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喜欢扮演角色,喜欢模仿和想象,喜欢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社会、反映成人的活动。随着幼儿游戏的需求,"货币"出现在了他们的游戏中,他们模仿成人用钱来买卖、用钱来看病,有了钱的游戏,幼儿的游戏生活变得充实、有趣而又真实,在钱的游戏中,他们模仿着、演绎着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角色游戏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爱的角色,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和活动,它为独生子女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机会。孩子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的虚构性、象征性、愉悦性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和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所以,角色游戏能促进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们天性爱玩,喜欢做游戏,而下象棋恰恰是"聪明人的游戏",许多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下国际象棋。从事幼儿教育的专家鲁纪做过一项测试,把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三种棋子同时摆在幼儿面前,幼儿最先拿起的是国际象棋,这是因为国际象棋棋子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就跟孩子的玩具一样,特别能抓住孩子们的目光。国际象棋除了外观吸引幼儿外,更具有益智教育和交流的功能,革命导师列宁称之为"人类智慧的体操"。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国际象棋游戏系统玩法少、缺乏娱乐性和交友性等缺点,结合国际象棋相关游戏规则,通过Java Socket编程技术、Java Swing技术、Java语音技术、人机博弈算法等,设计了一款具有多种玩法和丰富娱乐性的国际象棋游戏系统。该系统不仅拥有常规的国际象棋游戏功能,还具有残局模式、闯关模式和实时语音聊天等功能,提高了国际象棋游戏的娱乐性。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人类学视野中儿童游戏“斗鸡”的内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斗鸡”游戏来源于我国古代流行而当代尚存的民间真实的斗鸡活动或游戏。该项游戏名称在儿童言语中的确定,说明儿童在名实关系上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对概念的自然而深刻的掌握。“斗鸡”游戏反映了儿童对人类生活争斗的模拟。通过这种游戏,儿童以社会许可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某种心理上的宣泄和补偿。“斗鸡”游戏在儿童的自我塑造过程中,有着积极效应。它使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上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后儿童游戏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游戏不仅是儿童发展的一面镜子,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游戏,我们不只可以对儿童语言、动作、思维、与人交往等认知方面和情绪、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个大概了解,同时还可以在游戏中清楚地看到社会生活的影子,真实地感受到社会因素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游戏...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创造了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新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催生了学习型社会三种新样态:人机交互学习型组织、混质多元化知识环境以及数字侧写个性化路径。然而,学习活动是知识渗入思维的长期过程,只重技术而忽视思维便会显化学习型社会新格局中潜藏的三大风险:信息过载、思维溃决和文化颠覆。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型社会应构建以文化价值为引领、博雅知识为养料、智慧环境为联通的终身学习范式,通过加强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思维来减轻技术隐忧对学习型社会的潜在破坏。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心理学依据。从青少年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特点而讨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 ,这是国际和国内心理学界的通行做法。青少年的生理发展不外是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的成熟等三类变化。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 ,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 ;第二 ,辩证思维逐渐发展 ;第三 ,思维品质的表现隐含着矛盾。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实质 ,就是实现其社会化 ,这包括青少年社会认知、社会交往、性别角色差异、亲社会行为、依恋和自我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岳晓东  严飞 《中国德育》2006,1(12):11-16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偶像崇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青少年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也是青少年走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行为,本质上反映了青少年自我确认中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等三大心理学流派的相关理论,可以比较系统地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形成机制,梳理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成因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正>曾经,国际象棋被视为贵族和富人群体的游戏,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这个关于国际象棋的故事却发生在乌干达最大的贫民窟——卡推地区。电影《卡推女王》围绕主人公菲奥娜在贫民窟中接触国际象棋,之后代表乌干达登上国际棋坛的经历展开。电影剧情跌宕起伏,讲述了这位贫民窟棋手的成功与失败、自信与自卑、顿悟与迷茫。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象棋元素中的视觉元素、游戏元素、文化元素为研究点,从文化价值、商业价值、艺术价值三个角度对中国象棋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案例作品展示,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包装结构等方面,探讨中国象棋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传统棋牌类、祭祀类体育项目生存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围棋、中国象棋、麻将等为主构成的棋牌类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围棋成为国际化的项目发展势态良好、中国象棋水平则停滞不前,而麻将普及率极高,民间舞蹈杂技、节庆祭祀项目则受到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面临生存危机。本文通过对这些项目生存发展现状的分析思考,为体育界下一步引导这些项目健康科学发展提供策略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棋类运动是集竞技、教育、科学、艺术、娱乐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一项运动,被称为"智慧的体操"、"人类智慧的磨刀石"。将棋类运动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中,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就棋类教学对中学生德育的促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就一盘象棋残局的取胜走法,以及相关的取木棍游戏制胜策略,引入二进制数码和“偶状态”的概念,并给出了控制“偶状态”取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三项棋类活动与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活动,集科学、艺术、竞技、娱乐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其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三项棋类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文章从防患于未然、见微知著、权衡利弊、鉴往知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象棋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期达到从象棋中领悟为人处世之道和启迪智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核心是如何使搜索算法与评估函数更有效的结合。文章介绍了中国象棋博弈系统中评估函数的常用构造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方棋盘上禁位排列数问题,给出了完整方棋盘的棋子多项式,得出了几枚棋子在互补棋盘上禁位排列数的相互表示,并找到一对存在相互正交关系的组合数列.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体验式教学正在教育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付诸于实施。上海棋类运动的普及程度高且成绩斐然,但棋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却有待突破。为回归棋类教育的本真,实现棋类项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体验式棋类教学的实践,设计和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规律的体验式课程。  相似文献   

20.
温州明代围棋运动十分繁荣,溯其源首推刘基父子。到明中期永嘉、新安、京师三大流派鼎足而立,永嘉鲍一中品居第一。万历年间,方子谦兄弟名噪一时。本文系统论述永嘉棋派源流,并对其代表人物生平一一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