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问题行为之一,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语罚行为虽不是体罚,但却比体罚更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其实质是作用于心灵并对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造成伤害的语言攻击或语言暗示。追根溯源背后折射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传统"师严道尊"观念的影响和语言本身方面的因素,也有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体育教师个人原因等方面的问题。防止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的主要对策是要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语罚行为现象危害的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建立有效投诉和监督机制,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和批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三方面阐述了研究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理论意义,并界定了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概念及其具体表现。根据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的对体育教师行为做出评判,探究体育教师行为失范的原因,同时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内隐和文献的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探索新时期体育课堂教学的行为标准,为体育教师职业培训、体育教学评价提供参考,并促进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结果如下:1)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学评价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起重要作用.2)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加强技能培训的力度,尤其是教育技能的培训.3)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加强有关课程知识和课程理论方面的学习.4)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师的认识、素质、能力、学生观等密切相关.5)本研究将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三个方面界定:(A)体育教师的教授行为;(B)课堂组织管理行为;(C)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分析体育教师行为的特点、结构及成熟体育教师行为标准与特征,阐述了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中促进体育教师行为成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西部省市部分地区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体育教师对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的期望与现状评价的角度,探讨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地区、不同体育行为的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发现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距体育教师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体育教师对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现状评价满意率最低的管理行为是:“民主管理、信任下级”和“理解关心”.反映中学校长在“关心人”的行为方面最为欠缺.对此,笔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教育叙事研究法,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文化状态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认为,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文化“边缘化”现象依旧严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还无法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学校和教研组等组织文化并未完全形成,还无法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但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等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与角色呈现——对36名体育教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教育社会学中的"课堂角色分析法",以"言语行为"为切入点,对36名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体育教师课堂角色扮演的总体类型来看,几乎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带有"强制者"的色彩。在"提问"这项言语行为下,多数体育教师主要是在扮演着"探路者"角色,即对自己的提问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帮助学生发现了问题等考虑得较少。"答复"类言语行为在体育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中的缺失,表明了当前的体育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无"问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对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调控和优化。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行为策略、课堂管理行为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等,各教学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特征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应用水平特点。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教龄和城乡学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应用上差别都不显著,而不同职称、不同学校类型、参加不同等级新课程标准培训的体育教师在四个因子上应用程度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作用理论”的视角再证体育教师的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作用理论"的原理,借鉴对其他学科教师社会作用的研究成果,通过调查研究和实例分析,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体育教师的"三个作用"。对体育教师的行为作用研究包括行为的关联图说、行为的观察结果、其他环境中教师行为的表现形式;对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研究包括社会构成、劳动特点、社会地位;对体育教师的期望作用研究包括共有的期望和作用冲突。体育教师的"三个作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任何一个作用都不能预兆另一个作用,任何一个作用都不能优先于另一个作用。每一个作用只代表体育教师这一复杂体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是否适应是课程改革稳步实施并进一步深化的关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师课程改革适应状况及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44名初中体育教师的深度访谈,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体育教师在情感体验、观念认知、教学行为维度的不同描述进行编码,把体育教师课程改革适应分为适应、比较适应(被动跟随)、不适应(消极阻抗)三大情形。体育教师总体适应状况良好。适应过程呈现较多类型,主要有阶梯型、N型、V字型、倒V字型、U型等。适应型体育教师在各维度表现得较为积极;比较适应的体育教师认知能力不足或者具备适应的能力,但适应的意愿不够强烈;不适应的体育教师阻抗情绪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老教师群体。适应维度方面呈两极分化状态,且出现了认知、情感和行为适应顺序的倒置现象。影响体育教师课程改革适应的主观方面因素主要有:既往教学经验模式的干预、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与认知、应对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意愿等;客观因素主要涉及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包括专业专职教研员缺位导致的体育教师缺乏引导、中招体育加试压力、体育教学安全以及场地器材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隐性知识共享愿望程度不尽人意,教授高于其他职称教师,研究生高于本科学历教师;高校体育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受到交流手段、知识结构、组织文化、私有观念、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书面总结、体育科研是体育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且不同特征的教师在隐性知识共享途径的应用方面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对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调控和优化。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行为策略、课堂管理行为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场地安排布局合理"、"示范动作正确优美"、"课堂氛围与学生情绪表现良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励评价关注学生行为"、"指导评价关注技术技能"等方面应用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试析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改革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情绪和仪表等教学行为表现的改革创新 ,对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 ,高效省时地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探讨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教学效能感及其课堂教学行为的状况、差异与关系.结果显示: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专家型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及其各维度明显优于新手型体育教师,而他们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专家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优良,其课堂教学行为以及各行为领域的表现都要明显优于新手型体育教师,新手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尚未成熟,各方面有待改善提高;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总体教学效能感与课堂教学行为各领域及教学行为总体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教学效能感与课堂教学行为各领域及教学行为总体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被污名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师被污名化主要表现为道德形象、专业身份、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4个方面,进而从破坏性评议、负面性型塑、强制性施压和结构性偏见等角度,就污名化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负面影响进行阐释。认为,体育教师被污名化源于当代社会的信任危机以及学校体育的异化,且有显著的“泛污名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师需要从行为自律、专业自觉、关系自为3个方面来构建身份认同,满足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身份期待。  相似文献   

16.
竞猜型体育彩票消费者的非理性购彩决策行为,会影响消费者常态化购彩,不利于体育彩票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改善竞猜型体育彩票消费者的非理性购彩决策行为对于彩票产业与责任博彩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基于社会影响、羊群效应、社会学习、彩票社会责任等理论,从羊群效应的视角切入, 构建竞猜型体育彩票消费者购彩决策行为理论模型,以探索竞猜型体育彩票消费者由非理性向理性购彩决策行为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行为路径形态。结果显示:(1)社会影响对竞猜型体育彩票消费者社会学习具有显著影响;(2)信息不对称、群体压力和权威服从在社会影响与社会学习间具有中介关系;(3)社会学习对竞猜型体育彩票消费者的购彩决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4)彩票社会责任在社会学习与购彩决策行为影响关系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鉴于此,提出相应的实践方案,以期促进彩票消费者理性购彩, 有效推进体育彩票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交际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际行为,师生间的言语是最主要的交际手段,但利用非言语行为配合言语其效果远胜于单一的言语交际。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言语时所伴随的非言语行为至今处于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非言语行为具有辅助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和控制学生体育课堂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对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探索与研究,旨在深化非言语行为的认识,以便体育教师巧妙地运用非言语行为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增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教师社会角色结构认知情况进行了探索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体育教师社会角色是由社会行为、社会地位、社会期待、社会权利、社会义务、社会身份6个维度构成;2)构成体育教师职业角色结构认知的6个维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影响并支撑该结构。3)在探索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重比较方法分析同时发现,体育教师因各种外界因素和自我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角色认知是不尽相同的:小学体育教师因教龄、任教地点、毕业专业及职称的不同造成他们社会角色认知的差异;中学体育教师因教龄、家庭居住地、任教地点及任教学校级别的不同造成他们社会角色认知差异;大学体育教师因任教学校级别、职称、性别、任教地点及文凭的高低造成他们社会角色认知的差异。本研究可帮助体育教师在自我社会角色结构的认知、丰富自身社会认知内涵、提升自我社会行为价值、加强自我社会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社会性成长及职业综合素质等方面提供积极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培养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理论,对体育彩票彩民的彩票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彩民的体育彩票消费行为是一种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其分界点取决于彩民可支配收入心理账户的参照点。当收入低于安全型理性消费心理账户阈值下限时,不存在非理性的彩票消费;反之,则出现非理性的彩票消费。非理性消费金额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且在非理性消费过程中又存在理性消费现象。当可支配收入高于风险心理账户阈值上限时,消费者又进入小康型理性消费区域。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间存在着依存关系,面对新课标对“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法的强调,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探讨高师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发挥对实现学生主体性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的实践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中学生主体性学习行为实现的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探讨,为今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