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课程内容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长期的应试习惯、社会时尚文化的功利特点助长了师生们的功利心态,使得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八字真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更被语文教师奉为文言文教学的不二法宝,学生  相似文献   

2.
康宁霞  贾成 《考试周刊》2012,(86):32-32
“五记”在文言文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抓好“五记”。 一、重点实词分类记 在识记实词时,下列三类词要分别重点记忆。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4.
陈雪 《现代语文》2006,(3):73-73
文言文教学创新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总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被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经”,叫做“字字落实,旬句清楚”。这也就是文言文教学让学生觉得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根源所在。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认为应该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贯彻如下六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一次文言文检查背诵学生反映出的多种情况,特别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情绪,更不要说花时间去背诵文言文,而这种现象在多数学校存在,引起了反思:文言文教学具有的功能;文言文的"言文"脱节使学生认为学它没用;文言文教学的事倍功半,以及强烈的功利心理,使学生觉得文言文学习中的投入与产出成反比例。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你们对文言文有兴趣吗?我想,大多数同学都会给我否定的回答。时常有一些学生向老师诉苦,说文言文真难学,真难记。并抱怨: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必要钻那些故纸堆吗?是的,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比较生僻、拗口,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与我们的现代汉语句法相去甚远,古人的一些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也不为今天的我们所理解,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文言文好像已经不实用了。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共有十一个文言文单元,竟然没有一个单元设置写作训练。当然,我们不可能还去要求现在的学生去胡诌一些“之、乎、者、也”;但是,我们可以发挥文言文教材特有的德育作用和语言示范作用,紧扣课文内容,科学地设置一些训练,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代文的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且以高语第一册第六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共有文言文四篇,其中(廉颇蔺相如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记王忠肃公翱事》三篇是以人物为题的,人物的刻画可圈可点之处颇多。《赤壁之战》虽是记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但文中对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  相似文献   

8.
<正>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状况是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常常呈现出不尽如人意的局面:有的文言文教学片面追求字词句的孤立训练,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文言文教学片面追求所谓的人文素养的拓展延伸,造成课程"非语文化"倾向;有的文言文教学贪大求全,似乎想面面俱到,却得不偿失;有的文言文教学纯粹出于功利,脱离  相似文献   

9.
日前,我们有些老师将文言文教学简单化了,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讲了记,记了练".这样的做法不仅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实际收效也甚微.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8)
多少年来,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当然,学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词句的古今差异,并会翻译,但长期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就会抑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呢?笔者结合平时的做法,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1.
叶菊萍 《甘肃教育》2010,(16):49-49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近几年,文言文教学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之一,传统的“师讲生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诸多质疑甚至批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怎样提高学生文言文阅凑理解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正>本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所选的材料是清代郑日奎的《醉书斋记》。讲解这篇月考文言文,依然突出了我一贯坚持的文言文教学原则,那就是:固基、启思、厚学、励行。下面拟结合对这篇月考文言文的讲解,具体解说一下牵住文言文教学的"牛鼻子"应该选取怎样的操作步骤,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方法。为便于解说,先将《醉书斋记》全文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谈起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大家都较为赞赏“三多”(即多读、多背、多记)教学法,笔者也深有同感。但一味的“读”和“记”却难免会使人厌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枯燥无味,如同嚼蜡”的感觉。笔者认为,“三多”学习法固然可行,但其中还应“多而精”、“多而准”、“多而高效”,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文言文阅读中的“读”和“猜”。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种非常陌生的语言,针对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背考点。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毫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所以必须优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阅读教学具有多元价值。文言文学习的基本价值是学会解读古代典籍,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此外,扎实的文言功底对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词汇有重要意义;学习文言文还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写作素材的角度看,学习文言文更能为学生提供相当丰富的写作材料。再者,从功利的角度看,当然也是为了考试拿高分。  相似文献   

16.
编者推荐辞:就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文言文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总是趋于功利和浮躁,过多的应试训练肢解了文本的魅力,课堂教学缺乏"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作者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阐述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观点,值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即所谓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因此,教师授课时,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课程目标”第九条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可现实是,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文言文,一学习文言文就眉头紧锁,痛苦万分,甚至有学生说:“老师,你讲吧,我们都记着呢!”记,成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素荣 《学语文》2009,(2):52-52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尝试了“诵读试译,讨论交流,鉴赏感悟,扩展阅读,归纳积累”的课堂学法指导模式。认为这一学法指导模式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储存越来越多文言资料,而且能将所说的知识迅速地迁移到习作中去。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诵读方法,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牛瑞兵 《高中生》2013,(18):8-9
2004年高考湖南卷《放鹤亭记》的出现,标志着高考文言文在选材上有了新突破,从而改变了传记类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此后,抒情类文言文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那么,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抒情类文言文呢?在设题上,抒情类文言文与其他类别的文言文有何区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