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倩 《新闻世界》2013,(5):167-169
近年来,社交化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为网络口碑的集中地及发散地。笔者选取社交化电子商务为研究对象,以目前发展最好的两个网站"蘑菇街"和"美丽说"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口碑传播策略、口碑传播的优劣势,希望从口碑传播的角度给社交化电子商务企业以启发。  相似文献   

2.
粟佳  廖惠 《东南传播》2012,(10):110-112
未来社会化购物将成为人们在线购物的主要方式。社会化购物网站是一个实现社会化购物的第三方平台,它是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深度结合。用户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自由创造、分享商品信息,并完成对商品的评级、推荐和求购。本文对社会化购物网站进行了定义,并且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社会化购物网站的信息传播以虚拟口碑传播为主,传播的信息内容是具备数据化、微博化、图片化的体验式商品信息;网站用户传播信息的动机主要是产品涉入、自我涉入和他人涉入三类动机。未来的社会化购物网站将从社交关系转向建立购物共同兴趣关系,信息的传播将沿着用户的兴趣接点自动推送至消费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在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作为口碑传播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移植,网络口碑对受众行为,尤其是购买行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口碑网、闺蜜网等口碑类网站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标志着互联网环境下的口碑传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开始对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市场研究表明:77%的网民在线采购商品前,会参考网上其他人所写的产品评价;  相似文献   

4.
朱清 《青年记者》2016,(35):79-80
“口碑”一词最早出自宋代诗词:“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原意指人的嘴巴像石碑一样可以传递信息,可见其本意就蕴含着动态的传播过程.口碑传播是消费者之间关于供应商或它的产品/服务特点的、可能会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的非正式沟通.①因此,口碑传播的主体、内容和效果都很明确,分别是消费者、口碑信息和高影响力.网络口碑传播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口口相传,是指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口碑传播方式.绝大多数网络口碑信息是以社会化网络为传播媒介的,如内容社区(如专业论坛)、电子商务网站、专门的口碑网站和微博微信等.②网络口碑传播渠道提升了口碑传播的信息详细度、信息专业度、被搜寻速度等,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决策参考来源之一.然而,网络口碑传播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无经济激励、消费者自发产生的网络口碑行为为研究对象,从传受双向视角:传受双方社交网站偏好、网络人际关系强度、口碑产品品类、不同信源的正负面口碑选择、传者传播意愿、口碑发布位置及传达方式,以及影响受者的口碑时机等八个维度,采用问卷调查法(有效样本数894),证实了两性在社交网站网络口碑行为上有不同程度的维度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女性在不同连带导向型的社交网站中具有网络口碑传受优势,值得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6.
图书网络口碑营销是通过电子商务网站的虚拟社会和博客等进行的口碑营销,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成本低、易搜寻等优势,是图书营销的有效途径.为有效提高读者的网络口碑发布和传播行为,本文从传播者识别、外部激励、口碑话题设计、积极参与口碑传播和追踪口碑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图书网络口碑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舆论越来越倾向于大众。高校社交媒体作为高校学生自由开展口碑传播的重要的平台,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互动性。本文从高校社交媒体负面口碑在个体、群体及媒体3个层面上的传播机制和高校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传播单元理论、自组织传播理论及口碑扩散理论出发研究高校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13,(5):160
对于视频网站而言,社交网站已成为传播在线视频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流量入口。同时,如今的视频分享网站大量UGC短视频营销价值,也因其可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极具吸引力的内容实现网络的病毒式传播,进而正逐渐被广告主所认可。这种营销价值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交网站实现。那么,如果社交网站本身拥有视频平台,那么针对UGC、微电影、自制娱乐等精品内容的营销价值将很好地成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有力补充。自  相似文献   

9.
王远 《东南传播》2013,(11):14-16
在Web2.0时代,社交网站成为最重要的新媒体形式之一,促进了媒介运营模式的变革。本文介绍了社交网站的相关概念,并以"人人网"为例探讨其应用发展策略,建议在电子商务、新闻传播、大学教育、位置服务、企业招聘、政治活动等领域发挥更大的潜能,期望能对社交网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海宁 《今传媒》2012,(1):60-61
基于六度分隔理论的SNS社交网站是Web2.0时代的一大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生态圈,其互动性、瞬时性等特点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平台。传统媒体纷纷试水SNS社交网站,以寻求新的传播推广模式,建立公共主页,扩大影响力。旅游卫视通过与人人网合作,利用"SNS生态圈"的特点开展了独特的人性化的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发展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传播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新浪"媒体及政务机构"微博发展的特点可看出,中国法人微博未来发展增速将持续放缓,并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个性化和集群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网络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社交化传播是其重要特征。目前,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交化传播以"两微一抖"和视频网站为主要渠道,用户主动参与传播过程并进行积极的文本再生产,体现出媒介赋权、多元表达等新型传播观念,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豆瓣网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中长尾理论和Web2.0的实践代表,它有着独特的传播模式,凭借口碑推广.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豆瓣网由电子商务模式做成了社区,内容也由评论延伸为小组发言.但这个以口碑著称的网站,如今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社交网站是目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社交网站特点,从用户的软性诉求和用户关系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提出了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基于用户关系的人际关系传播策略、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软性诉求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慧  朱晶 《新闻爱好者》2012,(22):81-82
社交网站是目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社交网站特点,从用户的软性诉求和用户关系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提出了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基于用户关系的人际关系传播策略、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软性诉求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站是目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社交网站特点,从用户的软性诉求和用户关系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提出了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基于用户关系的人际关系传播策略、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软性诉求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胡祎 《新闻前哨》2022,(5):33-35
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推动了社交媒体的出现与繁荣.舆论传播入口从"固态化"演变为"液态化",推动民间舆论场日趋中心化.在社交媒体时代,官方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正在被社交媒体所影响,舆论话语权正在被社交媒体分流.迫切需要官方主流媒体改变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全面提升主流舆论的影响力,从而重塑社会主流价值.在实践过...  相似文献   

18.
从媒介经济的角度来看,口碑营销与鼠碑营销都采取"第三者"营销的模式,拥有成本低效果佳、社交化程度高互动性较强等特点,两种营销模式各有所长。在两种营销模式的运用中可以利用口碑营销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培育品牌,利用鼠碑营销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化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新闻媒体借助自身网站、依托国际主流社交平台进行传播,网络愈发成为国际受众接触新闻和媒体的主要方式。在衡量某个新闻媒体的全球影响力时,国际上也越来越多地参照其网站访问流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王眉 《网络传播》2008,(1):78-79
“美国新兴的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强劲对手,而且影响力已经超越国界影响到了其它国家。因此,虽然这类网站的主要定位是交友、休闲娱乐,但它们在对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