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清朝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18-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俄国复杂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其俄国人衣食住行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2.
普列汉诺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和俄国革命史上一个著名活动家,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的前期活动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同时为了清除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障碍,同民粹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斗争。他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俄国的历史和现状,初步解决了俄国革命所面临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为在俄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作了必要的准备。尽管他自1903年以后,陷入了孟  相似文献   

3.
有无铁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它政党根本区别之一。列宁在为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而进行的斗争中,以及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以后,始终为维护党的铁的纪律同经济派、崩得分子、孟什维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从而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建党理论的基本组织原理之上,维护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纯洁性,维护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团结和统一,使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反对沙皇专制统治和资本的斗争,揭开了新的一页。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和普加乔夫起义,使学生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到18世纪晚期,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扩张. 难点:沙皇俄国的扩张情况。教学用具放大“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普加乔夫起义”图。  相似文献   

5.
彼得一世(亦称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在执政期间对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实行了种种改革,使落后的俄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笔者认为,彼得一世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他诸项改革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对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和俄国的迅速崛起,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彼得一世的经济政策进行专门的探讨和分析。利用国家权力的力量大力发展俄国的工场手工业是彼得一世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彼得一世执政初期,俄国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在经济上依附于西欧的落后国家。为了寻找改变俄国落后状况的措施,1697年彼得一世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使团赴西欧考  相似文献   

6.
一八九八年三月,在俄国明斯克秘密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这对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翻天复地的事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意义也是很大的。这一伟大的历史功绩的取得,是和列宁多年来努力奋斗分不开的,是他积极投入建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7.
在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最初二十五年由彼得一世所进行的改革,在俄国历史的发展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尽管彼得改革是代表地主商人阶級的利益,改革的结果并没有废除而是加强了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并沒有动搖而是更加巩固了貴族阶級的統治和封建专制制度,但是,这种改革毕竟是适应当时俄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改革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落后性,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不仅使俄国避免了淪为西欧国家殖民地的危险,并且使俄  相似文献   

8.
从早期俄国对远东市场的依赖入手,在介绍水运对早期俄国东扩的影响后,着重结合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对19世纪中后期,俄国在西太平洋沿岸尤其是中国黑龙江流域、黄海沿岸等远东地区的(不冻)港口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展现了俄国这样一个工业落后、远东力量薄弱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出海口和不冻港的急需,一方面揭示了俄国在远东政策的渐进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维 《学周刊C版》2011,(4):198-198
《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艺术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是“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学教程”(俄国哲学家、革命家赫尔岑语)。在这部作品中,果戈理以喜剧的形式为镜,映照出当时俄国社会达官显贵阶层的丑恶原形,从而无情地挞伐了俄国农奴制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这部伟大的作品因其主题的深刻性和艺术的巧妙性,成为中学课本戏剧单元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革命高举自由、平等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镇压了国王和贵族。“革命阶级实行的这种政策不能不从根本上动摇整个落后的、专制的、沙皇的、君主的、半封建的欧洲”。这次大革命与沙皇俄国的关系究竟如何?它对沙皇俄国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对沙皇俄国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法国启蒙思想和革命原则之传入俄国,启迪了俄国先进人士的头脑,成为俄国反封建革命民主思想产生的主要外部根源;(二)法国革命为俄国外交增添了新的内容,除了  相似文献   

11.
1858年俄国胁迫中国签订的<中俄天津条约>首次赋予了俄国人自由在华传教的权利.俄国全权代表普提雅廷不仅是该条约的签订者,而且是在华传播东正教的积极推动者.然而,由于对传教可能对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和攫取贸易利益产生消极影响的顾虑以及对中国传教环境缺乏信心,俄国政府没有立刻在中国开始大规模传教进程.在1902年俄国在华建立主教区之前,东正教在中国的影响一直很小.  相似文献   

12.
1917年,俄国连续发生两次伟大的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航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革命爆发的背景: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是世界历史和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1)革命前夕,落后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0世纪初,俄国虽然具备了帝国主义特征,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迟缓,仍然保留着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大,沙皇制度依然占统治地位,这使得俄国许多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2…  相似文献   

13.
自俄国远东疆界最终确定以后,这一地区就成为俄国最薄弱的环节。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俄国也是最弱的国家之一,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对象,于是,在各种因素的促使下,俄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开发远东地区,使远东地区在短时间内实现稳固,对研究现代俄国远东地区的开放政策起到追根溯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进行的改革,是俄国从东方文明转入西方文明过程中的一次社会大变革。然而,彼得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却强化了国内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对外奉行帝国政治。其结果是又拉大了俄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使俄国在后来的200多年间不断地落后于西方。彼得一世改革的“欧化”与“专制化”是诸多矛盾现象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连续性、继承性、断裂性和创新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之中.张建华博士所著的((俄国史》以八大事变贯穿了俄国历史,并以《俄国史》命名这个国家从古至今的全部历程,开创了我国俄国史研究的先河,也很好地解决了关于俄国历史叙事的连续性、继承性、断裂性和创新性的问题,且语言流畅、插图精美,是一部关于俄国史研究的难得之作.  相似文献   

16.
赵岩 《教学与研究》2008,18(2):80-84
"村社社会主义"思想是由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提出来的.这一思想反映了消灭农奴制,在村社公有制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进步要求,体现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为把西欧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作出的巨大努力."村社社会主义"思想是民粹派理论的核心,对俄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马克思关于俄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课本有关俄国社会性质的表述前后矛盾。课本第83页在表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时写道:“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据此可知,1861年改革前,俄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农奴制国家”。因此,课本第84页在表述1861年改革的影响时写道:“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一个重要转折点。”课本第100页写道:“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克里米亚…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列宁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1895年11月,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下称斗争协会),开始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唤醒了俄国人民,也唤醒了中国最广大人民。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迷茫中的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早期知识分子们纷纷得到了救亡图存的启示。他们在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帮助下陆续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通过探讨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共产主义小组的情形来了解五四时期后在中国发起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状况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所带来的俄国社会转型,俄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现实、反抗权威的虚无心态;崇拜英雄、向往革命的心态。同时,由于激进知识分子想自我主导改革的理想在现实中的破灭。故而打击了他们自我肯定的心态。所有这一切又促使俄国激进知识分子倾向于用革命的方法来解决俄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且走在了革命的前列。他们不仅扮演了精神领袖的角色.而且是俄国革命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