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原子共价分子极性的判定渭源一中侯孝民对于多原子共价分子来说,分子的极性不仅决定于化学键的极性,还决定于分子的空间构型。当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时,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P4、O3等。若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整个分子是否具有极性,就要看分子的...  相似文献   

2.
气态单质分子一般都是双原子分子,但惰性气体分子都为单原子分子,臭氧分子则为三原子分子。  相似文献   

3.
物质处于液态或固态时的分子势能是高中热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其大小不仅与温度和分子总数有关,还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及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结构有关,有人认为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由于要克服分子引力做功,所以分子势能要增大;但是有些物质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在反常膨张时,物体温度升高,而体积减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分子引力做正功,所以分子势能减小。  相似文献   

4.
宋德山  赵严峰 《天中学刊》2004,19(5):101-102
设在任意形状的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混合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体积为V,分子总数为N,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n=N/V,各种组分每个分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j,….由于气体分子具有各种可能的速度,为便于讨论,我们把所有分子按速度区间分为若干组,并假设在单位体积内各组分子数分别为n1,n2,…,nj,…,则nj=∑jnji,n=∑ij∑nji.其中nji表示第i组中第j种组分的分子数密度,nj表示第j种组分的分子数密度。  相似文献   

5.
一、分子概念的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理解分子的概念,应注意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1)物质的1个分子具有与物质一样的化学性质,如l个氧分子与氧气一样,能与碳原子化合生成H氧化碳分子。但1个分子却不具有与物质相同的物理性质,因为分子非常之小,单个分子不能表现出物质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只有许多许多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该物质的状态、颜色等人们能感知的物理性质。如单个水分子是无所谓气态、固态或液态的。(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如构成水的水分子,不管是…  相似文献   

6.
吴海洋 《中学理科》2002,(1):1-6,94
从微观构成上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某些非金属单质(氮气、氢气、硫磺等)、共价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及酸等)等,分子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单位为一,符号为1,一般不写出.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分子’(但分子不一定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氧分子.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但分子问的距离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法,以Cu2 ,Zn2 ,Cd2 ,Cr3 四种子与胆固醇分子形成的金属阳离子--胆固醇分子复合物和胆固醇分子-胆固醇分子复合物为模型,研究它的相互之间的作用,得到不同金属离子在不同位置与胆固醇发子相互作用的能量,以及胆固醇分子之间受金属Cu离子影响的胆固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理论计划与实际研究相对照,得到很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分子拓扑指数来定量描述分子结构,采用遗传算法来选择与物性相关的分子连接性指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分子拓扑结构与物性的关联方程,采用此方法,本研究了66种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与分子拓扑结构的关系,并对12种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与分子连接性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LEDS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路易斯电子八隅律即LEDS的基本规则,在预测分子反应活性,分子构型,电荷,分子拓扑结构以及分子轨道化方面的应用,指出了LEDS在共振,缺电子化合物,固态化学,过渡金属化合物,超价化合物的结构预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LEDS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大特点是分子间电学特性的互补作用,分子间因电性相异相吸,从而实现分子间结构上的互补。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相似相溶”原理,说明只有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溶质才能较易溶解,其理论基础是该溶解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是负值,溶解过程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两激光场与三能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中,调制光场的振幅和位相,诱导分子的局域模振动,并讨论了分子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人体内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是进行器官移植时发生排斥反应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MHC分子中存在着与免疫应答不可分的三类分子,即MHCⅠ、Ⅱ、Ⅲ类分子。通过MHC分子基因组成和结构的剖析,从而揭示MHC分子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超分子的概念,组成和特性着手,探讨了超分子体系的一大基本功能:识别、催化和输运。并展望了功能超分子导致分子器件产生的辉煌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判断多原子分子极性与否的方法湖北医学院附属卫校金曾妮(430074)对多原子分子来说,分子的极性不仅决定于化学键的极性,还决定于分子的空间构型。在任何分子中都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电荷在空间分布对称则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重合,...  相似文献   

15.
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很复杂,讨论真实气体的性质时,必须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德瓦尔斯方程的体积修正项,实际反映了分子斥力对真实气体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学教材涉及到DNA分子的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线形双螺旋分子,一种是环形双螺旋分子。DNA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是整个遗传学的基石,其有多种结构形式:既有单链的,也有双链的;既有线状的,也有环状的;既有闭合环,也有缺口环;既有超螺旋型,也有松弛型,且各形式之间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结构形式,由于其构象的不同,在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时,其沉降速率有很大的差异,各自有不同的沉降常数;若利用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一DNA分子的不同形式,其迁移速率也有快慢之分。下面对常见的DNA分子形式及其转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由分子的对称性概念出发阐述分子偶权矩的对称性判据,并结合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也有极性键,单质臭氧是极性分子。  相似文献   

18.
从产物分子出发,推导出合理的起始反应物,这种逆向推导的方法是求导有机制备的有效模式,通过产物分子,官能团的引入和分子骨架的建立等方面的分析,找出逆向推导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崔云达 《物理教师》2000,21(5):22-23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E=N(EK+EP). 此式在计算中没有任何意义,但在分析影响内能变化的因素时有一定好处.分子的平均动能Ek的大小由物体的热力学温度来决定,分子的平均势能EP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状态.N是物体内部的分子总数,决定于物质的量.可见物体的内能是由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对于理想气体来说,由于忽略分子力作用,所以没有分子势能.其内能由物质的量和温度所决定.1分子的平均动能 物体内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相似文献   

20.
贵刊96年3期刊登了《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一文.文中说,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气味、旋光性、光谱性质等.文中有关族光性的论述,笔者认为很值得商榷.下面谈几点看法.1.分子并无旋光与不族光之分,那种“具有对称面、对称中心或具有四重更替对称轴的分子都没有旋光性,反之都具有旋光性”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因为族光现象的本质是光电作用.当一束偏振光通过一个单独分子时,由于与这个分子的带电粒子相互作用,偏振光的平面大都会有极微小的偏转,旋转的方向与程度则随这个分子在光束中的取向而定.不族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