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著作权的法律制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当前,三网融合丰富了作品的传播路径,但也带来了新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对于报纸版权的保护,将有助于推动报纸行业的良性竞争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则试图对报纸版权保护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为三网融合背景下报纸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创新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俄罗斯著作权与邻接权法》及《俄罗斯民法典》对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律对图书馆间资源共享时产生的数字化复本限于图书馆内使用且应能被清除的规定。探讨了俄罗斯法律界与图书馆界对电子图书馆建设由于著作权强化保护而受到制约的讨论,如法律调整复杂性增大、著作权制度限制电子图书馆与现行法律相矛盾等。文章基于中俄两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在时间和知识产权保护压力等方面的相似性,结合俄罗斯针对电子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措施,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如:国家在宏观上应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其著作问题的解决、制定和实施图书馆法为解决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图书馆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是著作权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维度.媒体的融合发展将引发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权利内容和著作权客体等法律关系要素的变动.邻接权制度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要重构,既要丰富现有邻接权的权项,也要创设新的邻接权类型.需要从重塑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建设作品集中交易平台等方面对著作权授权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是作者及其受雇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的热点问题.我国现行的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存在着弊端,需要通过立法加以完善.应当坚持约定优先和最低权利保障的原则,通过整合现行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法律规则,完善制度结构,同时充分发挥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保护权利、平衡利益和激励创新的功能,促进我国传媒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数字音乐得以更迅速、更便捷地在各个平台上传播。数字音乐市场的扩大在给著作权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保护的难题。本文旨在分析数字音乐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数字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如何解决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著作权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成为各国立法机构和数字图书馆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我国应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确立信息资源合理使用原则,重视对技术措施和电子信息的法律保护,建立起配套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信成为时下最热的自媒体,相关的微信侵权现象频频出现,严重危害了微信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本文介绍了微信著作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微信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域外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针对微信著作权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实践,结合我国立法实际,提出完善微信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MOOCs的兴起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由于MOOCs系统中信息资源的使用呈现出大规模、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征,图书馆在涉足MOOCs领域的进程中遭受到了著作权法律问题的挑战.为促进图书馆与MOOCs的融合,一方面图书馆应努力构建信息资源库,加强著作权管理;另一方面则应培育适合图书馆与MOOCs融合发展的国内法律土壤,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征求意见中,古籍整理的著作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目前,与古籍整理相关的著作权矛盾和利益纠纷呈现出频发性、激烈性、复杂性的态势,而解决问题却遇到了一定的法律适用障碍.为此,建议对《著作权法》及其配套制度作出符合古籍整理著作权保护特点的变革,保障古籍整理事业在著作权法制轨道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变革了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守门人"保护机制,使"去中心化"模式备受青睐,并且凸显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区块链等新技术从著作权确权保护、维权举证和交易提速三个层面调和了著作权制度与交易的冲突,体现了技术更新对著作权运营商业模式的影响.近年来,国外一些企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所开发的版权运营项目进展如火如荼,为我国著作权交易和保护提供了实践经验和范本.技术和网络飞速发展时代,版权运营需要从法律、运营和技术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找准网络著作权交易中的技术之道,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著作权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1,(10):66-67
推进我国三网融合的法律思考 推进三网融合.需要法律政策的引导和保障。一、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基本国情,总体设计,安全为重,积极稳妥推进网络融合立法。推动三网融合立法,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科技进步规律和和三网各自发展规律。充分考虑网络融合的复杂性和维护网络安全的艰巨性.充分考虑广电媒体的喉舌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  相似文献   

12.
刘微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10):117-119+138
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经历了从判例法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转换性使用规则是美国合理使用制度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最具特色的创新成果之一,其在著作权司法审判中的应用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近年来,转换性使用规则在我国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这必将对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的立法、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数字化项目开发模式的多元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三网融合政策的结构性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传播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当前三网融合传播政策所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结构性缺失,建议我国未来三网融合政策调整应从驱动力量协同、利益机制协调和法律制度保障等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对电视新闻的转载数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增多,这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新闻侵权现象的发生,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侵权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律理念与裁判方法》一书通过对电视新闻著作权法律现状的分析和归纳,提出了著作权保护问题的对策与意见,大力提倡尊重新闻工作者的劳动成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迅速进步,网络新闻著作权保护问题层出不穷.《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律理念与裁判方法》结合了许多生动案例以及互联网侵权的情况,对网络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重点解读和剖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著作权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法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保护已滞后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完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若干法律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燕 《图书馆学研究》2005,(6):93-95,98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和网络服务过程中的“复制权”、“传播权”等有关著作权问题和有关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及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期刊出版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与国际社会的日趋接轨,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已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著作权意识淡薄,著作权的保护,特别是科技期刊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涉及科技期刊著作权纠纷的诉讼时有发生.因此研究与解决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问题,已刻不容缓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就我国科技期刊领域中存在的涉及著作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问题以及科技期刊网络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档案利用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是档案工作在向纵深发展和向外部扩展延伸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档案工作法制化建设中必然涉及的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知识产权法律上的保护总体是趋于一致的.中国已正式加入《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这表明中国在著作权保护问题上已经与世界接轨。但是,我国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上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秩序.档案部门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对档案管理中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且从档案利用看,涉及的著作权问题错综复杂,哪些受著作权法保护。哪些不受著作权保护,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很多新问题、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建设和网络服务过程中的“复制权”、“传播权”等著作权问题和数字图书馆进行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以及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法(即版权法)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某些特殊权利,规定因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制定著作权法,建立著作权保护制度,从法律上保证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也保护了为作品的发表与传播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传播者的合法权益。我国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及主要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