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数据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但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并提升创新绩效,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此,本文选取8家典型中小制造企业,基于扎根理论进行多案例剖析,从数据驱动视角揭示中小制造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数据驱动中小制造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可从非研发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数据化流程创新、精准营销创新、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和敏捷组织创新6个方面入手;通过数据驱动转型,中小制造企业得以提高创新能力、激活创新活力。根据数据驱动转型带来企业变革的强度和深度,将上述路径归为渐进式提升路径和突破式提升路径。具体地,中小制造企业可以从自身优势入手,通过非研发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数据化流程创新和精准营销创新,实现渐进式提升;通过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和敏捷组织创新,中小制造企业得以打破既有模式和制度,实现突破式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低碳经济时代,中小制造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绿色供应链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运作机制,构建了面向中小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协同创新模式理论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阐述分析。结果发现:绿色供应链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支持、社会环境、行业标准、环境问题和安全问题;核心企业以市场方式协助中小制造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并拉动金融机构加入解决资金问题;供应链协同可以缓解中小制造企业资金短缺,先进绿色技术、绿色设备匮乏等问题,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技术角度界定了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分析了产品创新能力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创新能力是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选择的基础,并建立了制造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制造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选择适合制造企业自身的产品创新模式,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恰当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孟炯 《科研管理》2006,40(12):301-311
借助于红领个性化定制模式创新案例的博弈分析,研究民主制造下基于价值共创的制造模式创新。结果显示:与B2B2C供应链运营模式相比,C2M平台运营模式与民主制造更加匹配,该模式便于更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与专制制造相比,民主制造能显著提升产品市场需求、企业创新收益与产品提供系统的总收益,且企业创新收益、“C2M平台”与“B2B2C供应链”间的均衡差均随价值共创强度的增加而增大;B2B2C供应链运营模式下,适当的批发价格激励措施能够提升产品市场需求、企业创新收益、产品提供系统的总收益,且民主制造下激励因子取值变化对供应链均衡结果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证实了红领C2M产品个性化定制模式创新案例的正确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以包括两个互补产品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互补产品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和捆绑效应,考虑互补产品供应商绿色创新与否、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销售策略,构建多阶段供应链定价与绿色度决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实验,研究发现:当互补产品的捆绑效应较大时,互补产品供应商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绿色制造,而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捆绑销售策略与互补产品供应商的最优策略和捆绑效应大小有关;供应链中其他成员进行绿色制造和投入会促进产品供应商提高绿色制造水平,且零售商的捆绑销售也会促使其提高产品绿色度;另外,互补产品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也会影响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旅游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在线旅游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类,即:综合超市模式、搜索引擎模式、专业化模式,并以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途家网为例对三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大型在线旅游企业正选择一站式线上旅行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向,并逐渐成为旅游产品供应链的领导者;而中小在线旅游企业则走专业化的道路,成为旅游产品供应链上不可分割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周世平 《科技广场》2014,(7):162-167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国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再增长。在创新驱动战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大背景环境下,服务供应链上主体企业(如旅游服务供应链上的酒店、旅行社等)在表现形式、推出的产品及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探索并实施了不少新的模式,这些创新模式提升了主体企业及服务链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就酒店和旅行社的新型运作模式作详细的分析研究,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家对新型旅游服务链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交互过程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于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运用"产品平台"分析工具,从企业核心技术平台角度研究了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交互模式及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总收益并激发成员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以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现象,分别分析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三方非协同创新、两方以及三方协同创新情形下的决策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情形下的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销量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方协同创新情形下,供应链的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销量均最大.运用Shapley值法探讨了三方协同创新的收益分配问题,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官建成 《科研管理》2004,25(Z1):78-84
本文在提出制造能力的审计框架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企业为建立和实施可持续的竞争力,它们的制造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数据是由最近对北京地区的213创新型企业所获得的.首先采用相关分析识别企业制造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各种主要的创新绩效指标,分别采用T检验证实"强企业"与"弱企业"在制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显著性.研究发现制造能力的大多数组成部分在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方面起关键作用.然而,仅依靠制造设备的加大投资,并不能带来较高的创新绩效和显著的产品竞争力.全体制造能力的有效集成对中国企业创新绩效与产品竞争力的改善产生实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Policy》2023,52(4):104724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process innovation in fostering supply chain competitiveness, existing studies primarily emphasize product innovation and overlook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builds on the dyadic capability-based view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to investigate how buyer's and supplier'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jointly affect supply chain process innovation in China. We differentiate between two distinct dimension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ength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symmetry, and propose that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ength negatively influences supply chain process innovation wherea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symmetry promotes such innovation. We also examine how formal (i.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informal (i.e., guanxi importance) institutional factors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ength and asymmetry on supply chain process innovation.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157 buyer–supplier dyads in China offer strong support for our hypotheses,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literature and manageri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王喜刚 《科研管理》2016,37(2):107-115
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探讨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对沈阳、大连、长春等市174家工业制造类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对组织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可以促进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发展,但组织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受到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调节;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产品创新能力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实践,对企业绩效有直接影响,但工艺流程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产品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技术创新整合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整合的管理理念。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源泉、模式、过程、组织等各因素的整合,使各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从而保证了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冰  刘仲英 《软科学》2007,21(4):102-106
从知识创新对供应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价值链理论以及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分别研究了模型中提出的知识创新辅助环节以及知识创新基本过程,最后提出了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价值链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孟庆春  张正  王莺潼 《科研管理》2021,42(10):113-121
既有文献通常认为消费者参与创新有利于企业效益提升,但未阐明其对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具体影响。为此,本文在对已有供应链价值和消费者参与创新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消费者参与创新融入到供应链价值创造体系中,运用双层规划构建消费者参与创新的供应链价值创造模型,通过分析发现:消费者参与制造商创新能够提升供应链、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的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同消费者参与程度、参与比例皆呈同向变化关系;但对于制造商来说,由于受到付酬成本等因素影响,其价值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得到提升;另外,制造商价值与消费者参与程度呈同向变化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也与消费者参与比例呈同向变化关系。所得结论对于提升供应链价值,帮助链内企业进行创新实践,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CAE技术在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技术。CAE软件系统可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高端软件历来被国外禁运。计算机模拟将给21世纪工程和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变革。为保证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竞争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本文探索了建立自主CAE产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链分工视角下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现实出发,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的视角探讨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关系,构建产业转移驱动的区际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机理模型,并以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例,运用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6-2013年产业链分工背景下安徽地区工艺创新系统与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系统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产品创新子系统和安徽地区工艺创新子系统都向有序化方向发展的,且两地之间的技术创新协同水平呈逐年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18.
苏敬勤  马欢欢  张帅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88-1898
本研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通过对3家中小制造企业的纵贯式多案例研究,探索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供应链整合情境下,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呈现出一种从低阶到高阶的动态过程,遵循这“局部型技术创新能力--定制化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型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2)供应链整合作为中小制造企业一种关键性的创新实践,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并会随之存在模式的动态转变。(3)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能力积累--能力延伸--能力跃迁”的作用机理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数据技术对物流供应链的影响趋势,找出物流供应链应用大数据的发展思路,基于应用了大数据技术的物流供应链呈现智能化、共生化、短链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分析大数据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过程精细化、绿色信息互通、短链和链上各方意愿改进等四方面的主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在国内仍处于不断叠加式普及和完善过程,物流供应链各个核心阶段应进一步实现更高的数据价值。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从细化支持政策、建立物流大数据可持续互联体系、加快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数据化意愿等角度推动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