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学中以“注重基础,发展能力”为立足点,篇篇扣住以下几个“点”与“面”,效果甚好。它能将知识与能力,微观与宏观,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一、紧扣四个“点”知识点——即一篇课文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知识点。一般包括生字、词汇、精彩句段、作家作品、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技巧。逻辑知识等方面。但一篇文章只宜突出落实某几点。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应紧扣四个“点”,兼顾四个“面”。紧扣四个“点”:1.知识点:即一篇课文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一般可从生字、词汇、作家作品、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去选取,一篇文章宜突出落实某几点。2.能力点:每学一篇新课文,要从文中寻求训练学生某种能力的最佳点,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训练某一方面的能力。3.疑难点:每学一课,在对学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针对性地予以解决。4.借鉴点:学习每篇文章,都需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寻求写作中可借鉴的突出点。兼顾四个“面”:1.涉及面:即为理解课文所必须了解的有关知识。2.结…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精讲”与“善练”是实现发展智力,提高教学效果这目的的两个重要方法及手段。所谓“精讲”,就是要精简每一课时的讲授内容,精简每一篇课文的进授内容,避免面面俱到,增加学生从知识到智力的转化时间。实现“精讲”,首先要教师能综观全局,即以教学大纲为准,将一个单元内容、一个学期内容、甚至初中或高中的全部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联串起来看待,将所有课文中重复的知识点概括归类,从而确定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课课文的教学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结合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文高 《师道》2012,(6):29-29
来自教师的精心预设 教师要依据“文意兼得”的核心目标,设计主干问题。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教师的设问不仅要指向文本内容的解读,更要聚焦在语言文字上。阅读教学要注意选取值得放大处理的“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这样的点是课文的中心处、关键处,是课文的重点或难点。要大胆取舍忍痛割爱。抓住一点而不顾其余,选出训练价值特别大的点来做。然后将核心知识点转化为主干问题。一篇课文或一堂课,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一两个就可以了,还要注意梯度,以便让学生能顺着梯子往上爬,不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系统都是由无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语文也不例外。与其它学科相比较,语文教学的知识性往往不很明显。突出语文教学“知识点”就显得十分必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要在备课备“点”,课堂授“点”,作业练“点”检查考“点”,自学寻“点”几个主要教学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整体理解.享受“阅读”之乐 语文课最忌讳教师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为多个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问题,在难倒学生后教师点拨。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渎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一、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多年来 ,许多教师认为外语课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记单词、背语法、应付考试。由于以考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因此常常是在宝贵的课堂时间里 ,只讲知识点 ,仅一个语法点 ,一个单词 ,就罗列二三十个用法。一篇文章一堂课只讲一两个小段。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从语音、词汇、句子入手 ,割断与其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的联系 ,甚至直接划出课文的所谓知识点 ,把原本有血有肉的可以启迪学生深入思考的文章变成无滋无味的“知识架” ,认为这就是应试用的知识点 ,必须强化 ,根本不去挖掘本来可以丰富学生思维的课文内容。所以 ,常常是…  相似文献   

8.
一、让学生自己找文言知识点文言知识点就是与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不同的地方,如古今异义、固定结构、重点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如何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笔者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文言知识进行归纳,同时教师给以补充完善,从而使学生对主要文言知识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这一步约在高一年级完成。第二步是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课文的理解主要靠学生自己完成。首先让全班学生提前找出文言课文的知识点,再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宣讲,接着让其他学生订正和补充。最后教师简要地点…  相似文献   

9.
一、清晰性 :训练的显化作为指导读写“例子”的课文 ,训练内容因编者意图、课文特点、学生实际而定。因此 ,要保证训练点的优化 ,须在课文特点与编者意图、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结合中显化训练点 ,使其定量清楚 ,定性明确。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剖析 ,可确定如下训练点 :①由“读写例话”确定三个重点训练点 :抓住邱少云“隐蔽情况”、“烈火烧身”、“壮烈牺牲”三处外表 ,联系情境 ,想象画面 ,体会心理 ,理解人物特点 ;②由课后作业确定四个常规训练点 :读写词语 ,分段概括段意 ,归纳中心 ,背诵片断 ;③由课文特点确定三个一般训练点…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一点突破教学法所谓“点” ,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 ,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所谓“突破” ,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 ,然后逐步延伸、扩展 ,突破教学重点。这种从“点”上突破 ,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 ,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它具有四个特点 :1.选择性。它具有较多的选择性、灵活性 ,可根据不同的课文教与学的实际 ,作出不同的选择 ,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 ,有利于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2 .集中性。它具有较强的集中性 ,它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一个点来讲读课文 ,由点延伸、扩展 ,以达到突破教学…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在“语文园地”中集中呈现。在掌握该栏目编排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专项统整,将“语文园地”的相关训练点随文进行统整教学;综合拓学,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拓展学习活动,使“语文园地”教学“有情、有趣、有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巧抓一点,突破全篇这种从“点”上突破,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一点突破法”中所谓的“点”就是文童的细节,即一篇课文最关键的部位,它在课文中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等,如同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动这个关键子就能动全局;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渐延伸、扩展。运用“一点突破教学法”教学应遵循如下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四条:“点”“线”“面”“体”。一、从“点”上突破“点”包括思想品德课中的观点、要点、重点、难点、疑点。一般而言,课文的要点、重点都集中体现了课文中的观点,而难点和疑点的解决又使学生更易了解课文的观点。根据不同的课文,可用不同的方法,如要点集中法、重点突破法、难点分散法、疑点排解法等来实现教学目从“线”上入手,贯穿教学目标,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又一手段。所谓从“线”上入手,就是指从思想品德课课文的观点、情节、形式、时间、范围、深度等不同线索来实现教学目标。掌握这…  相似文献   

14.
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产生两点疑问。现提出,向同行们请教。其一,产生于课文本身。课文讲的是闻先生的“说”和”做”,因此,应该先对这两个概念略加以辨析。“说”和“做”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意,二者也随之有不同的关系。在“做了不说”、“先做后说“、“说到做到”当中,“说”与“做”是并列的两回事。比如,说要写一本书,与实际去写一本书,是两回事,这种“说”重复一千遍,如果不去做,还是产生不出书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几乎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俗称为“主题单元式编写法”。按照这种方法编排的教材,每个单元课文的类型基本相同。同类课文势必有颇多相同的思想点、情感点、能力点和知识点,如果采用传统的单篇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紧扣教材把握复习主线现行的四省市协编语文教材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引导学生通览“阅读指导”、“作文指导”和“基础训练”中的读写习题,将分散在各组教材中的读写知识点,经过分析、归纳,集点成线,形成对全册教材读写知识的整体认识。如第十册课文的复习,可先引导学生对“读、写指导”提示的读写知识,“基础训练”及课后习题中的读写因素,进行系统地归纳梳理,根据其内在联系,进行列表综合,归并为五个读写知识点,形成本册读写知识“链条”。(见左表) 根据上述五个重点训练项目,将课文分五个复习单元,确定各单元复习的主导例文是:第一单元《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单元《月光曲》,第三  相似文献   

17.
一、备好知识点1 结合课后问题把握知识点课后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文章的重点、难点提出来的 ,也是文章主要知识结构的灵魂所在 ,富有启迪性和科学性。备课时 ,一定要紧紧把握住课后问题进行训练设计。以《亲人》一文为例 ,课后第二题是训练学生如何遗词用句的。备课时 ,教师可以书写两张投影片 ,一张是文中的那段话 ,另一张去掉带点的词。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带点的词语去掉后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弄清了运用这些词语的作用 ,也理解了课文中老奶奶为什么说“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 结合单元读写例话把握知识点在中高年段…  相似文献   

18.
解读文本时,许多语文教师都会努力地寻找两个“点”:一是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二是主题的“切入点”。所谓训练点,实际是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它可以是一字、一词、一句,也可以是一段、一层,还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训练点”关注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切入点”的探究则侧重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它往往是课文中蕴含着丰富情感和审美价值的一些重点词句,大多能体现文本的“主题”,是学生体验文本价值、把握文本精神内核的最佳“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解读文本时,许多语文教师都会努力地寻找两个“点”:一是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二是主题的“切入点”。所谓训练点,实际是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它可以是一字、一词、一句,也可以是一段、一层,还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训练点”关注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切入点”的探究则侧重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它往往是课文中蕴含着丰富情感和审美价值的一些重点词句,大多能体现文本的“主题”,是学生体验文本价值、把握文本精神内核的最佳“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1.阅读能力从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来,这个实践又主要来自课文的学习,因此,课堂的学习和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途径。许多行家都认为,课文的学习,对阅读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只有认认真真地学好每一篇课文,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能力,如何学好课文? (1)要听好课。做到;A.课前做到“三个在前”,即预习在前、设疑在前、思考在前。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围绕课文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及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自学课文,在这个基础上,生疑设疑,思考解题答案。B.课中做到“五听”、“五记”。“五听”即听疑点解答、听知识点分析、听知识规律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