可能看到一个想象之外的真实中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武术套路所具备的"舞"的属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是由"武舞"发展而来的,并通过对武术动作的"舞"化来展现武术的技击含义,作为身体表现艺术的形式,在表现的审美功能上的"舞"化又使得武术套路具备了"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怎样上好一节武术课为主体,结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来研究武术教学问题,具体分析武术教学课中文化的应用及武术教学内容要点的应用。结论认为:课堂教学应包括以文化引导武术课教学、依武术拳种的特点进行教学、武术课教学中象形文化的应用、“出之贵实、用之贵虚”套路意境的美学特征教学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运用艺术理论与方法,认为武术套路运动是一种表现性的技击而非真实的技击,提出了写意武术概念,并把它划分为哲理化武术、戏剧化武术、记述性武术等,以及通过对写意武术的文化渊源的分析研究,指出发展武术不应被“体操化、艺术化”等观念所束缚,在不失项目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武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20.
看不见的武术套路美:一项文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戴国斌 《体育科学》2004,24(4):65-67,79
套路,作为对技击的艺术表现,不同于实战;它包含着时技击的超越、美化和想象。因此,时套路的审美和生产,要想象出其中看不见的时手、内容和技击用意等。本文以文化研究的视角从“艺术/技击”、“不可见性”和“乌托邦色彩”三个维度,来诠释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