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在2000—2004年间的科研效率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效率在5年间呈现波动状态,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不同地区5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2000—2002年间科学研究效率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本文发现有46.3%的高校的科研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的科研效率呈现递减趋势,而且不同地区高校的科研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存在波动,但变化趋势不同。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效率。优化区域科研资源配置的措施:第一,应逐步建立基于效率的高校科研资源配置机制,引导高校关注科研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第二,在目前条件下提高高校科研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应以扩大高校科研规模为主,以改善高校科研生产效率及其管理水平为辅;第三,应采取一定宏观调控措施,缩小不同地区高校科研效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直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效率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2002年自然科学研究的效率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研究发现,56所高校的自然科学研究效率在3年间呈现波动状态,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评价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科研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DEA基本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处理,得出高校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得分及规模报酬情况,计算出DEA无效高校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值。利用该数值可以帮助各高校调整科研投入与产出,以提高科研效率。对于DEA有效的高校计算超效率得分并排序。  相似文献   

5.
兰州大学     
《高中生之友》2008,(Z3):2-2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该校  相似文献   

6.
经过分析比较地方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科技人力、科研经费、开展国际交流以及科技成果等投入、产出方面情况发现地方高校无论在科研投入,还是科技产出方面都落后于教育部直属院校.地方高校要改变现状,需要在打造科研团队,增加科研经费,提高课题申报能力等方面加大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科技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高校绩效评价对象,并行使用主成分分析、超效率DEA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等方法,对72所直属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其结果显示,直属高校的绩效状况基本相当,将近三分之二高校"绩效偏高"或"绩效相当"。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近十年间大理类和综合类直属高校的资源配置平均效率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不过规模要素对高校绩效的作用已逐渐达到临界状态;但大文类高校则表现相对稳定。此外,专任教师数量以及经费投入结构对高校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之研究效率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0-2003年期间教育部直属68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根据评价结果,本文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探讨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低下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36所“985工程”高校2005-2010年科研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情况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9%,发展势头良好.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高校科研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因,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9%和1%.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生产率波动趋势明显;不同高校间科研生产率差距较大;东部、中部和西部“985工程”高校科研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办学效率评价体系,并用数据包络分析法(SBM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2008-2013年投入产出的办学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办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存在不匹配现象,说明我国高等院校办学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进一步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办学效率的改进方向,为改变现有的教育拨款考核绩效评价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