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曾在湖南省永州、郴州、邵阳任职,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留名一方。随着他在理学史上地位的提高,据我们统计约湖南省17个区县曾建有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的兴建与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对周敦颐思想的传播和湖湘文化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元,学者尊称濂溪先生、周濂溪、周元公、周子。北宋中期真宗、仁宗、英宗、神宗时期在世,官至尚书虞部郎中、提点广南东路刑狱。  相似文献   

4.
湖南永郡联立濂溪中学是如今道县一中的前身,1913年创办,由东安旅省垣任公职者雷铸寰所倡导,联合任官、经商等旅居长沙的永郡老八县绅士,为纪念理学鼻祖周敦颐,培育家乡居学子,共同捐资创建.私立濂溪中学历史悠久,抗战前有校刊《濂溪学生》.此刊由该校学生自治会编辑,秉承着"公诚朴实"的校训,收录本校学生的创作,虽然编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一"其功在孔孟之间"——周敦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功在孔孟之间",这是南宋湖湘学者胡宏对周敦颐的评价。周敦颐,字茂叔,后人尊称"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永州道县)人。周敦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由于他为宋明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被称为"理学开山"。宋明理学的成立是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了理学,传统儒学得到了更新,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得以和佛教、道教的思想相抗衡,成为中国古  相似文献   

6.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在《爱莲说》中塑造了一个新活而丰满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一周敦颐,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的先驱,濂溪学派创始人。字茂叔,原名敦实,后避英宗旧讳改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卒于庐山莲花峰下濂溪书堂。周氏虽非江西籍,但他一生在江西有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  相似文献   

8.
“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语,出自周惇颐的《爱莲说》.周颐惇,北宋学者,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生于宋天禧(真宗朝)元年(公元1017年),死于宋熙宁(神宗朝)六年(公元1073年).曾知南康军,因为在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建造了一所住屋,拿他营道故居的濂溪作为这所住屋的名字,于是后人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他的学说对于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相似文献   

9.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作《江州濂溪书堂记》,赞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不由师传、默契道体",将其当作有宋匡扶孔孟"道统"第一人,并把"濂溪书堂"看作此千载不传"道统"之教育载体。因此,"濂溪之学"的说法自然为后人所接受。但作为首位理学家书院讲学象征的"书堂",其具体的相关事迹却一直未被系统发掘和整理,以至于后世学者间或有疑。本文将对此作些初步的、尽可能全面的整理与考证,以期进一步明晰濂溪书堂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字茂叔,宋代理学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有深远影响的哲学家,教育家。湘赣两省人民特别崇敬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他逝世920周年开会纪念,具有重大意义。周敦颐出生于湖南首州西(15)里的安心寨,曾在道州西南、月岩(又名太极岩)读书,熙宁初,知郴州,后知江西南康军,晚年迁居庐山莲花峰下的莲花洞,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又将其庐山住室取名濂溪书堂,后被人称为濂溪先生。死后谥元公。道州西营乐乡建"濂溪故居祠",祀周子。  相似文献   

11.
周教颐,字茂叔,号濂溪,是我国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他在学术上成就卓著,品德高尚。其后裔繁衍昌盛,遍及海内外。现就濂溪谱溪系中的几个问题,不揣浅陋,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在曾任县主簿、县令、州判官、州通判、知州军,最高做到知州军,但为时不到半年。晚年因在江西庐山莲花洞创办了濂溪书院,所以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被誉为"道学宗主、理学开山",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作《太极图说》首次表现出用道教的观点表达儒家的宇宙本体论,还阐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和儒家的天人合一等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3.
周敦颐与濂溪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敦颐(年1017-1073年)是我国近古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在我国思想史.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朱明理学的奠基人.他所创办的濂溪书堂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起了重要怍用.从他开始,理学成为书院教育的理论指导,书院成为理学社会化的主要造径。此后经二程、杨时、  相似文献   

14.
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中国学术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学术成就影响和兴教办学形象的双重加持下,许多以"濂溪"为名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重庆合川濂溪书院就是为纪念周敦颐建立,从宋朝一直发展至今,在地方教育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合川濂溪书院的历史发展沿革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时间线,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为王立新教授2011年6月2日应张京华教授之邀在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所作的学术漫谈。文章由侯永慧整理,题目及各节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整理稿经作者审定。王立新教授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制片人柳理一行来永州道县月岩外景,实地录制《理学开山周敦颐》。此前王教授已经在"湖湘讲坛"主讲了《天地大儒王船山》,近著有《胡宏》、《湖湘经世名贤传》、《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圣者凡心——王立新讲〈论语〉》、《天地大儒王船山》等,学术漫谈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6.
论周濂溪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邓生民周濂溪先生在道学上的崇高地位,至南宋初就已论定。张轼《永州府学濂溪先生祠记》:“惟二程先生倡明道学,……而论其发端,实自先生”。朱熹《濂溪先生祠堂记》:“盖自周衰孟轲氏没,而此道之不属,更秦及汉,历隋唐以至于我宋,...  相似文献   

17.
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历任分宁主簿、南康郡知府等地方官吏。他官德清正,政绩卓著,为人耿直,当时著名诗人黄庭坚称赞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云月”。他曾在邵阳为官数年,在城内筑有爱莲池。 在他45岁时移居江西庐山莲山峰下,那里有一条盛开莲花的水溪,他便以家乡的濂溪  相似文献   

18.
濂溪辨     
关于周敦颐命名濂溪的由来,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清廉"说,认为"濂溪"是先生以"清廉"自况而取的名字。一是以朱熹、张栻为代表的"思乡"说,认为"濂溪"实先生故里之本号,先生晚居庐阜,因名其溪,以示不忘其本之意。八百多年来,"思乡"说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但它不符合周敦颐的实际和当时的现实,存在诸多疑点,寓清廉之意命名濂溪才是周敦颐的本来用心。  相似文献   

19.
(一)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惇实,因避英宗旧名改惇颐,谥元,称元公。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五月五日出生于道州营道(今道县),“营道之西,距城十八里,有水曰濂溪,发源于大江岭,汇为龙湫,东流二十里至楼田,其乡曰营东,其保曰濂溪。广横数百亩,溪行其中,虽大旱不竭。周氏家其上,即濂溪先之故居也。考其谱谍,旧居青州,远祖讳崇昌,唐永泰中,为廉白二州州守,因卜居道之宁远县太阳村,其裔孙讳虞宾,有子十二人,中子讳从远,始徙于  相似文献   

20.
月岩行思     
正此刻,我朝西坐着,在道县县城濂溪边一家粉店前。好友志高说:"这里是古道州的西门,当年徐霞客就是从这里出城,去的月岩。"我们也从这里出发。那是秋天的一个早晨,天光莹彻。月岩,在我西边三十里处。出乎意料的是,在永州那样出门不是山就是石的地方,我们的车竟行驶在一片宽敞的平原上。徐霞客所说的"大道两旁俱分植乔松,如南岳道中,而此更绵密"虽不可见,却也松杉竞茂,果树飘香,鸡犬相闻于邻,小儿群逐于道,恍然桃源人家。二十多分钟后,密林突变为田畴,视野顿时开阔,忽见两山夹一村落,仿佛一龙一象在争抢一颗明珠,却均不能得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