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疑对学生的课堂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很有好处,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从提问着手,引导教学,教师要善于在易错处,巧妙设疑,结课时设疑,承上启下,数学教学内容要有重点和难点之分,并设疑于此。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那种随心所欲、毫无计划的设疑提问,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最强烈、最持久的兴趣,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设疑提问必须要有启发性,要达到四个基本要求。1.提问要有目的性。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疑,搞形式、图热闹。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只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这种只图形式的提问,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在…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该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激发兴趣入手,进行设疑。设疑要新,要有层次性,要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变直为曲,反客为主,自主设疑,多角度、多形式实施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须教有疑     
教学过程是求知的心智活动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教师要巧妙设疑以启发学生生疑,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大胆提问,提倡先思后问,尽力帮助学生自己释疑,以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着探讨了设疑教学、科学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等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师应该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激发兴趣入手,进行设疑。设疑要新,要有层次性。要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变直为曲,反客为主,自主设疑,多角度、多形式实施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选好问点;贴近生活,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探索求知;设疑讨论,启迪思维;加强引导,中肯点评,让学生在提问时激发兴趣,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使有效提问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手段、实现三维目标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设疑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真正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通过阐述设疑提问的原则,拟从趣味设疑提问、分层设疑提问、灵活设疑提问、适时设疑提问四个角度出发,对设疑提问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8.
设“疑”拓“路”,引导学生思维□吴静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精心设计问题,用设疑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引流”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孕伏提问,为学生铺路。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科学,各部分知...  相似文献   

9.
黄意容 《教师》2013,(19):102-102
教师设疑提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提问时机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所以教师选择什么时机设疑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什么时机提问容易收到最佳的效果呢?1.提问于教学环节的起眼处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先疑""质疑""释疑",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对知识积极探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精心设计问题,用设疑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上精心设疑诱导学生思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自觉地启动思维的闸门。”设疑诱思,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发学生的思优良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展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一个必要条件。F南京大学郑毓信凡师睿语维。设疑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新课一开始的设疑,要像磁铁吸引铁一样,能牢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导到新课的情景中,自觉地思维。新课的另一种设疑方法是在前一节课结束之际,针对新课中的内容,提问设疑,让学生有一种“且听下回分解”的心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把课堂上的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如何在授课起始时设疑提问、在教材重、难点处设疑、在教学的尾声中设疑等问题,从而来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标下,阅读教学至关重要。课堂上教师的有效提问设疑能启迪学生思维,激活课堂,做到以疑促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设疑要有的放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常常要设疑。设疑要有的放矢,要围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什么时候设疑,什么时候提问,向哪些对象提问,学生回答以后是否会得到预期的效果等等,这些都要认真考虑,它对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字、词、句、段串讲的方法,而是在指导学生阅读全文以后,通过提问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这篇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是…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巧设疑问,从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进入竞技状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将从设疑的原则、提问的技巧和答问的评价三个环节进行探讨。1设疑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疑问都能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处于“心求迫而未得,日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要达到这种最佳状态,本人认为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针对性课堂提问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目的,围…  相似文献   

16.
郑艺莹 《考试周刊》2012,(83):69-70
数学课上的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精彩的提问能使学生智力振奋、情绪高涨,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提问上应做到:问题要设在重点处、疑难处、关键处,因材施教,灵活应变。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疑提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提问时机选择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所以,教师选择什么时间设疑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什么时间提问容易收到  相似文献   

18.
设疑提问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思维火花,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设疑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理解和记忆课文的目  相似文献   

19.
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精心设计问题,用设疑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引流"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郭文亮 《考试周刊》2012,(46):62-63
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