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2):F0002-F0002
王文生,男,1961年2月生,教育学博士。1977年考入西安体育学院运动系体操专业,获得国家一级体操运动员称号、教育学学士。1986年考入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9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入国家体委《优秀硕士论文选》。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被国际技巧联合会批准为国际级技巧裁判员。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四本较有代表性的《运动训练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教材的框架以及主要章节内容的对比研究中,探讨我国《运动训练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写要以"一元训练"理论为指导的思路,为丰富与完善《运动训练学》学科理论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F0002-F0002
华凤岩,男,汉族,1955年出生,天津市人。1971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考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1982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师从我国篮球名宿李震中先生,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河北体育学院任教,1998年获教授任职资格。曾任河北体育学院教务处长,现任运动训练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现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11月成立了公共体育教学部。现有18名年轻教师,均为西安体育学院、宁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毕业的体育精英,功底深厚,专业知识丰富、扎实,业务能力强。公共体育教学部不仅承担全院的公共体育教  相似文献   

5.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F0002-F0002,F0003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于2006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该授权点设有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理论与应用、大众健身理论与实践、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生物学基础等4个研究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在读研究生50余名。该学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院系师资、高校体育师资、教练员和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64,自引:7,他引:57  
近年来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具有科学意义的重要进展。从运动训练学 3个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过程的强化、训练理论时空架构相对均衡的调节、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定义以及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6个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名师风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F0003-F0003
闫枫,女,1957年8月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主讲《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大学生健康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康复医学概论》等课程,主编《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大学生健康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试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学的科学研究通过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形成提供证据支撑。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重大赛事参赛任务的迫切需求,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运动训练学研究较之前有更广泛的开展,但此类研究的研究范畴、内容边界、研究类型、对象样本、实验分组、研究问题的导向与聚焦这六则要素值得进一步商榷。研究针对过往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运动训练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论证与剖析,尝试探讨上述六则要素的规范与策略。研究认为:基础研究不属于运动训练学研究范畴;细胞和分子等基础性研究超出了内容的边界;研究类型可参照临床医学研究设定,根据具体问题择优选择;顶尖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样本量差异是影响研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实验性研究的对照组是突出研究的主要研究因素的重要参照;研究问题需以训练实践问题为导向,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从小问题入手,深入探究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己经根深蒂固,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否定它,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发展它。历数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经历了训练理论曲折发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与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学理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项群训练理论"、"一元训练理论"。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训练实践积累的经验及特定的社会因素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外部因素,训练实践危机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内部动力。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不断革新及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全面发展,我国运动训练学呈现出"广泛的学科交叉"、"深化的理论回归及应用"、"注重训练和比赛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道"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等多种组学分析技术已被应用于探究运动调控人体代谢适应的生理特征、基因特征和生物学机制,为运动相关组织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的整体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融合多组学、多技术的运动组学应用将成为全面解析运动应激与适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使精英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不同训练负荷下的代谢特征谱的绘制,及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运动应激与适应的全息生物图谱的构建成为可能,进而为运动员选材、训练监控、运动损伤防护提供精准指导;为不同运动方案、为精准个性化运动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在综述运动科学领域中的组学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运动组学”这一概念,并就运动组学的研究策略及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为阐明运动应激与适应的生物学机制和构建运动代谢适应全息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体育学、运动训练学、逻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和美学为理论研究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产生、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以2000-2009年间运动训练学学科论文为研究对象,对10年间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历程、学科论文地区与机构分布特征、学科文献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等方面展开研究。试图对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整体发展建设的成就进行系统总结,揭示运动训练学学科演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体育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体育情报学的实证研究提供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训练中踝关节损伤因素分析及预防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访谈,对西安体育学院学校健美操队学生训练中的踝关节损伤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从踝关节解剖结构入手,对致伤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治疗的综合措施,以期减少健美操训练中不必要的损伤,促进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成立于1954年,在纽约举行的美国健康、体育与休闲娱乐联合会(AAHPER)年会上宣布成立,最初名为美国运动医学联合会,为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 MS)的美国分部,并推选J.B.Wolffe博士为第一任主席。1955年1月,美国运动医学联合会正式更名为ACSM。多年来,ACSM与其会员一道,致力于运动医学与体育锻炼科学研  相似文献   

15.
运动训练时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泛收集有关时间学研究及其在众多学科中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运动训练时间研究的进展,提出了重视运动训练时间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构建我国运动训练时间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跆拳道运动赛事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跆拳道运动赛事市场化进行可行性分析,阐述了跆拳道运动赛事的市场化发展现状、影响的因素和条件,借鉴中国散打王争霸赛成功地市场运作模式,运用体育产业学、市场营销学、赛事经营管理学等方法,构建了我国跆拳道赛事市场化运作模式:职业跆拳道联盟模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跆拳道推广人、经纪人的商业运作模式,探讨其特点,为加快跆拳道运动产业化步伐,实现跆拳道运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跆拳道运动赛事市场化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借鉴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运动训练学著作进行考察,力图从知识谱系的视角对运动训练学的学科起源问题做出新的探研。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工作始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田径、拳击和皮划艇是当时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项目;2)在19世纪中后期,运动训练理论学者普遍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由此确立了运动训练学与医学密切的先天联系;3)研究者在19世纪中后期普遍将饮食、沐浴、睡眠、空气和着装视为运动训练的重要构成要素;4)英国在19世纪后半段始终占据着世界运动训练研究水平的制高点,至20世纪初逐渐被美国所赶超;5)20世纪头20年是运动训练理论的高速发展阶段,这时的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已具雏形,研究者以具有丰富训练和参赛经验的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为主;6)运动训练学在20世纪中叶已初步构成了一套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延续至今。从知识体系演进的角度看,将哈雷的《训练学》视为运动训练学的形成标志是一种恰当的选择。有益于明确运动训练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运动训练学理论在运动训练原理、项目训练理论以及专项训练理论3个层次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并逐渐与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共同构成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培养、运动训练过程,影响运动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学因素等方面的研究都在向纵深发展,并形成了若干新的研究热点。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中日益广范而深刻介入也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及趋势。  相似文献   

19.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启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又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基于“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计划,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围绕科学技术助力我国冰雪运动普及与推广及其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展开研究,聚焦于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冰雪装备、冰雪运动科普平台、冰雪运动普及与推广示范基地、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旨在为后冬奥时期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通过实践论证发现,科学技术与我国冰雪运动相互支撑发展、共同推动着我国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教育学、教育评价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根据构建了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