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智慧 《语文知识》2002,(12):18-19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振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文学史上,宋代以词著称,而苏轼辛弃疾相继冲破了词以婉丽为宗的传统藩篱,开创了一代豪放词风。高中语文第四册选用的《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清平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是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根据教材特点和高中二年级实际,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计以两课时分四步引导学生精读两词并比较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念奴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以怀古为题,抒发襟抱的豪放派词作,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些比较分析。一、怀古的地点——虚拟与实写“黄州赤壁”与“京口北固亭”是两位词人登临望远,怀古抚今的地点。苏轼怀古的“赤壁”,论者多有评说,一般认为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也有认为在蒲圻县西北,“黄州赤壁”并不是赤壁古战场。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说,“……但词人吊古,每借以咏怀,即地望稍误,正不必以词害意,且着‘人道是’三字,见得当  相似文献   

4.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放在一起调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体现了所谓苏辛词派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教育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高中第四册选了这两首词,这里作一些简单的解说,以资互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在黄州写的。当时他四十七岁,贬谪黄州已两年多了。元丰二年,新党的何大正,舒亶、李定等指控他作  相似文献   

6.
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派",我们设想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讲授"苏辛"同一题材的两篇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两首词开头写景、中间怀古、结尾抒情的比较去把握同一流派诗人的不同风格.一个豪放,一个悲壮,一样怀古两样情.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其中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每位词人的词作选了两首,在创作时间上有先后,创作风格上有异同,现就辛弃疾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衣达 《语文天地》2012,(9):31-32
【设计理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在此单元之前,已先后学习了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和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对宋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教授本课,引导学生联系苏轼作品比较阅读,可以让旧知与新学有机联系,增强学习能力。另外,用典是本课的学习难点。辛词中大量用典,这是他作品的特色。教...  相似文献   

9.
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派",我们设想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讲授"苏辛"同一题材的两篇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两首词开头写景、中间怀古、结尾抒情的比较去把握同一流派诗人的不同风格。一个豪放,一个悲壮,一样怀古两样情。  相似文献   

10.
杨燕莉 《文教资料》2013,(31):15-16
诗歌文本解读的机械化、空泛化,严重影响了课堂诗歌教学目标的完成。本文采用文本细读和比较阅读的方法,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探寻诗歌q-的诗情,并在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情比较中,加深学生的印象,力求达成诗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内容包括诗、词、曲共八首。其中唐诗三首(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宋词四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元曲一首(《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根据单元知识训练要  相似文献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遥远的大宋王朝向我们走来,又裹挟着今天的声音向未来走去,它们永恒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合称“苏辛”,对他们的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鉴赏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元祐六年闰八月,在激烈的洛蜀党争中遭政敌贾易,赵君锡诬陷,从而对朝政产生厌倦情绪的苏轼,坚决请求外任。朝廷批准了他的请调报告,将他派往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宋史·苏轼传》如实记载了苏轼在此地的主要政绩:  相似文献   

14.
《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豪放派诗词大家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千古名作。尽管这两首词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写作时间各异、怀古对象有别,但是,仔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将这两首出自名家之手的相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分  相似文献   

15.
情趣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美感形式的评判标准,彰显了古代文人的道德节操与性情志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称咏史怀古词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两首词的文本细读,探究苏轼、辛弃疾在豪放风格的基础上所体现的各自不同的性情志趣,从而加深对苏、辛二人的认识以及对其文学作品、文学风格的深入了解,并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诗词的句法突出的个性特点就是经常 出现倒装句。例如苏轼的"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意思 是:应笑我多情,早早地就生出了白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意思是:江山依旧 是原来的样子,可是却没有地方去寻觅英 雄孙仲谋了。"波心荡,冷月无声"(姜 夔《扬州慢》)就是冷月无声地荡于江面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别中国古代诗词曲数量极大,种类丰富,主要有如下类别: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如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与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也属于这类诗,写的是作者送友人时的离愁别绪。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表达的是面对越宫遗址的凄凉景象所产生的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的是在京口北固山…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六册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豪放词和《雨霖铃》《扬州慢》两首婉约词。那么,什么是婉约和豪放呢?如果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的话,那么婉约的“定义”就是:婉,即婉曲;约,即隐约;就是“含蓄”。词自产生就是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艳科”。到了北宋,范仲淹、王安石等虽已初露豪放端倪,但真正“指出向上一格,新天下耳目”、奠定豪放派基础的是苏轼。从此,“词体大约有二:一婉约,一豪放”。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一善歌之士,“我词何如耆卿…  相似文献   

19.
李绍群 《语文天地》2012,(17):31-32
【设计理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在此单元之前,已先后学习了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和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对宋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教授本课,引导学生联系苏轼作品比较阅读,可以让旧知与新学有机联系,增强学习能力。另外,用典是本课的学习难点。辛词中大量用典,这是他作品的特色。教学时要向学生仔细讲解典故的来由和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在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复杂,许多内容很容易混淆。为了正确地学习知识,准确地应试答题,需要将那些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加以归纳辨析。一、有血缘和流派关系的作家作品容易混淆。法国的大仲马和小仲马是著名的父子作家,他们各自创作了著名的作品,大仲马的名作主要是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度山伯爵》,小仲马的名作是小说《茶花女》,不能把他们的作品弄混。又有一句评述语说:“苏轼、辛弃疾、姜夔都是豪放派词人,其代表作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