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侵权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蕾 《编辑之友》2003,(2):80-80
近年来文坛抄袭与剽窃齐飞,纠纷共官司一色,学界反腐成为热潮,著作权人或出版社往往在不经意间即被推上被告席,因作者侵权导致出版社承担连带责任的事例比比皆是,出版社不仅要予以一定的经济赔偿,还要承担封存侵权图书进行技术处理的经济损失,由此造成不应有的负面影响。为此,出版领域加强自我保护,提高侵权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成为当务之急。出版社的管理合法化、规范化是图书出版侵权防范的有效保障。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发生的第一个法律性事务。列入出版计划的图书要先签署合同,再进入出版流程。所签订的合…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图书市场上存在出书难、卖书难和买书难并存的现象.一些作者撰写的图书,由于市场前景不够明朗,出版社不愿意出版:有的图书即使出版了,也还需要作者支付一定的出版费用或者认购一定数量的图书.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但由于市场定位不够准确,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大量图书销售不畅.  相似文献   

3.
当下美国五大传统出版集团和几大自助出版平台发展势头迅猛,中小型出版社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她写作出版社这家年轻的出版社构建了集传统出版商与新兴自助出版平台的优势于一体的混合出版模式,重塑作者与出版商在参与度和利益博弈中的平衡,通过生产精品图书、拓展图书发行渠道、增强作品可见性,逐步提升其女性出版品牌的影响力,并依托社交媒体创建、运营作者社区,同女作家构建良好、稳定的关系,最终顺利在几大头部传统出版商和自助出版平台的垄断局面中找到立足之地.她写作出版社的竞争策略或对中小型出版商应对强势对手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互在分析了高校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与图书网站和期刊电子商务平台的区别后,讨论了高校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位、框架以及简要的业务流程。包括图书资源平台、读者资源平台和作者资源平台的高校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是读者、作者相互沟通的桥梁,推动出版社向出版服务商转变。最后,讨论了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对编辑、信息人员和营销人员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丁海猛  张虎 《中国出版》2023,(11):53-56
随着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的增强,图书作者基于图书作品形成的个人品牌与图书产品一样成为出版社的重要资源。围绕这一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也成为出版社的一个选择。本文在对图书作者、图书作者品牌以及出版社如何进行图书作者品牌建设探讨的基础上,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出发点,从品牌延伸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时事热点图书容易成为双效图书,出版社要注重抓此类图书出版.市场表现好的时事热点图书,具有推出神速、作者权威和内容通俗、实用性强等特点.出版社要出版好时事热点读物,需建立运转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拥有一支从管理层到编辑的反应快速和策划力、执行力强的团队.  相似文献   

7.
现行图书稿酬标准低下,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协调,稿酬办法缺乏科学合理性及实际指导意义.稿酬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低、税率高,作者稿税负担重.出版活动中拖欠稿酬、隐瞒图书印数等损害作者利益现象时有发生.解决现行图书稿酬问题,最根本路径是实现图书稿酬的市场化.出版市场应构建丰富多样的稿酬市场化运作方式,促使作者取得与出版社平等的权利地位.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是风水轮回,盛衰更替.长期以来,图书业里只有出版商称王称霸.作者出书,需仰仗出版社的鼻息,仅举一例,说明出版社的强悍与作者的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9.
如果按图书出版资金来源划分图书市场,目前国内图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版社策划并投资出版的图书,编辑称之为正版书.这类图书主要通过图书零售渠道销售,读者在书店见到的各种图书即是此类图书.这类图书的册数、码洋以及销售情况等计入官方统计数字,其多少和优劣直接反映出版社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经营状况,因此是出版社的重中之重.另一类是作者或机构出资出版的图书,编辑称之为补贴出书.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300多家的出版社涉足建筑图书的出版,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而金融危机的蔓延必然会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建筑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一些出版社急功近利,出版了大量的同质图书甚至是低质量的图书,不仅形成恶性竞争,而且造成单品种销量的大幅下降,大量的图书库存积压.面对图书市场的混乱局面,编辑如何进行选题策划,如何进行有效的营销才能使出版的图书独占鳌头,脱颖而出,作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资源整合时代的出版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策划能力是图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图书出版社作为中介性质的企业,其存在价值体现在选题策划之中.图书出版社本身虽然资源不多,但出版社的优势并不在于对出版资源的占有或拥有,而是体现在对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之中.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作者、出版社(包括非民族类)进入到了"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领域,为繁荣"民族题材类"图书出版市场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以及新的思路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民族类出版社的非民文图书出版业务如何融入市场也将是下一阶段出版事业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围绕"民族题材类"图书出版市场的话题一时成为了关乎民族出版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和一些兄弟出版社的成功经验,就如何拓宽"民族题材类"图书的出版思路谈几点个人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中医图书出版是地方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品种、码洋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如何提高中医图书出版的规模和效益,是重要的课题。就地方科技出版社的中医图书出版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必须走品牌之路、建立本地化的作者团队、突出地域特色、注重中医学术图书出版,以及培养和引进编辑策划人才和重视出版质量等建议,为地方科技出版社的中医图书出版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肖洋 《中国出版》2016,(10):50-54
本文分析英国出版社社群营销的自营社群共生发展、消费者洞察业务、经营阅读社群和作者收益等转型特征,指出掌握社群营销主动权取决于自营社群的构建和消费者洞察业务的完善,以社群取代图书商品的注意力经济可实现出版社品牌创新和社群可持续发展,对作者资源的关注与开发是出版社社群的衍生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一个现象两大表征 当前,出版社在教辅图书领域出现了集体性的溃退,主要有两大表征. 首先,从产品来看,许多有一定品牌的教辅图书出版社停止了开疆拓土,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等.即使是阵地的坚守者,也拓宽了产品的领域,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他们在稳住原有重点产品的同时,向学前、向终身教育的图书拓展;向教育理论图书拓展;甚至向社科图书拓展.  相似文献   

16.
梁虹 《出版科学》2005,(5):66-67
作者是出版社重要的出版资源.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对于完成选题计划,保证图书质量,赢得读者和市场的广泛认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二维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其在传统的图书出版领域也大有可为.出版社先要做好基础性的二维码应用;反盗版是目前二维码应用的重点;可以在内容简介、作者及写作情况、全书电子书、图书配套资源方面,尤其是要在图书正文内容方面加强二维码的深度应用.要建立二维码应用技术平台并充分开发其功能.二维码应用投入较低但收益却比较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医学专业图书有稳定的读者群体,因为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需要有专业的作者和专业的编辑,同时也需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因此,一些中央社对教材教辅类图书、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几乎达到了垄断,其他出版社想在医学图书出版领域分一勺羹则是很难.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地方科技出版社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掘各种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一、编辑在出版程序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出版程序中,编辑必须建立多方面的关系.第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编辑是选题的策划者、制定者,因此要具有全局意识,要维护出版社的利益,善于倾听各方的意见,对图书的内容、插图、版面设计等都要严格把关,使其符合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出版社如要在激烈的图书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只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成规模地出版本出版社的特色图书,创品牌效应。(1)立足专业分工,发挥学术优势。(2)充分开发作者资源:保护作者应有权益;将编辑思想融于作者作品中;培养一支稳固的作者队伍。(3)确保图书出版质量,出版精品图书的特点应是内容新颖,包装精美,质量上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