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蒋曙晨 《出版科学》2002,(4):71-71,70
2002年2月1日,北京举行了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人民出版社编审尤开元同志荣获这一届中国韬奋出版奖。 尤开元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安徽蚌埠。1945年1月,考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新知书店,开始从事革命出版工作。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他到武汉联营书店(三联书店)工作,继而到上海新知书店和上海时代出版社工作。因书店出售进步书刊,他被国民党政府两次逮捕,经过党组织营救而出狱。  相似文献   

2.
沈静芷同志(1915.11—1995.4)是我国现代卓有成就的出版家。他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开始出版生涯。皖南事变后担任新知书店总经理,解放战争后期创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传播进步文化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和斗争,新中国建立后,他又为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创立新中国的地图出版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不懈。 (一) 沈静芷又名炎、国良、仲如。原籍浙江杭州。青年时代肄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附属励学学社。1935年1月,宋庆龄任会长的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成立,他积极参加活动。同年3月,考入生活书店,后以从事抗日活动被捕,适从海外流亡归来的韬奋曾用“恒逊”的假名写纸条递进狱中进行慰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沈静芷在沪西工人夜校、上海难民收容所和第19伤兵医院等单位服务,后又参加沙千里领导的蚂蚁社(简称蚁社)流动抗日宣传队。在张庚带领下,从上海出发,辗转南京、安庆和武汉等地进行宣传活动。1938年3月,流动抗日宣传队被迫解散,他在武汉参加新知书店工作。当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调任长沙办事处主任。lo月,武汉失陷,新知书店总管理处撤往桂林。之后,又赶赴贵  相似文献   

3.
生活之友 读者导向 新知窗口──上海三联书店赵孝思,倪卫国三联书店前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1948.年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8月30日正式建立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该店出书以人文科学为主,以经济类图书为重...  相似文献   

4.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不久,该报即经由汉口总社设立的广州分馆及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核心领导机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等几条线路,发行到香港地区读者手中。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广州分馆停止工作,其内部职工则分别赶赴广西桂林与广东韶关,在两地先后设立了桂林分馆与韶关分销处,两地发行的《新华日报》成为当地港媒记者了解国内抗战消息的重要来源。至香港沦陷前,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还通过赠送报纸、印制《新华日报社论》、培训香港爱国报人等多种方式,使《新华日报》“化整为零”,精准触达香港的特定受众。而香港“余闲乐社”下属的新文化书店、香港惠阳青年会之所以也销售或订阅《新华日报》,显然是由于二者均为党领导下的进步群众社团。  相似文献   

5.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等进步书店和文化团体随着撤往重庆和桂林等地。不久,国民党亲日派首领汪精卫在日本法西斯诱降下公开投敌。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中全会,蒋介石顽固集团制定了一整套“溶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不断掀起反共逆流。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和“皖南事变”,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局面受到了严重威胁。在文化出版方面,顽固当局不断查禁抗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逮捕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又是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60周年。当年曾经在桂林战斗过的许多文化工作者,一谈起桂林“文化城”那段往事,都不会忘记周恩来情系桂林抗战文化,更不会忘记周恩来对文化人的亲切关怀。早在1938年武汉、广州沦陷前夕,周恩来就注视着桂林这个阵地,认为此后桂林的地位很重要,于是决定在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派李克农任办事处  相似文献   

7.
要为文化作干城──谈痰《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俞筱尧《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最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这是令人高兴的好消息。新知书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文委决定建立并直接领导的宣传出版机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1935年8月创办于上海。之后...  相似文献   

8.
各位来宾、同志们: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会现在开始。邹韬奋、徐伯昕等同志创办的生活书店,1932年在上海成立。其后不久,由李公朴、艾思奇、柳湜、黄洛峰等同志创办的读书出版社,由钱俊瑞、薛暮桥、徐雪寒等同志创办的新知书店,也分别在上海成立。这三家书店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出版工作,曾先后出版40多种杂志,2000多种图书。1948年三家书店根据党的指示,合并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三家书店成  相似文献   

9.
<大公报>(桂林版)是抗战的产物.1939年,新记<大公报>成立了桂林办事处.原驻粤办事处的王文彬,在广州沦陷前撤退到桂林,负责桂林办事处的各项事务.1941年3月15日创刊<大公报>(桂林版),每天出版一期,每期共四版.头版通常刊登广告,创刊之初曾刊登过一部分社评;第二版刊登社评、重要的国际和国内新闻,每逢星期一还专门刊登星期论文;第三版刊登专论文章、长篇连载通讯、桂林本市新闻、短评和部分国际新闻;第四版刊登副刊、广告和其他省市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1946年6月到1949年1月,我在江西开明书店服务了两年半.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开明书店设在重庆的总办事处准备迁回上海,当时因交通遭到战火破坏,不很畅通,总办事处从重庆迁回上海,路上整整走了45天.总办事处迁沪后,一方面为了恢复业务,新建了部分省城分店,一方面又撤销了战时在江西各地建立的办事处,对营业网点进行了调整.原在江西设立的赣州办事处、上饶办事处,撤销后合并到省会所在地南昌分店去了.我是1946年6月进的上饶办事处,此时也奉调南昌. 南昌分店开始设在文山书店(党的地下书店)内,当时只搞批发业务,人员只有沈陶孙、陈亮玉、彭飞翔三人.不久在中山路141号租得一间店面,人员也逐步从办事处调来,新店面一楼一底,楼底约20平方米,做门市部,楼上分为两间,一间为经理办公室,另一间为财务室,晚上还当职工宿舍.  相似文献   

11.
一、三联书店的由来三联书店是由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合组而成的。1932年7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创办了生活书店,它的前身是《生活》周刊的书报服务部。1935年,新知书店在《中国农村》月刊的基础上成立,主持者为钱俊瑞、薛暮桥等。一年以后,在李公朴先生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基础上,诞  相似文献   

12.
三、在桂林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我们救亡日报同人在战火纷飞中离开广州,经肇庆、柳州,于11月7日晚到达桂林。当晚我和林林同志就到桂北略206号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找到了李克农同志。当时,救亡日报的社长郭沫若同志已由武汉撤退到长沙,广西政治情况又很复杂,因此,救亡日报复刊后的方针政策,以及筹备复刊必需的人力物力,都要尽快向郭社长和当时也在长沙的周恩来同志请示。于是,当即决定,由我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搞活,民营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大城市出现。北京的风人松书店、国林风书店、万圣书店,上海的季风书园、思考乐书局、昂立书店,广州的博尔赫斯,成都的卡夫卡等,已成为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名字。资料显示,民营书店大致经历了由小书摊到大书店,由零售到二级批发,由个体运营到区域性、全国性网络建立,由经营发行到涉足出版的发展阶段。1987年民营书店有10814处,为国有书店的1.18倍。  相似文献   

14.
1935年8月,钱俊瑞、薛暮桥同志和我们几位朋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起创办了新知书店。新知书店建立以后,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1948年10月奉党组织之命,在香港和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全面合并,建立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后约历时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间,新知书店党内外全体伺志,为鼓吹抗日,支持抗战,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党的  相似文献   

15.
(一) 《读书问答》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于重庆改名为读书出版社,以下简称“读社”)自1936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1948年8月在香港与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合组为三联书店,虽然  相似文献   

16.
代杨 《出版广角》2011,(12):16-18
近年来,中小型实体书店在图书市场中风雨飘摇,不少书店均以"关门"收场。仅2010年,广州便有三联书店、学而优暨南大学西门店、龙之媒书店等三家知名书店结束营业;在上海,开张仅几个月的季风书园上海徐家  相似文献   

17.
生活书店在现代中国革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起过特殊作用。在《生活》周刊社书报代办部的基础上,1932年7月成立于当时全国出版中心的上海,1948年10月在香港与读书生活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生活书店单独存在的十七年间,从...  相似文献   

18.
王仿子     
王仿子,生于1916年,原名王健行,上海青浦人。年轻时在米行当学徒。受巴金、茅盾、鲁迅著作的影响,1936年到苏州读书,积极参加当时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等活动。“芦沟桥事变”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长沙世界语协会,衡阳、桂林、上海、香港生活书店和桂林《救亡日报》工作。1940年2月在生活书店衡阳分店工作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经生活书店总管理处派人营救出狱。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后,参加东江抗日人民游击队,在军需部、第五大队参谋部和《挺进报》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6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工作,任印制科科长兼宣传科科长。  相似文献   

19.
三联书店的前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诞生较早的是生活书店,它成立于1932年7月1日。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分别成立于1935和1936年。三家书店经过十多年的独立经营,于1948年10月也就是全国解放前夕,实行全面合并成立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直继续到现在。三家书店完全合并之前,在极为艰苦、险恶的环境里,在共同的对敌斗争中,三家书店的同人长时期地同甘共苦,互相砥励,培育了团结战斗的良好基础。回想起当年的战斗岁月,使人胸怀激荡,感奋不已。  相似文献   

20.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相继成立于三十年代初期、中期的上海,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在这整个的战斗历程中,使人难忘的是:它们处在白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动情景;它们和广大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和革命作家、学者的深厚友谊。为了适应当时斗争的需要,四十年代中期,三家书店开始合并,以后就简称三联书店。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国民党统治区里,三家书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十分活跃的文化队伍,也是反动派在出版界着重打击、迫害的对象。我曾是这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