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为加强公安机关和版权部门(以下简称双方)的协作与配合,严厉打击侵犯著作权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及相关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业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构建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剑  蒋宏 《新闻记者》2005,(3):43-45
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单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条例》)。这是我国继2001年《著作权法》为符合人世需要修订法律之后的又一次通过立法来加强著作权保护的重要举措。该条例于3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3月,国家版权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2012年7月,公布了修改草案第二稿。目前,此修改草案正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审议。相比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著作权登记制度增设了原则性规定。笔者认为,这些原则性规定如果在修改之后的《著作权法》中得以保留,则为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并极大地推动著作权登记工作。1目前我国著作权登记的法律依据1994年12月31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作品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注:2001年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对新闻作品的著作权进行立法规定,在我国实施的《著作权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规中,都涉及新闻作品著作权问题.但这些法规关于新闻作品著作权的部分条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修订时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辛香兰 《新闻传播》2009,(12):94-94
韩国最重要的一部新闻法为《关于保证新闻自由和功能的相关法律》简称《新闻法》。它的前身为韩国1980年12月公布的《言论基本法》。这部法律于1987年11月28日废止,为《定期发行物登记等相关法律》所代替。《定期发行物登记等相关法律}2005年1月27日修订后,更名为《关于保证新闻自由和功能的相关法律》同年7月28日施行。2008年6月5日再次修订颁行。  相似文献   

6.
20年来,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和立法日臻完善,我国仅用了十几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所走的著作权立法路程,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形成了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还加入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相似文献   

7.
2020年全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共搜集到传媒法相关事例923个,本报告在概述本年度出台的有关传媒指导方针和基本法律规定之后,对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监管、互联网治理、信息公开、著作权保护及人格权保护这五个领域作出述评。文中未注明年份的表述时间均为2020年。一、有关传媒的指导方针和法律规定本年度传媒法治建设获得重大进展,《民法典》及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在传媒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仅有法律授予而无法律保护的权利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权利。为了完善著作权人的权利,世界各国都在法律中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包括对被侵权的著作权人采取何种救济措施的著作权救济制度。从《伯尔尼公约》的缔结到《知识产权协议》的达成,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著作权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侵犯著作权犯罪是一种现代新型经济犯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日益增强,保护手段不断提升,尤其在近一两年内相继完成了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并  相似文献   

9.
杨昆 《出版参考》2016,(9):15-17
著作权法律制度是与人类科技进步同步发展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对著作权法律制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25日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三网融合已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与之相关的著作权纠纷案件日益增多,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分析三网融合对当前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对于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汪玮敏  洪来兵 《编辑之友》2012,(2):106-108,111
我国著作权出资制度面临多种权利冲突并存的问题,要化解著作权出资的困境,需要更新著作人身权理论,允许部分著作人身权转让,同时在《著作权法》中增加国家鼓励对著作权交易进行登记,明确著作权转让登记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王清  邹卉 《科技与出版》2021,(8):101-107
结合域外国家为实施《马拉喀什条约》之立法情况,对我国最新修正《著作权法》向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格式作品之合理使用制度提出相关建议.立法者应当在未来修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时,对该项合理使用的受益人、作品类型、授权主体、商业不可获得性前提、跨境交易与限制的著作权权能范围等各方面做进一步限制与规定.  相似文献   

12.
国家版权局1999年3月修订发布的《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以下简称标准合同),是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标准合同目前被全国大多数出版社采用,对保护著作权人以及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标准合同还有三个条款应当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立法还比较薄弱,档案界大多援引我国相关的信息法律作为执法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14.
对著作权保护的几点看法郑州粮食学院学报编辑部金铁成一、著作权保护走上法制化,但法律本身仍有待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实施五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1992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对我国著作权法中某些与伯尔尼公...  相似文献   

15.
杨吉 《出版参考》2021,(3):10-13,9
新《著作权法》终于在上位法位阶上对我国之前施行已久、但实则缺乏立法依据的作品登记制进行了一次"确权".但由于版权自创作完成时产生、作品登记以自愿为原则,以及核准时又采取形式审查,这三点造成了当前作品登记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如何在遵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所确立的权利保护的基础框架内进行完善与修正,是本文着力要探讨的议题,而相关分析与论证都将围绕新《著作权法》第十二条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国家废除了沙皇俄国1911年3月20日法令批准的著作权法;1917年12月、1918年1月和11月通过了第一批著作权及图书出版法令,保存革命前已有的著作权,部分实行著作权国有化原则。 1925年1月30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项新的、详细的、规范的著作权法律《著作权法纲要》,经过1928年的修订,延用至1961年。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0月《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开始在我国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走上了国际著作权保护的轨道。为了有效地执行国际著作权条约,国务院1992年9月25日发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该“规定”将我国著作权法与国际公约接轨。鉴于我国同美国签定的《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的双边协定,有关相互提供著作权保护的协议,自1992年3月17日起生效,因而我  相似文献   

18.
朱正余 《编辑之友》2011,(4):105-107
2001年10月27日,经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次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内提高了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力度,对外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著作权保护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也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好了法律上的准备。著作权又被称为版权,其内涵和外延相当广泛,它是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依法保护著作权工作,是每一个出版人和期刊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29号国务院令,颁布《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5年3 月 1日施行。它标志着集体管理这一在西方国家已产生200余年、并已为著作权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开始以实践可操作的法律形式引入中国。对于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完善,对于广大著作权人利益的实现,对于相关产业的事业发展,这是一次实践意义重大的制度建设。该条例共7章48条,对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设立、内部构成、集体管理活动以及对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等作出了相对全面的规定。本文中,我们无意全面评介条例内容,而是在解读条例文…  相似文献   

20.
夏雁 《图书馆学刊》2009,31(9):7-8,22
就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框架内图书馆合理复制文献的著作权规则作了分析,对应该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