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男子曲棍球运动员集训期间心率进行监测,探讨心率监测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特殊优势,分析曲棍球训练或测试过程中最大摄氧量测试、YO-YO测试、间歇跑测试心率的变化,探讨如何使用心率监控图来指导正确的运动训练。最后通过心率监控图观察最大摄氧量测试、YO-YO测试、间歇跑测试的心率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YO-YO耐力测试的原理、作用及在足球体能测试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YO-YO测试(间歇性耐力测试)的生理学、训练学原理,作用。认为:YO-YO测试是渐增负荷的力竭测试,分别动员了运动员的有氧系统、磷酸盐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YO-YO测试模仿足球运动中的节奏,把体能测试与足球专项运动特点结合起来,评价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3.
YO-YO间歇耐力测试和YO-YO间恢复测试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评价足球专项耐力的方法,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其用于评价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的有效性、敏感性及可重复性,以供足球训练参考.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YO-YO间歇耐力测试主要用于评价运动员在长时间间歇运动中反复进行大强度运动的能力,但相关实验研究较少.而YO-YO间歇恢复测试对于评价足球运动员反复高强度冲刺中的恢复能力有效性较好,并具较好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球类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长时间内承受间歇性大小负荷的交替变化,因此,对运动员的间歇负荷能力有很高的要求。YO-YO测试可以对运动员重复间歇性负荷的能力进行评价。国内对YO-YO测试与运动员之间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就近年来国外对YO-YO测试与运动员比赛表现以及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为"YO-YO测试"在国内足球及其它项目的训练监控应用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12分钟跑和YOYO训练这两类发展足球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进行比较,找到更适合发展足球受试者专项有氧能力的方法.将20名大学体育专业足球专项男生随机分为12分钟跑组和YOYO训练组,结果表明四周"YO-YO"间歇耐力训练显著提高了足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YO-YO"间歇耐力训练运动模式、能量代谢特点相对12分钟跑与足球专项特点更接近,YOYO训练手段更有利于提高足球运动的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6.
试试YOYOJAM     
YOYOJAM 的 YO-YO 是世界上众多 YO-YO 玩家的选择,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占了专业 YO-YO市场的半壁江山。它的 YO-YO 主要是用数控车床制作而成,在性能上有出色的表现,在球体的设计上有专利的外金属环,在回收系统上也有专利的 YO-RING 回收系统,并且都具有可调间隙功能,它的 YO-YO 也曾经创下是空转的世界纪录,作为一个 YO-YO 玩家要认识 YOYOJAM 的 YO-YO 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和奥体中心训练场对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员无氧能力、有氧能力、YO-YO测试等指标的测试,并对YO-YO测试成绩与有氧、无氧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YO-YO测成绩(距离)与相对摄氧量无显著相关性(r=0.461,P〉0.05),但与相对平均功率显著中度相关(r=0.512,P〈0.05)。YO-YO测试作为增负荷的力竭测试,对曲棍球运动员无氧能力的评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毕强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63-64,67
准确地找出我国足球体能训练与评价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是改变我国足球运动落后局面的有效手段。训练与评价过程中探讨的理论有:接受康复性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缩减速度耐力在足球体能训练中所占的比例;认知高原训练不宜作为发展足球运动员体能途径的原因;掌握足球运动员体能评价过程中有关YO-YO测试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YO-YO间歇测试与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YO-YO测试与足球比赛跑动分析系统的信度与效度,探索YO-YO测试结果与比赛跑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4名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进行YO-YO测试,对他们在16场国际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研究,获取了每名运动员的YO-YO测试结果与比赛中的各种跑动参数。结果:YO-YO测试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r=0.98)和较低的变异系数(8.7%),运动员的测试成绩由于位置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SIMI跑动分析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观察者内部与观察者之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运动员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也由于位置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且下半场跑动能力下降。YO-YO测试成绩与比赛跑动总距离、有氧高强度跑、无氧高强度跑、冲刺跑频数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0.79,P<0.01;r=0.85,P<0.05;r=0.70,P<0.05;r=0.78,P<0.01),而与冲刺跑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r=0.30,P>0.05)。结论:YO-YO测试与比赛跑动分析系统均具有较好的测试信度与效度;YO-YO测试能够反映与比赛密切相关的运动员体能,二者存在高度相关,可作为监测运动员体能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在属性,速度耐力在体能训练中所占的比例,高原训练,以及体能评价过程中有关YO-YO测试的理论等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与评价过程中凸显的问题,运用相关理论加以剖析,探索改变我国足球运动落后局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备战阶段的中国女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YO-YO测试、Illinois速度灵敏素质测试和单腿跳远力量测试指标对其主要身体素质的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百分位数法建立相应的评价等级标准.结果:耐力素质特征为,YO-YO测试平均值为1877m,其中最大值为2213.3m,最小值为1506.7m,标准差为250.7;速度灵敏特素质征为,Illinois测试平均值为19.55s,最大值为21.36s,最小值为18.17s,标准差为0.9;下肢力量素质特征为,左右腿跳远的平均值分别为175.53cm和171.31cm,左右腿跳远/身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4.61%和102.33%,左右平衡的平均值为4.06%.利用百分位数法建立各项指标的等级评价标准,并提出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中国女足运动员在广州亚运会备战阶段的身体素质特征。利用YO-YO测试、Illinois速度灵敏素质测试和单腿跳远力量测试指标对其主要身体素质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耐力素质特征为,YO-YO测试平均值为1877m,其中最大值为2213.3m,最小值为1506.7m,标准差为250.7;速度灵敏特素质征为,Illinois测试平均值为19.55s,最大值为21.36s,最小值为18.17s,标准差为0.9;下肢力量素质特征为,左右腿跳远的平均值分别为175.53cm和171.31cm,左右腿跳远/身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4.61%和102.33%,左右平衡的平均值为4.06%。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应用心理训练中的目标设置技能与认知控制技能,对蹼泳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前进行心理训练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常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摔跤运动员进行比赛和训练后血乳酸测试(13人)、血清睾酮测试(25人),以血清睾酮、血乳酸测定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其变化规律,为这两项指标在该项目训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评价训练、预测成绩的方法很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数学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提到了全面应用的议事日程,体育领域尤其突出。本文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的优势分析法及多元回归方程,对少年男子800m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探索一条科学的训练之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03~2006年我国甲级足球队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YO—YO体能测试标准通过率呈现从波峰向波谷下滑态势,联赛赛制的变化和运动员体能训练与储备不足是其发生的内在因素,中国足协对YO-YO体能测试合格标准的定量偏低和定性不准是其发生的外在因素,体能训练的同步化增长,是改善与提高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过程要采用很多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本文通过训练体会、举例、阐述了训练或比赛中鼓励射手的作用和方法,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国外对EMSF(肌肉功能电刺激)的研究应用及“力王”多年来的国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拓展我国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瑞士球,也称体操球、健身球等,作为一种大众健身器具在国外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又逐渐被引用到专门体能运动训练当中。在我国,瑞士球在健身俱乐部或学校健身队才有使用,尚未在运动训练中应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外相关文献,对瑞士球及其在增强人体核心力量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理统计和查阅文献资料。对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评述。表明项群训练理论揭示了同项群内部的运动与训练规律,丰富了体育训练和教学的方法、手段,为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但同时该理论应用中还存在教条主义、训练方法无创新、项目管理不成熟等几方面的问题,本文试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