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鸾 《考试周刊》2012,(23):174-175
父母的爱是世间最无私、最真诚、最崇高的感情,他们给予我们的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世界上有两个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们便是我们敬爱的父母。”然而,如今的中学生是怎么做的呢?  相似文献   

2.
“如果父母的爱能够理解我们,我们的爱也能够理解父母,那么这两种爱便可以融会成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也最美好最恒久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情感,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教育。父母的爱同食品一样,是孩子成长的“食粮”。父母的爱尤其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社会条件。有研究表明,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一般发育缓慢、感情冷漠、心智落后,还易早年夭折。父母的爱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信其所亲,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挚爱,才会接受父母的教导。这正如马克思所言:“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父母应如何爱孩子呢?一、爱而…  相似文献   

4.
木匠的儿子     
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怜”字,道出了父母爱子女却常常不被理解的千万声无奈的感慨。然而,当我们读到这几篇从父母角度写亲情的文章时,我们还是被深深感动了,并对这几位父母以及全天下的父母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能说,让儿子去割草挣钱就是不爱儿子吗?让女儿在厨房丁零咣口当就是不爱女儿吗?特别是那位以流血换取儿子学琴积极性的木匠父亲,在废墟中以手挖掘营救儿子的执著的父亲,更让我们在唏嘘与感慨中肃然起敬。好好爱你的父母吧,无论他们采取怎样的方式关注你的成长,他们的苦心和付出都是最无私、最可敬的。  相似文献   

5.
有能力的爱为人父母,心底一定爱自己的子女,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每一位父母教孩子的方法不同,他们的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子女好。做父母确实不易。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在自己的成长期里,也许从来没有好好尝过被宠爱的滋味,我们缺乏成长时最需要的鼓励和肯定,留在脑海中的尽是被打击、被否定的童年阴影。所以,“当日不曾被爱,今天亦不懂去爱”。这不是一个漂亮的  相似文献   

6.
<正>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舐犊之情,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在这份爱和温暖里,我们收获了慈爱,收获了感动。回首过去,与父母一次次情感和观念的碰撞,使我们心中有无数的话语想对父母说。今天就让我们用书信的方式把心中最想说的话讲出来吧!一、对父母“说什么”我们可以仿照例表,先把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难忘的事件做一个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7.
爱父母,是人类的一种最古老的情感。《尔雅&;#183;释训》说:“善父母为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长大了要以一片孝心报答父母的恩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如果父母的爱能够理解我们,我们的爱也能够理解父母,那么这两种爱便可以融会成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也最美好最恒久的财富。”朋友曾经对我讲述这样一个关于她自己的故事:我是一个独生女,父母从小就对我十分严厉。虽然在生活上从不亏待我一点儿,但是在思想上却很少和我交流,在学习上更是高压管制,从不放松。我十分孤独。所以从开始学习写作文起,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我考上了我们市的重点高中,每天早上都带着午餐去上学,带午餐的同学还挺多,大家免不了会在一起“交流”,要是觉得哪个同学带的什么菜好,我就会在日记里提上一笔。开始…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10.
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之四17.做父母才学会爱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爱,可是我们最擅长的始终是被爱。直到我们自己做了父母,我们才真正学会了爱。在做父母之前,我们不是首先做过情人吗?  相似文献   

12.
男子汉     
人世间最真最美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奉献,这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往往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好像父亲不知道怎样表达爱。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男子汉”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母婴世界》2011,(9):104-105
“直升机父母”是目前流行的一个新称谓,比喻那些爱子心切的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日寸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你是“直升机父母”吗?是什么原因让家长成了“直升机父母”?这种以爱为名的“保护”到底是爱还是害?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蹦寺孩子呢?  相似文献   

14.
我们按照小、中、大各班教育内容中最一般的要求,拟订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十五条)。这十五条行为规范概括了“五爱”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社会公德最起码的要求。对幼儿来说,我们认为爱祖国要从爱家乡,爱幼儿园做起;爱人民要从爱父母,爱老师做起;爱劳动要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爱惜饭菜做起;爱科学要从培养正确的学习态  相似文献   

15.
学会感恩     
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没有亲情的世界将是一片孤独和黑暗。师爱和母爱同样伟大。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而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读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使我们懂得了无论生活或是生命都需要一种感恩。我们常常忽视甚至忘记了一种爱,它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它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这样”,这种爱就是父母给我们的爱。有多少人记得同学的生日,却忘记了父母的生日;有多少人记得父母带给我们的惊喜,却想不起父母的年龄。看看父母眼角的皱纹,摸摸父母头上早生的白发,想想在校门…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心理学:人类行为》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50位成功父母养育子女的经验,很有借鉴的价值,在这里作一简要介绍。一、让孩子感受到爱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7,(12):9
“孝”在各种“礼”中排首位,为什么孝敬父母如此重要?这是因为热爱自己的父母是人类最自然的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爱父母是最容易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1999年的《心理学:人类行为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了50位成功的父母教育子女的十条经验。我觉得很有借鉴的价值,在这里作一下简要介绍。一、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私的爱。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话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使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像这样的话,用来训斥批评孩子,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20.
守望的天使     
“子欲养而亲不在”,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守望的天使,只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要等到自己成了别人的天使之后才明白,原来我们的父母一直在守护着我们,可是这时候我们的守护天使已经老了或死了。三毛这篇文章可看作是散文也可以看作是小说,虽说讲述的是父母的故事,但通篇没有一处高歌厚扬的字眼,其感动人之处在于这些文字背后隐藏的亲情,正是因为我们的忽略和不经意,以为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所以有一天当我们失去了这种爱的时候才会追悔莫及、痛不欲生。小汤米太小,认为父母的爱是嗦,但当有一天他失去了这些嗦之后或等到他的孩子出生后,他就会明白父母正是自己的天使,而这时候的汤米也变成了自己孩子的天使。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轮回,所以才会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