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木韦 《传媒》2005,(11):21-23
2003年,原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上海东方电台财经频道统一对外呼号为"第一财经",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成立,这家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全资控股的子公司谱写了中国传媒业的诸多记录,它的挂牌成立被业界人士普遍看作是中国传媒业的重要事件之一.2004年,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的一份面向全国的财经类日报<第一财经日报>正式问世,从而标志着第一财经跨媒体平台主架的搭建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
第一财经成立于2003 年7 月7日,隶属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近6年时间,第一财经专注于构建专业、时效、准确、权威的财经资讯平台,如今已成为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杂志、研究院于一体的专业财经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3.
张婷 《视听界》2009,(3):82-83
《上班这点事》是由唯众传播联手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推出的中国第一档轻喜剧风格日播职场谈话节目。在目前财经娱乐化的大背景下,《上班这点事》引领了电视节目的新风潮,该节目在2008年7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创优栏目奖,并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  相似文献   

4.
周俊 《中国广播》2011,(2):16-17
二十年来,上海证券广播节目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上广的经济广播、东广的金融广播,到后来合并变为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成为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的一部分。第一财经广播现在的收听率和市场的占有率在上海都排在第三位,广告额2010年接近3000万,2011年预估广告营收超过4000万,应该会实现超过30%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业界资讯     
2007中国财经媒体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刊讯2007年4月25日,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07中国财经媒体高峰  相似文献   

6.
方仁 《传媒观察》2005,(4):15-17
2004年11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在上海面世,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北京青年报社共同打造,这三家集团都是中国传媒业赫赫有名的巨子。《第一财经日报》是中国第一个跨媒体、跨地区的报纸,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支持,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党委、政府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给予了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7.
尹良富 《今传媒》2005,(7):67-68
2004年9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管,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正式出版发行。至此,跨媒体、跨地域,居于“第一财经”统一品牌下的广电传媒与平面媒体框架基本达成,即“第一财经”模式诞生。  相似文献   

8.
11月15日,一份新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正式创刊,该报在北京、天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同步面世。这份报纸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三方共同投资、联合主办,是中国第一张跨地区、跨媒体运作的报纸。该报的创刊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及其全资公司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财经"公司)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传媒业的一个重要事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第一财经诞生于2003年7月7日,隶属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是中国第一个脱离行政地域色彩的媒体。4年多时间,第一财经专注于构建专业、时效、丰富、权威的财经资讯平台,如今已经成为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杂志、研究院于一体的专业财经媒体品牌。2007年1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表《第一财经产业链研究报告》,认为第一财经  相似文献   

10.
高韵斐 《传媒》2009,(1):24
任何改革和探索都有其地域性和时间性。第一财经在2003年诞生时确立财经内容的定位,既掌握了比较好的时间点;又占据身在上海的地利,因为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具备让第一财经良好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刘晓鹏 《新闻界》2004,(4):76-77
2003年,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一年之后,这家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将《上海经济报》收归名下,改造成为一份面向全国的财经类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如果说原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原上海东方电台财经频率统一对外呼号为“第一财经”初现跨媒体信息平台雏形的话,日报的诞生将最终  相似文献   

12.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中国以特色的"中国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从而不断崛起与发展,并开始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我国经济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财经周报的<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自2008年由周报改为日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我国第一份跨地区、跨媒体的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这四份财经类媒体在传播财经资讯、深度解读经济动态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发展成为新财经类媒体的佼佼者,在竞争白热化的报业市场中占据了可观的份额.  相似文献   

14.
刘琦 《青年记者》2007,(23):65-65
专业财经传媒——第一财经已于近日正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复,第一财经频道将于2008年1月起在香港试播。据悉,此次第一财经整频道将通过电讯盈科(PCCW)旗下的NOWTV实现在香港的同步播出,波段与NOWTV财经频道相邻。  相似文献   

15.
上海财经会议是建国前夕由陈云主持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财经会议。上海财经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全国财经工作的一个标志性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方 《传媒》2015,(12)
本刊讯(记者 高方)6月4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下称“SMG”)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在沪宣布,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传媒与大数据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将SMG旗下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下称“第一财经”),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数字化财经媒体与信息眼务集团.当日,双方就此举行签约仪式. 据悉,阿里巴巴将投资12亿元人民币参股第一财经,与第一财经共同开拓市场潜力巨大的数据服务领域.此举将有力提升中国数据服务市场的能级,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作为双方合作的第一步,第一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沪成立,内含的投研资讯产品体系、财经数据移动终端、互联网金融智库等各项业务都在积极稳健的推进之中.  相似文献   

17.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被上海文广任命为第一财经系的负责人后,一个做第一财经通讯社的项目也随之开始筹备。第一财经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第一财经内部已知悉通讯社的运作,在北京等大城市都将成立新机构,但如果重新配置采编人员,成本将会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0,(2):62-62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被上海文广任命为第一财经系的负责人后,一个做“第一财经通讯社”的项目也随之开始筹备。第一财经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第一财经内部已知悉通讯社的运作,在北京等大城市都将成立新机构,但如果重新配置采编人员,成本将会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李梦  刘英 《青年记者》2007,(10):17-17
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由上海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跨地区跨媒体联合创办,三大背景给《第一财经日报》的出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从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调查了解来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是我国品种较全、影响力较大的财经媒体集团之一.自2003年成立以来,"第一财经"定位高端人群,主要服务于国内商业人士以及全球华裔商业人士,其经营的主要项目是电视、日报、广播、周刊、网站以及研究院,这六个项目运营专业化程度极高,为广大客户提供了精准的高端服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第一财经"为全面提高竞争力,在新闻生产与经营上做出了及时的调整转型,进一步拓展了其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空间."第一财经"从整合化、跨界化、可视化和市场化四方面入手,为当前我国传媒集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