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继畲,山西五台人,与林则徐、魏源等均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然而,徐继畲异于他人之处,在于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摆脱了传统的华夷观念和传统爱国思想,走向了近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傅云龙是晚清时代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的人物,是中国近代首次通过公开选拔公派出国游历官员之一.曾奉派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六国,撰写《游历图经》等一百多卷研究外国的著作,在促进中国人认识外面世界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诸多贡献.但终究没被清政府重用在外交工作上,他的事迹也鲜为人知.本文将其人及其著述作一介绍,以方便更多的学者对他的研究,填补近代史的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钢铁工业摇篮--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史上,有一位仅次于张之洞、盛宣怀的重要人物.他从汉阳铁厂总翻译到汉阳铁政局会办、运办,直至汉冶萍公司协理、经理,是清末民初真正了解中国和世界钢铁工业实际、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拓者,对中国的体育教育思想就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亮点.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法学家.他对法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留下过三百多万字的法学著述.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较系统地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教育进而体育思想的人,其体育思想和实践也是伴随着维新变法斗争形成和发展的,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国元老颜惠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既是一位有名的外交家,在近代外交史上功勋卓著,青史留名;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参与了近代很多有名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6.
张慧 《云南档案》2010,(5):32-33
顾颉刚先生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他不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他开创了"古史辨"派,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在对档案史料的搜集、考证、辨伪及应用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独到和宝贵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试论太虚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佛教改革,振兴佛教。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宣传和创建佛教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探索中国佛教图书馆发展之路;二是创建了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容闳是近代美国图书馆第一位华人图书管理员,亲身经历过美国近代图书馆工作,并积极利用图书馆向美国传播中国文化;他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启蒙者交往密切;他的留美幼童学生中有人涉及图书馆事业;他所开创的留学之风波及中国近代图书馆界.  相似文献   

9.
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艺家和翻译家,也是一位有爱国思想的革命者.他一生浪迹天涯,孤苦飘零;他热爱祖国,向往民主革命,当革命受到挫折后,他孤吟自叹,悲观失望;他早年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既出世又人世,三十五岁英年早逝.他素以"诗僧、画僧、情僧、革命僧"著称于世,日本文学家佐藤春夫称他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之一彗星",南社创始人柳亚子誉之为"举世公认的天才",他的启蒙老师和挚友陈独秀毫不掩饰地称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真是所谓‘天才’".  相似文献   

10.
孙毓修先生是商务印书馆早年的一位高级编辑,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整理学者和著名的藏书家.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协助张元济创办涵芬楼,主持涵芬楼古籍的鉴定和整理工作,并写出<图书馆>一文,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1.
王正廷(1882-1961),字儒堂,浙江奉化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在体育领域也建树颇多,积极推动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1922年他当选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引领中国进入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圣殿.从王正廷为中国体育、亚洲体育发展及将中国体育推向世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深入探究其"体育救国"思想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王菲 《兰台世界》2013,(28):139-140
清末修律的主持人沈家本是一位公认的律学专家,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最杰出的法学家。他通过修订刑法、变革刑事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开启了中国刑法近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李伯元作为清末“谴责小说”四大家之首,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创作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庚子国变弹词》《醒世缘弹词》等作品,始终贯穿着维新改良的近代意识,由对国民性的批判走向开启民智,隐含着对“文明世界”的向往.在李伯元身上,我们看到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时代思潮对一个传统士子的深刻影响.他自觉放弃科举道路,投身到时代变迁的洪流之中,通过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绣像小说》以及创作小说,以笔为武器,针砭时弊,唤醒民众,以达到“裨国利民”的目的,体现出一位近代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担当和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4.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他在清朝末年的官场上数度浮沉,却始终不断发展和完善他的中西文化思想,并希望以此开拓愚昧腐朽的清政府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5.
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学人群体中,徐家麟是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杰出代表。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将世界最新的图书馆学理论引入中国,而且还充分体现在他积极尝试将之与中国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相结合。他所提出的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构想,以及对图书馆学是一门什么样科学的思考,是站在世界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前沿的突出表现,也反映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刘应芳 《图书馆》2011,(3):45-47
太虚是近代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大师,他一生以佛学院和佛教图书馆为媒介来推动佛教复兴和改革运动。太虚受近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的启发,很早就倡导建立佛教图书馆,并创建了著名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图书馆从古代藏经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型。太虚创办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为中国图书馆近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王云五对近代中国文化出版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的主要身份是一位成就卓著、誉满神州的出版大家。但是,我们不应忽略王云五对中国目录学的贡献。他以现代的图书分类编目方法和技术去改造传统书目方法中的弊病,创制了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有力地推动了传统目录学向现代目录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在官、商两界威名赫赫,且大多为人所争议,在文化领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藏书家,且是一位特殊的藏书家.传统意义上的私人藏书家,是以"藏"为主,"用"则其次,盛宣怀不是以藏书著名,一般人也不知其愚斋中藏书极富,事实上他确是藏书家.  相似文献   

19.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生于天津,曾就读于北洋水师学堂.学习系统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比较正规的新式教育训练.1898年严修礼聘张伯苓主持严氏家馆,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开始,其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和南开小学等,使南开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成功的范例,被胡适称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西史东渐”的过程中,由传教士李提摩太与中国报人蔡尔康合译的《泰西新史揽要》是一个典型案例,对中国人阅读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前后,《泰西新史揽要》凭借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以及两位译者和出版传播机构的影响,成为晚清销量最大的译著之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新知和维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