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喜欢玩拼图吗?(喜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玩拼图开始。(拿出一小块拼图放在拼图里)这块拼图合适吗?生,:太小了。师:怎么看出来的?生2:拼图与拼图之间有空隙。  相似文献   

2.
师:我们这节课来个谜语智力竞赛,同学们喜欢吗?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你们出两个关于动物的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教材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图)师:小朋友们去过这个地方吗?师:看一看,这里有你喜欢的游戏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出示单元主题图,揭示单元内容。师:听说大家都很喜欢去游乐场玩,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个游乐场去看一看吧!(师出示动态单元主题图)师:大家看,这里的游乐项目,你最喜炊玩什么?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学生手势比画)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游乐场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这就是我们本单元将要研究的“图形与变换”。(单元主题图定格)师:(指图1)滑梯大家玩过吗?这上面就有我们认识的老朋友,它是谁?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首先打个谜语给大家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生(异口同声):眼睛!师:大家真了不起,不过你们能告诉我眼睛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上作文课,写作的题目是“老师”。喜欢写这个题目吗?生:(勉强地)喜欢。师:假的。怕我难过,故意说喜欢,其实不喜欢。(生笑)是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写了多少次老师,写了多少个老师呀!没什么好写的了。——我这话是不是说到你们心眼儿里去了?  相似文献   

8.
教学案例:“加法运算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养了一大群猴子。一天,他对猴子说……”课件播放《朝三暮四》的故事)。师:为什么养猴的老人心里偷着乐呢?你能用算式说明吗?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实”起来。所谓“活”是指灵活、生动,所谓“实”是指扎实、实效。现依据一位教师执教的“我们身边的垃圾”口语交际案例进行评析。片段一:1.师展示图片:鸭先生门前美丽的小路。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里吗?为什么?(指名说一说)2.师展示图片:鸭先生门前满是垃圾的小路。(板书:垃圾)师:同学们,这样的小路你们还喜欢吗?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相似文献   

10.
一、实践操作,感受统计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喜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大象的生日宴会,你们高兴吗?(高兴)(多媒体显示大象图像,并伴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待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它们来了!小动物们唱着生日歌依次出现)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吗?生:(齐)喜欢!师:快来猜猜。这是哪篇童话?(大屏幕出示童话插图)生:(抢答)白雪公主!  相似文献   

12.
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喜欢说谎吗?(生纷纷摇头)师:看来说谎还真讨人嫌。不过,还真有一个讨谎说的节日,是——  相似文献   

13.
张海红 《江苏教育》2007,(20):38-40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量的计量”复习课二、教学过程(一)日记引入师:最近,学校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你们喜欢这项活动吗?生:喜欢。师:确实,我发现全校的同学、老师都热情地参与了这项活动。有个同学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日记,想看吗?  相似文献   

14.
趣说游戏,明确规则(欣赏齐白石的画作导入)师:你们喜欢画画吗?生:喜欢。(少数学生回答“不喜欢”)师:不管喜不喜欢,上完今天的课.相信你对画画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现在,如果请你画一幅画,你最想画什么呢?生:我最想画猪八戒。生:我最想画竹子。  相似文献   

15.
师:喜欢玩棋吗?看.这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圆盘跳格棋.想试一试吗? (播放录音:分男生、女生两队进行比赛;从起点开始,按骰子上的点数和提示走;先回到起点者为赢)  相似文献   

16.
国庆前夕,到小学听了一节语文课《欢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其中有这样一段教学: 师:(屏幕出示生字)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识字的时候特别喜欢编谜语,谁开动脑筋编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一、游戏导课,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课件展示扑克牌出牌、翻牌过程,呈现红方、黑方的牌)  相似文献   

18.
张美霞 《山东教育》2002,(16):36-36
一、谈话导入意图:通过师生亲切自然的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出话题。1.同学们,张老师对大家的课余生活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你们在课余时间喜欢干什么?2.学生汇报。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摄影。(师:有机会给我拍张照好吗?)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弹电子琴。(师:你还是小音乐人呢。)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朗诵。(师:著名播音员赵忠祥老师是你的偶像吗?)3.小结。师: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吗?生:看过。师:崔永元叔叔以他那幽默、朴实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观众的好评。今天,咱们就采用《实话…  相似文献   

19.
宋斌 《河北教育》2002,(9):30-31
一、“生活”引入,启迪思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在广场举行了什么活动吗?哪些同学去过?生:花卉展览,我去过。师:那儿的花漂亮吗?你喜欢花吗?生:那儿的花真漂亮!……师:不仅你们喜欢花,老师也喜欢!老师昨天也去参观了花展。不过老师在参观时,发现二(1)班的两位同学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多媒体显示花卉图)这是两位同学看到的一处花卉的摆法,两位同学都想算一算一共摆了多少盆花。陈明认为应该是5+5+5+5=20,而张强认为应该是4+4+4+4+4=20。请你用学具盒里的一个圆片代表一盆花…  相似文献   

20.
一、摸球 师:(抖动手中的口袋)猜猜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乒乓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