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形象和声音是电视的两极. 在一般情况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作为是"央视形象、央视声音";然而在伦敦奥运会这样的特殊场合下,我们的作为是"央视形象、中国声音"——对内,我们树立着央视形象;对外,我们传递着中国声音. 以"央视形象、中国声音"为主题,下面我谈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制造产品异军突起,各种负面消息不少。有产品自身的原因,也有西方媒体的“妖魔化”。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因此受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则“中国制造”广告登陆CNN.为“中国制造”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是利用广告来传播国家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对这则广告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国内外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中国救灾军队的表现。国外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救灾军队?国外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是怎样的?带着这个目的,本文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详细解读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文章认为,这两家美国报纸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的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救援能力上的不足等弱点。  相似文献   

4.
张玉  徐燕雯 《今传媒》2012,(2):37-41
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国内外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中国救灾军队的表现。国外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救灾军队?国外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是怎样的?带着这个目的,本文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详细解读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文章认为,这两家美国报纸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的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救援能力上的不足等弱点。  相似文献   

5.
时统宇 《声屏世界》2002,(11):19-20
在2001年中国电视新闻奖的评选中金贵的一等奖出现了空缺——专题的一等奖只评出了两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想结合这次评选,着重谈谈电视新闻专题最本质的特征——深刻和深度。什么是电视新闻专题?《中国电视论纲》中是这样表述的:“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是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充分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详尽、全面的报道。”由此可见,本来意义上的新闻专题,强调深刻和…  相似文献   

6.
胡凡 《新闻前哨》2005,(9):69-70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虽不同于电视主持人的形象那样直观,但同样具有“可视”性。它是指人们通过声音可感知的形象,是在听众心中形成的立体的形象,是主持人的一种知名度。它包括主持人的社会形象、语言形象、思维形象和人格形象。因此,合理地把握看不见的微笑,用声音塑造在听众心中良好的“可视”形象,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用声音塑造形象,意味着主持人不只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电台负责。因为主持人赖以存在的节目及其形象是电台精心  相似文献   

7.
何英 《传媒》2014,(21)
正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国家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各国纷纷开始加强自身软实力的建设。在此形势下,我国英语频道迅速发展,这些频道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国际传播主动权,顺应国际时代发展潮流,用西方受众的主流语言将中国形象广泛而深入地传播给国外受众,在西方目标受众中完成对国家形象的直接塑造。我国英语类电视频道的发展现状国际影响广泛,传播效应显著。立足国际视角,聆听中国声音,这是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电视,是当今各种传播媒体中最迅速、最直观、最形象生动的一种形式,它有着集声音和图像、实录与直播于一体等诸多优势。因而,它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代的宠儿”。其实,人们在谈论电视节目的众多优势时,也许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电视节目也有着它突出的劣势──不易表现生活中的“过去时”。众所周知,在英语的基础语法中,语言时态分为三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借用英语中的这一述语,我们所说的电视节目(当然不包括电视文艺节目)中的“过去时”,是指“已经发生过了的新闻事实”。对于这种“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9.
热线新闻,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新闻类型.过去人们对热线新闻有一种误读,总觉得热线新闻就是报道火灾、车祸这样的突发事件.而作为都市报的北京青年报始终重视新闻热线和热线新闻的发展,因为报社早就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读者的需求的不断提升,热线新闻的题材延伸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事小情,它承载了很多百姓需求,反映了百姓心声,成为了政府、媒体和百姓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一家日报不久前刊登这样一篇报道:“在拉尼娜的影响下,今冬将是暖冬1时下,人们在经历过秋季高温后,纷纷推测着今冬的气温状况,井把雪后气温回升和骤降的原因也归于厄尔尼诺的姐妹──拉尼娜的名下……”这个报道的标题为《拉尼娜没来北京》。读者看了这样的报道就不清楚“拉尼娜”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它像一个西方女人的名字,可是看过报道的内容略知它是引起天气变化的一种现象,却弄不清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又为什么叫这样的洋名称。报道中对这样的疑问只字没有回答,于是成了读报人的一个“拦路虎”。没过两天,北京另一家报…  相似文献   

11.
近 年来 ,随着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设备的改善 ,地方电视台的对外报道呈现出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地方电视节目通过各种渠道走出国门 ,直接展现在世界各国的观众面前 ,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虽然地方制作的电视节目反映的只是地方上的人和事 ,但在国外观众的眼里 ,每一个地方都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展示的都是中国的形象。可以这样说 ,地方的每一个电视节目 ,都是在观众面前打开了一扇展现中国形象的窗口。因此 ,地方电视台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 :对外报道地方 ,就是对外报道中国。从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对外报道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报纸是一种可以从中获得国际新闻的媒介,本文通过对《劳动报(la jornada)》关于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中国在墨西哥报纸上呈现的形象和特点。我们不仅研究报道的内容,还研究报道的选材,因为选择正面或负面消息取决于媒体的报道意图,取决于它想对读着产生什么影响。此外研究一段特定时间的新闻,还能看出墨西哥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和趋势。这样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墨西哥如何看待中国,从国际文化传播方面探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3.
"珍惜"是《中国梦想秀》的关键词,这不单是选手们的心声,也包含着栏目组所有同事的期盼。第六季《中国梦想秀》将在9月27~29日三天进行录制,播出时间为10月11日。做一只寻梦的蜗牛有人说过,在金字塔塔尖上只存在两种动物,一个是老鹰,一个是蜗牛。如果说《中国好声音》是一只翱翔的老鹰,那么《中国梦想秀》就是一只从2011年起不断向金字塔尖攀爬的小蜗牛。在第六季《中国梦想秀》中,节目亮点有三:第一点是坚守,因为《中国梦想秀》是一个让老百姓圆梦,  相似文献   

14.
会议是记者的重要活动空间,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眼下,新闻界上上下下包括很多读者都在呼吁改革会议报道。其中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会议太多,改革会议报道首先要减少会议;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改革会议报道的关键在于领导要转变观念。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成分,但都忽略了参加会议的记者的主观能动性,都只是把记者作为传媒这架机器上一个按程序运作的部件了。  相似文献   

15.
在“不景气”中创造“红火”──谈“两个转变”中的国有工业企业报道褚少研辽宁是个“工业巨人”。它在全国的这样一个地位,决定了国有工业企业报道在我们报纸版面上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这样,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仍是如此。因而,在宣传“两个根本性转变”过...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企业对外公关要有统一的声音,需要树立统一的形象,同样,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宣传也是如此。通过单一网站来建立国家文化对外传播和推广工程,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就需要凝聚力更强,更具特色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7.
马鑫 《现代传播》2006,(2):117-119
所谓形象(image),指的是他人认知我们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拥有正面形象,就是让他人对我们有“正面的看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正面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形象保持正面时,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国家在国际社会拥有影响力。中国的社会问题在世界主流媒体上的报道量很大,而且负面报道占多数。而且在这些报道中很少看到中国政府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报道,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保持中国国家的正面形象。因此,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应该加强政府行为的正面曝光率,提高政府的声音。世界主流印刷媒体报道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蓝蔚 《声屏世界》2005,(7):23-24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途径。声音世界的独立存在决定了广播的存在价值。作为一名广播记者.这之前由于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广播职业培训,我的思维一直是跟着文字走,有了一定经验后,再前进一步,也只做到了思维跟着画面走。虽然做过无数次的录音报道,知道音响在广播节目中的重要性.但对于声音的驾驭,对于广播节目中声音的魅力所在,并没有一种特别深刻自觉的意识。然而一次采访,使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传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广播专家巴宾科在谈录音报道时说:“录音报道是录音记者运用广播手段重现某一或某些事件的一种音响画图。”“每一篇录音报道,都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明确的目的和教育意义。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就初步考虑到在这个录音报道中选用几个什么样的录音场面,能帮助这个录音报道充分表达出它的主题思想。”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由四个部分,15篇文章组成的大型系列报道"韩国人眼里的中国——拨开迷雾看虚实"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这可以说是《吉林朝鲜文报》在国际传播报道中进行的又一次成功探索。作品刊发正值中韩建交20周年,报道用数据和事实给部分韩国媒体对华不实之报道给予有力回击,报道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对消除中韩两国民间的心结,有效传达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维护中国利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调解作用。一、选题对准国际敏感问题,不回避、不炒作,用客观事实还原不实、歪曲报道。报道国际敏感问题,媒体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