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赛中使用有机胶水和无机胶水的区别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中的得分率和使用率的统计,分析无机胶水使用前后技战术使用的变化情况。认为在有机胶水禁用的情况下,应该摆正心态,努力适应,突出教练员作用,改进技战术的训练,加大乒乓球器材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2.
运用录像解析法、三段统计法和分段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马琳等7位世界排名靠前的选手在无机时代的世界大赛录像资料进行技战术量化统计与分析,同时与前学者们所研究提供的这些优秀选手在有机时代技战术方面近3年的三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世界乒乓球优秀男子选手在无机时代技战术方面的变化特征,为乒乓球男子选手尽快适应无机胶水在比赛中所带来的变化,以及今后的乒乓球科学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禁胶令”的实施对乒乓球技战术、乒坛格局的影响,指出面对“无机时代”的到来,我们应采取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训练,积极应对无机胶水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以国际乒联颁布的"小球改大球"、"有机到无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背景,结合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年一系列国际大赛的表现,分析和探讨无机胶水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力量、速度等专项素质的影响,在心态和技战术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首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目的:1)分析张继科发球类型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2)分析张继科的发球类型、王皓的接发球类型和张继科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3)分析王皓的发球类型、张继科的接发球类型和王皓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确立研究设计;用录像观察法收集原始技战术统计数据;用Logistic回归法对乒乓球比赛前三板建立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王皓接张继科发侧旋球要好于接逆旋发球。侧旋发球是张继科逆旋转发球的有益的、重要的补充;当张继科发逆旋转和侧旋转球时,王皓接发球控制的效果要好于进攻的效果;张继科发转不转球和长球对王皓的威胁较小;王皓的发球轮中,王皓发逆旋球、张继科进攻、王皓第三板进攻可能是王皓最好的套路组合。对于张继科的优势接发球技术“拧”,王皓在数据和场面上都有优势的。总体上分析,王皓输在自己的发球轮而不是接发球轮中。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的视频快速反馈与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继承前人的"三段评估法"的基础上,在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实践中,结合Simi Scout技战术视频分析软件,重点对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快速反馈与诊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运用Simi Scout技战术视频分析软件,可以做到对乒乓球比赛的现场快速反馈与诊断,在国家乒乓球队的实际运用中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建立乒乓球技战术模型是进行视频技战术快速反馈与诊断的关键。建立了通用的单打模型、双打模型,以及王皓、王励勤、马琳的技战术模型,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防守技战术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现代篮球防守技战术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查找我国篮球防守技战术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统计法,对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2011年世锦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决赛中,王皓与张继科的三次比赛反直拍横打技术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直拍横打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情况,对直拍横打技术和横拍反手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皓乒乓技战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王皓参加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06年亚运会、2007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男单比赛的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揭示其技术的发展变化趋势,为未来训练、比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王皓发抢段及相持段质量提高显著,整体技战术质量提高明显。前三板凶狠性有下降趋势,但无误失误明显减少,前三板质量明显提高;直拍横打已成为王皓在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直拍横打质量在发抢段及相持段提高显著,正手攻球在接抢段及相持段提高明显,台内控制球技术也有长足进步。但王皓的发球能力、运用横打技术抢攻节奏有明显改变来球时的准确性、扣杀高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2010年中国女篮在第16届篮球世锦赛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技战术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年轻球员国际比赛经验缺乏;个人能力不足等是此次篮球世锦赛中国女篮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女排世锦赛前四名中的中国队与美国、巴西、意大利队间的4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探寻中国女排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发球、接发球环节薄弱;进攻点过于集中;拦防体系不够完善;关键比分上技术弱点放大化。建议:加强发球、接发球的训练;加强在一传、防守半到位情况下的战术进攻;完善拦防体系;加强心理训练、提高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和对比分析研究法,对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在连续3次世界大赛中的多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队各项指标并没有得到提高,无论个人技术能力,还是整体战术意识都不能和欧美球队抗衡,中国队以前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队确立自己的技术特点和战术打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选手邓亚萍、乔红等在面临欧亚外国选手及“海外兵团”有力挑战后,连闯数关,包揽世乒赛女子单打前三名,说明中国女队的技战术水平在世界乒坛仍占有较大优势,心理素质也日趋成熟,但中国女队也存在后备力量不理想,年轻选手心理素质不够稳定,技术风格不够凶狠等问题,需引起我们思想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李娜和克里斯特尔斯在2011年澳网女单决赛对阵时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以此找出我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比赛中采用的不同技、战术特点和存在的差距,为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常规技术统计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在2008—2009年举办的美网等五项公开赛的常规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女子网球单打选手技战术水平与国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之间的差距以及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竞赛和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费德勒与纳达尔大满贯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以期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上海世锦赛比赛录像、官方公开的技术统计资料、比赛现场的调研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水球队在2011年上海世锦赛决赛中的技术状态以及延伸出来的体能状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要取得好成绩所需的体能储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上海世锦赛的赛前有较强的体能储备;在比赛中存在体能分布波动较大的现象;在各能代系统的匹配中,糖无氧供能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议,在备战2012年奥运会时:(1)进一步增加体能储备;(2)在进一步提高有氧供能能力的基础上,加大糖酵解供能的训练;(3)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分配的能力;(4)提高"临门一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检验战术训练对少年足球队员临场技术应用能力的影响,分别选择洛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洛阳东方高级中学在训球员45人为实验对象,2年后对比实验前后球员临场技术应用能力发现:战术训练有利于改善少年球员临场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有利于提高球员的战术意识;有利于激发少年球员训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