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和社会是相互影响的。美国俚语是美国英语的一种变体,在过去被认为是低的,粗俗的语言,不被承认为合法的语言。今天,俚语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人。美国俚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体现美国文化的特征和美国人的性格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了俚语,俚语也越来越有影响力。俚语在美国英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美国俚语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美国英语及美国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英语俚语是英语导游在与各行各业、不同身份的游客接触和交流中经常听到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依据英语俚语的特点及其在导游带团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以及翻译导游界对使用英语俚语的不同观念等角度,来探讨英语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如何对待和使用英语俚语.  相似文献   

3.
美国英语中有许多幽默、形象、意思又模棱两可的词,这些词被称为俚语。俚语不会出现在正式的英语教学中,这也是英语学习者对一些简单对话产生误解的原因。俚语是否有资格进入正式用语中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然而不管人们对俚语的使用存在怎样的偏见,仍然有大量的词进入俚语这个范畴,而且新词也在不断地涌出。既然俚语既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范畴,也是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就值得人们对其进行仔细研究。本文尝试对一些美国俚语词的感情色彩和文体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俚语通常是指在严肃语言和严肃作品中不被接受,被人们看作是非常随意、非正式的语言,有时甚至被人们认为是不礼貌的。俚语如同一些流行歌曲一样,走俏 很快,消失也很快,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方言性,但俚语仍然是普通人语言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文雅的、健康的俚语也终将逐渐成为正式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现代美国俚语(The Mordern American Slang)是一种极不规范的语言变体,在美国当代社会中履行着越采越重要的交际功能。英语中这一特殊的语言创新,已逐渐渗透到标准语的范畴,成为标准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的补充。根据不精确的估计,美国人常使用的词汇约1万—2万个。其中10%约2千个左右的词汇是俚语,而这2千个词是每个美国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无怪乎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够精通俚语,要想获得英语的全部知识是不可能的,有时甚至连英文报纸都读不懂。  相似文献   

6.
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时尚的大众文化产品,具有通俗性、时代性、文化承载性的特点。与文学作品语言的规范性相比,影视语言更加口语化,简短、直接、生动并且有较多的非正式语、俗语、俚语等,而为更口语化生动化的交流应运而生的网络词语恰恰切合了影视语言的这些特点。本文以近年来多部热门外国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为例,进行网络语言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归化效果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用那个时期的语言创造了一个颓废和纯真、堕落和向上的霍尔顿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当霍尔顿以满嘴俚语和谩骂完成了特定的性格,塞林格用语言强调了这一悲剧的发展,正是这种叛逆符合了当时年轻人的心态,从而完成了从事件到自然景象继而回到思维的全部推理。语言在这里成为时代标志。  相似文献   

8.
试论熟语翻译中修辞色彩的传达王信芳薛瑾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俚语、惯用语等)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人们的约定俗成、为社会所习用的,有固定结构形成和固定词汇成份的,语意完整,不可分割,通常不能逐句地译成其他语言的语言单位(词组、短语或短句)。熟语是语...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在英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成语、谚语、俚语等汉语习语在汉语语言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各自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研究英语习语的起源及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习语在英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成语、谚语、俚语等汉语习语在汉语语言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通过比较英汉文化差异,研究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徐玉诺的散文进行分类,就内容和语言两个方匠展开论述。在内容上,徐玉诺散文反映悲伤困苦的思想主题;徐玉诺散文的语言,文字质朴,通俗流畅,多用方言俚语。徐玉诺散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与他诗歌和小说整个文学创作风格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如鸟之两翼,一起组成了语言的整体。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各有特点:科学语言是供认识的,艺术语言是供欣赏的;科学语言遵循"定法",艺术语言寻求"活法";科学语言"以理造言",艺术语言"以情造言";科学语言语义稳定,艺术语言语义多变。  相似文献   

13.
外语学习投入时间多,往往以失败告终。外语教学改革力度大,但收效甚微。比较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差异、外语与母语自身差异、母语学习者与外语学习者的差异,分析得出两种语言学习的实质。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得出结论:尽管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外语学习还是要以母语学习,母语思维为辅助手段,尤其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外语学习者对母语知识和母语思维的依赖更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利用母语的迁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言规划是对社会语言生活的一种人为的干预,语言政策是语言规划推广的保证,语言规划的提出、语言政策的制定要根植于该语言共同体的社会背景,充分考虑民族构成、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该语言共同体所处的国际政治背景、社会变更、科技进步以及语言自身发展所造成的语言变异等各方面的情况。我国建国后的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做到了根植于国情,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普遍语法对第二语言习得是否有作用?如果有作用,与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有何区别?文章陈述了对此问题的两类不同看法,分析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知识的来源以及各自与普遍语法之间的关系,提出普遍语法在第一语言习得中起直接作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则通过第一语言起到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是上个世纪语言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就是语言决定思维即语言相对论(我们在这里指的是“弱式”假说)。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中的合理成分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那么不同的语言结构具有不同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第二语言教学就应该以目的语特点出发,以目的语的结构特点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魏晋"言意之辨"中,荀粲、荀俣及王弼的立场均属于"言不尽意"派;欧阳建虽将其观点概括为"言尽意",但该观点却未能在逻辑上构成对"言不尽意"论的否定。荀粲"言不尽意"的命题透显出语言无用论的倾向;荀俣和王弼的观点则属于工具论的语言观,他们继承了中国语言观的主流传统;欧阳建"言尽意"的命题蕴含着另一种非主流的工具论语言观,此种语言工具论与荀俣和王弼所代表的语言观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习得对英语教学的启发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或模式虽然不能直接被用来解决外语课堂中的实际问题,但它们对外语教学是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因为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两者都涉及到一种新的语言以及该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等问题.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或模式来指导和探讨外语教与学的过程,这对改革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中如何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外语课堂教学的弊端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已被普遍接受并提倡,但是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却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分析学习者的需要、注重课堂输入方式、调控学习者情感因素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效应、语言的政策性和语言滥用的市场失灵使语言的公共产品属性进一步强化。语言是公共产品但不是纯公共产品,宜采用以政府供给为主、其他主体供给为辅的混合供给方式;语言的使用主体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因而语言的供给要采用分类供给形式;作为公共产品的语言,其供给过程要充分考虑使用主体的偏好和意愿;语言的调整是制度变迁的一种体现,要充分考虑到语言调整的路径依赖性,并将其纳入到制度变迁的成本中予以考虑。政府作为掌控资源的语言规划的决策者,在语言调整的博弈过程中,要做到中立,最大限度地反映主流文化和主流使用主体的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